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心电图仪(B 题)》作品解析瞿安连一、 题目意图及知识范围本题侧重于弱信号的检测,其内容涵盖了较丰富的模拟电子技术知识,主要包括放大器、噪声抑制、有源滤波等内容。
在1999年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曾有测量放大器(A 题)的设计课题与本题属同一类型,但本题对噪声抑制的要求更高,并增添了有源滤波器的内容。
题目具有一定趣味性,且难度适中容易入手。
本题基本部分涉及基本仪表放大电路和稳压电路以及放大器的增益、频率响应、共模抑制比、输出电压动态范围、稳压电源噪声等基本知识。
在本题示意图的帮助下,不同类型学校和专业的学生应该都能完成本题所要求的内容。
本题发挥部分所涉及的内容要求学生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应变能力,对模拟电路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指标,如果要实现心电波形的存储、回放,还必须加入单片机基本系统,从而包含了有关数字电路、微机接口电路等课程的基本内容,一般需要将硬件和软件的知识密切配合才能达到,能较好地考核学生是否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的问题以及是否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此外,发挥部分允许加入其它功能,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发挥空间。
考虑到电子竞赛的实际情况,简易心电图仪只要求记录一路或两路心电图(标准I 、II 导联),而不像标准心电图仪那样能记录十二路心电图,以避免涉及过多的心电图学知识。
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电极也不要求使用标准的银/氯化银电极,只需用铜皮自制(题目说明中给出制作和使用方法)。
除此之外,本题的基本技术要求大部分已十分接近于实际心电图仪。
为便于学生进行人体实测心电图,题目说明中也指出测试中应注意的事项。
二、 设计重点与方法1. 基本要求本题基本部分的设计重点在心电信号放大器、有源滤波器和低噪声稳压电源。
其中,良好的低噪声稳压电源设计将十分有利于达到系统的噪声指标。
(1)心电信号放大器设计心电信号放大器的设计是达到各项技术指标的关键环节。
① 基本差分放大电路存在的问题使用基本差分放大电路可以抑制共模干扰,但是,用图1 (a)所示电路测量人体心电信号存在以下两个问题:OOv v(a) 测量电路示意图 (b) 等效电路图1 用简单差分电路测量人体心电信号a. 信号源电阻是变化的。
以心电作为信号源的等效电路如图1 (b)所示,其中信号源电阻R s1,R s2包括电极与皮肤的接触电阻,肌肉、骨胳等组织的电阻。
它们不但因各人的身体差异而有相当大的变化,就同一个人来说,也随时间和环境而变化,范围可能在k Ω至M Ω量级之间。
于是,对心电本身的放大增益是极不稳定的。
b. 输入信号中含有很强的共模成分,主要是工频干扰。
由于R s1和R s2不可能相等,造成差分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急剧下降,共模干扰可能完全淹没微弱的差模心电信号。
② 仪表放大电路图2所示三运放构成的仪表放大电路可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运放虚短和虚断的工作原理,从图中可得:v R 1= v I1–v I2,v R 1/R 1= (v 3–v 4)/(2R 2+R 1),故)(2122I 1I 12111243v v R R v R R R v v R -⎪⎪⎭⎫⎝⎛+=+=-Ov v v R 1= v可得)(21)(2I 1I 12344334O v v R R R R v v R R v -⎪⎪⎭⎫ ⎝⎛+-=--= (1) 图2中电路的第一级为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输入电阻很高,应等于运放A 1和A 2的共模输入电阻。
若用这样的电路测量心电信号,图1(b)所示信号源电阻R s1和R s2变化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能真正检测到心电在相应方向上的电动势。
如果A 1和A 2特性相同,且两个R 2相等,则v 3和v 4中的共模成分也相等,电路总的共模抑制特性取决于A 3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
A 1,A 2在深度负反馈下输出电阻极低,其差异与R 3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只要选择高共模抑制比的A 3并仔细匹配R 3和R 4,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很容易达到80dB 以上。
③ 心电信号放大器心电信号检测时,电极与皮肤会产生直流极化电势,应在电路中设计隔直流电路,即高通电路。
该电路不应引起心电信号的显著失真。
虽然心电信号的最低可能频率成分只达到0.5Hz (相应于心脏搏动30次/分),但为降低信号因相移产生线性失真,心电信号放大电路的低频截止频率必须达到心电信号的低频截止频率的1/10,即0.05Hz 。
题目未对低频截止频率的特性作特殊要求,可用简单RC 高通电路实现。
于是,完整的心电放大器应如图3所示。
Ov v v R 1= v图3 心电放大器电路由于电容C 1漏电会引起v O 的漂移,所以C 1不应选用电解电容,而应使用介质特性较好的电容。
这里,取C 1=1μF ,R 5=3M Ω。
虽然提高放大器的第一级增益有利于降低输出噪声,但考虑到极化电势,三运放构成的仪表放大电路增益不应太大,其电压增益可以取40,则A 4构成的同相放大电路电压增益应为25,总增益为1000。
