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欧绿色能源论文

北欧绿色能源论文

摘要:北欧电网的装机构成以水电和核电为主。

其中:水电占总装机容量的50%以上,核电约占30%,火电为15%,其他可再生能源约为5%。

北欧四国内部有资源互补的优势和需要,国家间的电力构成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北欧国家的电力部门非常注重环境保护,输变电设备基本上沿公路建设,尽量减少树木的砍伐;大部分火电厂均安装了脱硫、脱氮装置。

故北欧的能源模式已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一个样板。

本文简要介绍了北欧各国的能源分布,发展历程及能源政策,对北欧的能源发展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关键词:北欧能源可再生0 引言北欧国家大都处在北极圈及其附近,作为全球最靠北的一个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

由于气候因素,各国对能源的需求显得更加突出。

正因如此,北欧各国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国特点的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之路。

1 北欧能源分布1.1丹麦丹麦自然资源较贫乏。

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所需煤炭全部靠进口。

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估计为2.9亿吨,天然气蕴藏量约2000亿立方米。

1972年起开采石油,2000 年产油1773万吨,为欧洲第3大石油输出国,探明褐煤储量9000万立方米。

丹麦绝大部分为火电,占总装机的88%。

由于缺乏自然能源等原因,丹麦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始进行风力发电研究的几个国家之一。

风能在1999年丹麦的电能消耗中占12%。

丹麦政府在早先制订的目标中,计划到2005年风能的利用能达到10%,后又调整为到2003年达到16%。

而在1996年丹麦环境能源部的长远计划中,又把这一比例进一步提高,到2030年风能利用要达到总电能的40-50%。

1.2瑞典森林、铁矿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发展并形成了采矿冶金、林业造纸、电力和机械制造四大传统工业体系。

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的木材、铁矿、水力资源的国家。

能源工业在瑞典经济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瑞典工业发达,能源密集企业居多,加上冬季漫长和交通线很长,是一个能源高消费国家,仅电力消耗每人年均达1.3万度左右。

瑞典的农业和服务业也较为发达。

瑞典电网水电装机占40%,核电占50%,其余10%为火电、生物发电和风电。

1.3挪威挪威是拥有现代化工业的发达国家。

现有可开原油蕴藏量为42.8亿立方米,天然气4万多亿立方米。

其他矿产资源有:煤2-5亿吨,铁0.3亿吨,钛0.18亿吨。

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的水电资源约1870亿度,已开发63%。

挪威电网中绝大部分为水电机组,水电装机占全国总装机的98.9%。

挪威是世界第六大水电生产国。

挪威水力发电工业的设计是为了适应自然界对发电厂供水量的变化,并根据季节性的需求变化调整电力产量。

一部分水库可将丰水年的多余水量储存起来,以便用于降水量少的年份,以此方便与使用热能生产电力的国家进行协调。

Sima 水电站和 Tyssedal水电站事挪威境内两座著名的水电站。

1.4芬兰芬兰森林覆盖率高达66.7%,约2024.7万公顷,人均占有量3.89公顷,木材储积量20.48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中铜较多,还含有少量的铁、镍、钒、钴等。

泥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约700亿立方米,相当于40亿吨石油。

芬兰大部分是火电厂,火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66%,其余为水电和核电。

芬兰现共有4座核电站在运行,提供芬兰25%的电力,其中两座就坐落在奥基陆托。

现正在这里建造的芬兰第5座核电站,于2011年完工,还计划在这里建造第6座核电站,届时芬兰的核电比重将占到总电力消费的38%。

2北欧能源发展历程2.1丹麦在五十和六十年代 ,煤炭和石油的价格便宜 ,丹麦和许多国家一样,由于经济发展 ,迅速增长的能源要求主要依赖于进口石油。

至1973年,丹麦全国能源总消耗的90%以上是依靠进口中东的石油。

两次能源危机和石油价格的暴涨对丹麦能源消费量产生很大影响。

丹麦在能源危机以后 ,除了能源总消费量降低外 ,还努力减少石油的消费量 ,降低石油在能源总消费量中的比重。

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丹麦己经成为世界上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先锋。

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耗量的比例逐年增长,由1990年的6%左右增至2003年的近13%。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由1990年的不到5%增加到2003年的23%,并在2008年进一步提高到29%左右。

与此同时,历经多年的探索,丹麦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领跑者。

在1980年的时候,其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仅为2%,在25年后快速攀升到15%。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则由1990年的2%增加到2005年的29%,其中风力发电已占到整个发电量的20.8%,预计近几年内风电比例将达到25%。

