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牧局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农牧局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农牧局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交流发言材料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按照这次会议安排,我就xx市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能移交及生猪定点屠宰行业管理工作与同志们作一简要交流。

一、上下联动,整体推进职能移交高度重视,主动沟通衔接。

XX年,因机构改革的原因,xx市的生猪定点屠宰管理职能一直在等农、牧两家合并后再移交。

直到XX年12月底,市畜牧局在得知暂不合并后,职能移交工作马上进入议事日程。

市畜牧局主动找市政府分管市长汇报职能移交的来龙去脉和部、省移交情况,经政府领导同意后,积极与商务部门衔接移交事宜,并于XX年1月5日完成职能移交。

督促区县,加快移交进度。

xx市完成生猪屠宰管理职能移交后,市畜牧局随即印发了《关于加快接收生猪屠宰管理职责的通知》,要求各区县统一思想,主动担当,积极衔接,尽快完成职能移交。

洪雅县因机构合并和县委主要领导调整,导致移交进度相对缓慢,得知情况后,市畜牧局积极和洪雅县党委、政府沟通,督促职能移交进度。

截至2月4日,xx全市在一个月内全部完成生猪定点屠宰职能移交。

克服困难,落实工作责任。

在职能移交过程中,畜牧部门多次向市领导和市编办争取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划拨相应的人员编制,但因机构改革的大环境下,人员编制冻结而未能如愿。

职能移交后,畜牧部门克服困难,从相关岗位内抽调业务骨干,成立相应的机构从事生猪定宰行业管理工作,明确工作责任。

提前介入,实现工作无缝对接。

一是提前接手屠宰行业网络监管平台,市、区县均落实专人负责上报生猪屠宰信息。

二是收集整理了各区县生猪屠宰场信息资料,初步建立了全市屠宰企业档案资料。

三是XX年元旦前后,与商务部门联合开展了对收售病死畜禽及私屠滥宰专项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主动和商务部门交流沟通,边查边学,掌握屠宰行业管理内容及工作重点。

二、把握关键,认真履行监管责任开展调研,摸清家底。

为摸清家底,尽快理顺工作思路,XX年春节前,市畜牧局由局长带队到各区县开展生猪定点屠宰工作调研,摸清行业现状,打好工作基础,并形成调研报告,向市政府汇报工作及存在问题,积极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积极开展学习培训。

一是市畜牧局全体干部职工集体学习畜禽屠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重点。

二是4月23日市畜牧局组织全市管理人员和部分屠宰业主举办生猪屠宰行业培训,增强业主和监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

三是针对仁寿县生猪定点屠宰监管点多面广的现状,市动监所到仁寿开展生猪屠宰行业法律法规知识和压点升级工作培训。

扎实推进压点升级工作。

一是组织全市屠宰行业管理人员和业主代表到雅安考察学习生猪定点屠宰场点清理审核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借鉴工作经验,为压点升级工作打下基础。

二是探索压点升级工作模式,要求各区县结合本地实际,以市场为主导,通过严格行业准入标准,股份制改造、企业兼并等方式,东坡区11家B点计划压缩为1家,丹棱县7家B点压缩为1家。

三是约谈压点升级进度缓慢、压点任务重的区县屠宰业主,提高业主压点升级的积极性。

规范屠宰环节无害化处理工作。

一是市畜牧局印发了《关于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通知》。

二是4月23日组织全市A类屠宰企业和驻厂官方兽医召开生猪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培训会。

进一步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要求各区县和业主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申报病害猪损失和无害化处理补助。

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

一是为提高监管实效,在广泛调研、多方协调的基础上,经市政府同意,将原市商务局直管的两家生猪屠宰企业的行业监管职责下放给东坡区畜牧兽医局。

二是召开全市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会,安排部署XX 年工作。

三是开展三次专项检查,围绕肉品安全,市畜牧局分别开展了私屠滥宰、屠宰检疫监督和无害化处理的专项检查,确保日常监管落到实处。

三、存在的问题行业监管人员不足。

在职能移交中市、区县均无相应的人员、编制等划转,工作人员不足,对行业法律法规及监管业务尚不熟悉,监管工作力不从心。

工作思路尚待明确。

农业部的《畜禽屠宰管理条例》尚未出台,在屠宰场点清理整顿、审核颁证及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等方面部、省尚无指导性意见,给各地具体操作带来一定难度。

规划设置不够合理。

原有规划中A类屠宰厂能够配送的区域设置了较多的B类定宰点,而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设置的定宰点不足,不能满足当地需求。

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屠宰行业涉及肉品市场供给、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在压点升级、资质审核清理、销售市场划分和待宰收费等方面,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上访问题,甚至引发社会群体事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开展行业培训。

市畜牧局计划于6月份对全市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共约260人开展为期三天的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和行业报表等。

二是加强行业日常监管。

加强屠宰检疫检验和无害化处理等重点环节监管,不断完善痕迹化管理机制,保障肉品市场安全有序运行。

三是开展行业清理整顿。

按照省、市规划要求,积极探索压点升级工作模式,认真开展屠宰资格审核颁证工作,力争XX年底完成压点目标。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按照会议安排,我就xx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简要发言。

xx市xx区是国家级xx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天府新区核心区;按照省委“两化互动”、市委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区委区政府“国际化生活品质城”、“国际汽车产业城”发展目标,我们以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动都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着力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完善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等措施为抓手,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XX年,实现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5649元,获得了全省会丘区促农增收先进县称号。