为提高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图3中标号相同的各两个R 2、R 3、R 4应做到两两匹配,整个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基本取决于这些电阻的匹配程度。
电阻匹配得好,其共模抑制比是不难达到80dB 的。
电路中,A 1~A 4应选用如LF347之类以FET 作为输入级的运放,以保证足够低的偏置电流。
使用这种低成本运放构成心电放大器完全可达到题目要求的技术指标。
④ 使用集成仪表放大器使用如图4所示的INA2128集成仪表放大器组成图3中的仪表放大电路,可以省却电阻匹配的麻烦,并易于达到更高的共模抑制比、更小的偏置电流和更高的温度稳定性。
该电路中包含两个相互独立的仪表放大电路,正好满足两路心电信号放大的要求。
OAR v INA v v INB v R =1+50k ΩR GA A=1+ 50k Ω R GBOB B图(2)有源滤波器设计有源滤波器主要使简易心电图仪的高频响应特性达到题目要求。
① 滤波特性的选择心电信号的典型波形如题中所示,它具有脉冲波形的特征,为保证其不失真放大,必须注意滤波器的相位特性。
有三种典型的滤波特性:巴特沃斯、切比雪夫和贝塞尔滤波器,其中,贝塞尔滤波器具有线性相移特性,最适用于心电信号的滤波处理。
巴特沃斯和切比雪夫滤波器都会引起心电波形的失真,尤其是后者,会造成心电输出信号的振铃效应。
② 贝塞尔滤波器电路由于题目对电路高频响应的截止特性没有做出要求,可选用较简单的二阶贝塞尔滤波器,其典型电路如图5 所示。
图中开关可控制电路的高频截止频率在100Hz 和500Hz 之间切换。
元件参数可参考《应用电子技术》(科学出版社,2003)中所述查表法快速确定,也可参考其他有关教材通过计算得到。
v v O图5 100/500Hz 滤波电路如果需要更陡峭的截止特性,可将图5的两个滤波电路级联,组成4阶贝塞尔滤波器。
当然,所有的阻容元件参数都应按4阶滤波电路计算。
(3)低噪声稳压电源设计由于题目要求“输出电压动态范围:大于±10V”,所以放大器供电稳压电源必须是±12V或±15V。
用普通集成三端稳压电路直接构成稳压电源是难以达到题目“<3mV(峰-峰值)”噪声要求的。
需要在集成三端稳压电路外增加放大环节,才能进一步抑制噪声,图6为正电源电路一例。
负电源可采取类似的设计。
+=+15V–图5 低噪声稳压电源2. 发挥部分本题的发挥部分难度较大。
同时测量两路心电,将高频截止频率扩展到500Hz都会增加输出噪声,将心电放大器(含屏蔽导联线)的共模抑制比提高到80dB,一般需要增加屏蔽驱动和右腿驱动电路才容易实现。
而发挥部分的第二项要求:“具有存储、回放已测心电图的功能”,则必须增加单片机系统。
数字电路的加入,会使噪声电平增大,必须仔细考虑电路的布局、布线、接地等工艺问题。
三、竞赛作品评述由于此次湖北省电子设计竞赛中主要由学校组织评审,送交的设计报告只有18份,其中只有5个参赛队参加了全省测评,因此下面的评述可能很不全面。
(1)心电放大器各校送来测评的作品100%都正确采用仪表放大电路作为心电放大器的第一级,其中很多都使用集成仪表放大电路。
因此,大多数作品的共模抑制比都较高。
但是,一些队的增益分配不够合理,实际人体测试时,极化电势造成放大电路易发生饱和,尤其使用普通铜皮作为接触电极。
个别参赛队采用隔离放大电路,这是现代心电图仪普遍采用的先进方案,但对布线工艺、电源要求较高。
使用隔离放大电路的参赛队没有很好掌握这一点,反而造成作品技术指标的降低。
4/5的测评作品可实际检测到人体心电信号,并清晰地将波形显示在示波器显示屏幕上。
(2)高通电路绝大多数参赛队采用简单的RC高通电路实现,有少数队采用有源高通滤波电路,增加了电路的复杂性。
(3)有源滤波器大部分参赛队采用2阶或4阶巴特沃斯有源滤波器。
因为我们在测试中采用的是频域测量方法,所以在作品的测试指标中不会反映出很大问题。
但如果采用时域测量方法,输入方波信号,就会发现其输出波形会在上升沿和下降沿出现过冲。
如果采用贝塞尔滤波器,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可不失真地放大心电信号。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一点可不必苛求。
(4)50Hz陷波问题很多参赛队在电路中插入了50Hz 陷波电路,以降低输出噪声。
这种做法对抑制50Hz 工频干扰十分有效,但也将心电信号的有效成分衰减了。
图6(a)示出心电信号的一般频谱分布,而图(b)为某作品用双T 有源滤波器构成的50Hz 陷波电路的仿真特性。
可以明显看出,信号在30 Hz 到80Hz 左右的能量损失是很大的。
特别是这种双T 陷波电路在50Hz 附近的相频特性存在剧烈的跳动,还会使心电波形出现较大失真。
这些参赛队没有仔细研究题目要求。
基本要求的第(1)项d 款为“频带内响应波动:在±3dB 之内”。
这一条限定了不能使用50Hz 陷波电路。
若信号通路中存在50Hz 陷波电路,在0~100Hz 带宽内的响应波动就不可能达到±3dB 之内。
对于50Hz 干扰的抑制应主要靠提高电路的平衡和共模抑制比来实现,需要在电路工艺上下功夫。
v (f(a)心电信号的频谱(b) 50Hz 双T 陷波器的仿真频率特性 图6 不能使用50Hz 陷波电路(5)稳压电源题目要求设计低噪声稳压电源。
大多数参赛队实际没有认真设计电源电路,仅使用三端稳压集成电路实现对心电放大器的供电。
由于这种稳压集成电路的输出噪声达不到设计要求,大多数参赛队实测时在这一项都被扣了分。
实际上,稳压电源噪声过高,特别是50Hz 纹波抑制不足,是心电放大器噪声电平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6) 微控制器系统很多通电测试参赛队均采用单片机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功能,大部分采用8051系列的单片机,有少数使用性能更加完善的凌阳单片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