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第33~40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0 16 Na 23 Cl 35.5 Zn 65 Br 80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 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囊泡运输的交通枢纽B.内质网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酶的吸附C.溶酶体能合成多种酸性水解酶D.细胞核是mRNA合成的场所2.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准备好含Ca2+、Mg2+和Si044-的培养液,将番茄和水稻分别在上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稻和番茄对离子的吸收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B.此过程中水稻没有吸收Ca2+,但却正常吸水,所以结束时溶液中Ca2+浓度比初始值大C.番茄与水稻相比,对Ca2+、Mg2+需要量大,而对Si044-需要量小D.此实验证明不同植物对同一种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3.黑龙江省农科院欲通过右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出高品质的糯玉米。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B.a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C.利用c过程定能更快获得高品质的糯玉米D.b过程需要通过逐代自交来提高纯合率4.右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C.图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D.若图中抗原为麻风杆菌,则还会引起细胞免疫5.在大肠杆菌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DNA分子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转录出mRNAB.mRNA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两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D.转录和翻译可以在细胞质中同时进行6.右图曲线的意义,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此图像可表示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的增长速率,P点时间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B.此图像若表示生长素类似物的促进生长的作用,则PM段代表浓度较高时抑制生长C.此图像若表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则曲线中0点不应与横轴相交D.此图像若表示pH对酶活性的影响,则曲线中0、M两点分别表示过酸、过碱使酶失活29.(10分)下表为对某种植物分别在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C02浓度下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研究数据,请回答相关问题:(1)A组实验中植物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2)据表分析,影响此植物中叶绿素相对含量的主要因素为。
以上结果表明,该植物可通过____ 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3)D组实验中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来自于____。
(4)实验中,若将C组实验中的植物转入E组的实验条件下,短时间内其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将(填“上升”、“下降”或“基本不变”)。
30.(8分)侵人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1)机体感知到细菌侵入后,在位于的的调控下,病人骨骼肌战栗加大产热,从而发生寒战。
同时激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代谢加快,体温升高。
由于细胞耗氧量增大,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含量增高,病人肌肉酸痛。
(2)此外,当细菌侵入机体后,吞噬细胞会将部分细菌吞噬,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然后T细胞分泌____作用于B细胞,促使其转变为细胞,分泌大量与抗原结合。
(3)发热过程中,若体温维持在38.5℃,此时机体产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31.(10分)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二倍体,18条染色体)中提取的,假设黄花蒿的茎秆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
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以下问题:(1)第一、二组F1中粉秆的基因型分别是,若第二组F1粉秆进行测交,则F2中红杆:粉秆:白杆=____。
(2)让第二组F2中粉秆个体自交,后代仍为粉秆的个体比例占____。
(3)若BB和Bb的修饰作用相同,且都会使红色素完全消失,第一组F1全为白秆,F2中红秆:白秆=1:3,第二组中若白秆亲本与第一组中不同,F1也全部表现为白秆,那么F1自交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4)四倍体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黄花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黄花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
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
四倍体黄花蒿与野生型黄花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32.(11分)稻田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
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的两种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
此外,稻田中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1)卷叶螟和褐飞虱的种间关系是___ _。
卷叶螟幼虫生活在水稻叶片上,而田螺生活在水中,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
(2)调查水稻田中田螺(活动能力弱)的种群密度宜采用法,对卷叶螟等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调查。
(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这样增加了该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利用生物防治的办法可控制害虫的种群密度,如用性引诱剂诱捕,可破坏其种群的。
(4)每年输入水稻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人,一部分储存在水稻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2015年与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平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爱尔兰科学家威廉一坎贝尔和日本药物科学博士聪大村,他们二人的贡献是发现了一种新的药物,名为阿维菌素,其衍生产品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同时还能有效对抗其他寄生虫病,治疗效果显著。
聪大村从土壤样品中分离链霉菌的新菌株,在实验室内通过成千上万链霉菌培养物筛选出一些较有发展前途的菌株,这就是阿维菌素的来源。
(1)制备链霉菌培养基时,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和分装前,要进行的是和灭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
倒平板时要待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2)图①是在纯化过程中通过法分离培养的结果,在培养基上接种时接种环需通过灼烧灭菌,完成图中划线操作,共需要灼烧接种环次。
图②表示的是用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3)在纯化过程中,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时,经培养,在划线的末端出现表明菌已分离。
在此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是A.每次划线时,接种环都需要蘸菌液一次B.划线分离时,需要把接种环深入到培养基中进行接种C.在超净平台中进行接种时,不能关闭过滤风D.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下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克隆抗体的实验研究,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过程①实施前需将诱导基因与相连接构建,在导人小鼠成纤维细胞时一般采用法导人,此步骤中用到的工具酶有(2)过程②的实质是甲细胞是细胞,乙细胞是细胞。
(3)过程③一般用诱导,丙细胞的特点是2016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一)生物部分参考答案1-6题(每题6分)CBDACB【解析】C选项若题中图像表示的是是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则曲线中O点不应与横轴相交,应为无限接近。
29.(10分,每空2分)(1)线粒体、叶绿体(2)光照强度提高叶绿素含量(3)外界环境和线粒体(4)上升30.(8分,每空1分)(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甲状腺激素乳酸(2)淋巴因子浆抗体(3)等于31.(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AABb、AaBb 1:1:2(2)5/12(3)红秆:白秆=3:13(4)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1分)27(1分)32. (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竞争垂直(2)样方黑光灯诱捕(3)食物网(或营养结构)抵抗力性别比例(4)在水稻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2分)被分解者利用(2分)39.(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调整pH 高压蒸汽灭菌防止培养皿盖上的泠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2)平板划线(1分) 4 稀释涂布平板(3)不连续单个菌落 C40.(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载体基因表达载体显微注射限制酶、DNA连接酶(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分)骨髓瘤(1分) B(淋巴)(1分)(3)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必修I-22分;必修II-22分;必修III-3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