2.2瑞典1970年至今,瑞典逐步形成了一套运行安全可靠、环境友好、温室气体排放较小、价格相对合理的能源模式。

石油和煤等的化石能源在能源体系中比例逐步减少,生物燃料、水力和核能等能源的占有比较逐步提高,并在交通领域外实现了非化石能源体系。

1990至2006年,瑞典国民生产总值(GNP)增加了44%,但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反而降低了8.7%。

同期,单位GNP能源使用量从21 000 kWh/百万克朗降低至16 000 kWh/百万克朗,大约下降了25%。

人均可再生能源使用量从15 000 kWh增加到20 000 kWh,约增加了30%以上。

截止2006年,可再生能源占到瑞典全部能源使用量的40%以上,石油的份额仅占到33%,核能占到30%。

2009年3月11日,瑞典政府出台了“气候及能源联合法案”,提出瑞典在2020年的总目标是: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0%,可再生能源最少达到总能源的50%,能源使用效率提高20%,运输领域最少使用10%的可再生能源。

2.3挪威挪威的大型水电项目大多在1970—1985年完成,此期间总装机容量增长了1073万千瓦,年均增长4.1%,之后水电开发速度有所下降。

挪威认识到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始终把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作为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努力,其现已成为世界上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先锋。

如今,挪威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风能)利用比例占能源总消耗的近60%。

挪威海岸线长,具有利用风能的潜力,尤其沿海一些地区的年均风速达到8-10米/秒,大大高于以风电著称的丹麦和德国;在挪威,目前生物质能主要用于造纸和纸浆工业、木材加工业等工业,一般的房屋建造都最大可能地利用太阳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为度假小屋提供照明、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的电力;生物物质,即木屑和其他工、农业产生的生物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利用。

2.4芬兰3 北欧各国能源政策3.1丹麦丹麦曾深受能源依赖外界之苦, 在历史条件影响下丹麦制定了既具有战略眼光、又适合本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战略, 并不断加强国家对能源开发和使用全过程的宏观管理。

丹麦现阶段能源政策以保证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大力提倡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清洁能源技术和提高能源效率。

经过多年验证, 丹麦能源政策已经取得了突出成果,具体可概括为一下几点:(1)高度重视, 着眼长远, 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战略(2)充分利用但不依赖本国油气资源, 力争获取资源效益最大化(3)节能与环保并重, 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大力保护环境(4)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5)加强国际间能源合作3.2瑞典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瑞典逐步形成了一套运行安全可靠、环境友好、温室气体排放较小、价格相对合理的能源模式。

石油和煤等的化石能源在能源体系中比例逐步减少,生物燃料、水力和核能等能源的占有比较逐步提高, 重视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为耗能企业引入能源管理体系,并进行大量研发投入,并在交通领域外实现了非化石能源体系。

各项政策对瑞典能源体系的成功转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利用税收和补贴鼓励应用可再生能源(2)因地制宜使用本国特色的能源(3)重视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4)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提供技术保障3.3挪威挪威政府充分考虑到本国能源资源的特点,并注重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来制定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现阶段,挪威能源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技术并提高能源效率。

挪威在能源开发、环境保护、污染控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成效显著,对世界各国均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1)充分利用但不依赖本国油气资源,力争获取资源效益最大化。

2)注重能源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挪威认真对待未来的能源挑战,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把节能作为能源政策的一部分。

3)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4)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5)重视能源领域的技术开发6)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共同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7)加强国际间的能源合作3.4芬兰地处北欧的芬兰是一个能源匾乏的国家,无油无煤也没有天然气,芬兰又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其基础产业造纸业、木材加工业和化工业等,都是耗能大户。

芬兰能源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进口,因此芬兰能源政策的基础必须是多样化的。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过程中,芬兰对宝贵的能源开展了全方位的集约化经营,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节能效果。

(1)扶持节能新技术的开发。

不断增加对环保型能源项目的资金支持,推动风能、太阳能、生物气体等有利于环境的能源项目开发。

(2)制定建筑物隔热标准。

规定新建筑物的墙体必须要有绝热层,室内要有通风设备。

(3)收取能源税。

(4)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5)采用高能效生产新工艺。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多年来,芬兰企业不断改进现有的工业生产过程,采用全新的高能效生产工艺。

先进的自动化和控制技术以及新的能源回收技术为节能开辟了广泛的途径。

(6)热电联产和集中供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