全区现有生猪定点屠宰场2个,大型家禽批发市场1个,农贸市场31个,大型冻库3座。

近年来,我们着力屠宰环节、流通环节质量管控,创新信息化监管,确保了全区畜产品质量安全。

主要做法如下。

一、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畜禽屠宰环节质量监管严格执行xx市动物卫生监督“2211”工程,强化了屠宰场的主体责任。

一是树立企业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并签订农产品安全责任书,要求企业严格履行自己的义务与权利,合法生产。

二是每月与生猪定点屠宰场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座谈、普法宣传,强调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三是要求屠宰场建立畜产品安全控制体系,确定专人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巡查制度做好巡查记录,开展好瘦肉精自检工作,做到企业自检“六有”,动物凭证入场和动物产品凭证出场,严格执行出入场分道及耳标回收制度,做好消毒工作和消毒记录等。

四是严格依规开展检疫。

驻场检疫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严格执行屠宰检疫申报制度,出具《准宰通知书》,规范填写相关记录;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产品严格监督场方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要求场方、货主、驻场检疫员三方到场,拍照取证,签字确认,杜绝不合格畜产品流向市场。

二、严格体制机制建设,强化畜禽流通环节质量监管建立了西南地区最大的活禽交易市场三联市场的共管机制,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成立了三联家禽市场执法中队,在市场内设立了驻场检疫申报点,加大了对家禽交易市场的动物卫生监管力度。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市场方的畜产品安全主体责任。

建立了共同巡查制度,执法中队检疫工作人员会同市场管理方,每天定期或不定期对市场进行共同巡查,填写相关记录表,并由三方共同签字确认,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整改。

三是集中规范家禽屠宰检疫。

对家禽屠宰点进行相对集中隔离管理,便于检疫工作的开展,检疫人员严格按检疫规程实施检疫,规范填写检疫原始记录。

市场方配合检疫工作人员对小家禽屠宰点管理,共同规范小家禽屠宰点的车辆停放、消毒及清场活动。

四是严格实施冻库产品检疫。

指导冻库方规范建立一批一页的出入库台账;规范做好原始记录,照相保存内、外包装特点、生产日期及始发地检疫标识,并要求报检商家在照片和提供的检疫证明上以签字等方式确认证物相符信息。

五是严格实施集中无害化处理。

XX年开始,我区就已对市场内死亡畜禽市场开展集中无害化处理,在市场内设立病死畜禽投放箱,并安排专人,全程监督死亡禽类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三、率先启动智慧动监建设,创新监管措施举措在省市的支持和指导下,我区开展了“xx智慧动监”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一是建立了养殖电子档案系统。

村防疫员通过电子芯片耳标和移动智能识读器,采集辖区养殖户的基本数据,上传到信息平台;通过信息采集,建立了全区畜禽养殖品种、存栏、出栏、死亡、耳标佩戴等发生变化的准确数据档案,提供了畜禽养殖情况的数据查询、分析处理的电子化手段。

二是建立了屠宰场智能管理系统。

设立了屠宰场智能门禁管理系统,贩运户必须通过扫描检疫证二维码或门禁卡才能进出屠宰场;设立了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待宰间、屠宰间和无害化处理间等屠宰关键点24小时监控。

通过关键环节监控,解决了贩运户监管、动物准入、产品准出以及屠宰注水等难题。

三是建立了应急处置指挥可视化系统。

在动物疫情发生时,根据监管对象的地理信息、养殖数据,系统自动统计出扑杀动物和紧急免疫动物数量、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经费、应急物资与人员调度等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最为直观的分析结果,实现有效处置和有序指挥。

四是建立了动监执法管理电子系统。

在实施动物监察执法过程中,动物卫生执法大队和执法监督机构依据自己的权限进入系统,实现案件查处网上呈报、审核、审批和监督保证了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

五是建立了动物卫生监管网格化系统。

根据全区实际,划定四级网络管理系统,明确了不同级别监督管理员的工作重点;基层监督员按照网络级别实施日常监管检查,系统根据监督检查处理意见确定风险级别。

通过网络监管,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通过系统能实时察看监督检查情况,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动物卫生网格化监管格局。

信息平台建设,通过“互联网+畜牧业”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从根本上保障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省市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各项工作,把我区的动物卫生安全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以上发言,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谢谢大家!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xx市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准入、适度集中、强化监管”的思路,从我市的具体实际出发,既突出制度创新,又突出焦点管理,着力推进了生猪屠宰点的整合和压点,提高了生猪屠宰行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保障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现将我市近年来生猪定点屠宰点的清理整顿工作开展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1997年底,全市约有生猪屠宰厂2600多家。

至1998年8月实施《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我市实行生猪定点屠宰许可管理,共确定了683家生猪定点屠宰厂,无序的屠宰行业得到了初步的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