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印塑料软包装之工艺流程简介(附表)频道:包装印刷发布时间:2007-10-26【hc360慧聪网丝印特印行业频道】彩印塑料软包装工艺,是塑料薄膜彩色印刷工艺、塑料薄膜复合工艺、塑料复合材料制袋工艺的综合。
首先要在塑料薄膜内里面印刷彩色阳文后,和不同材质的其它材料(如pe、cpp、pet,透明的、真空镀铝的、珠光的)复合后,再根据设计要求制成各种封口样式、不同规格的塑料复合材料袋子。
其工艺流程如下:塑料薄膜彩印工艺→塑料薄膜复合工艺→塑料复合材料制袋工艺塑料薄膜里面的彩色印刷,是为了通过包装图文设计的绚丽色彩,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进而对商品有深层次的了解,产生兴趣和占有欲,达到第一印象最佳的目的。
所以,在塑料彩色印刷工艺中,设计是最关键的工作。
塑料薄膜彩色印刷工艺构思设计→电雕制版→印前处理→调色对版→印制小样→分色凹印塑料薄膜复合工艺基膜准备→胶液调兑→胶液烘干→加压复合→纠偏收卷塑料复合材料制袋工艺基材准备→规格设定→温度设定→压力设定→速度调整→成品检验塑料软包装中的复合材料,是由bopp印刷膜和pe、pet、cpp等具备热封性能的内衬薄膜复合而成的有加热自粘特殊功能的材料。
塑料复合材料制袋工艺,就是要发掘运用p e、pet、cpp等基材的特性,利用制袋机械的电热装置,产生使其受热部位由固态转变为粘流态的相变,借助刀具的力量,使上下两层薄膜彼此融合一体,冷却后能保持一定的强度。
不同种类的塑料薄膜,具有不同的热封温度。
(见下表)。
塑料薄膜热封温度表根据上述参数,掌握好热封温度,选择好衬里材料的最佳粘流状态,是制袋工艺的核心技术。
升高温度会降低聚合物熔体的粘度或表观粘度。
pe、pp是非极性聚合物,活化能极小,曲线率也最小。
温度增加很大,表观粘度却降低极微。
热封必须在粘流温度下tt(或熔点下tm)以上才能进行。
但不能超过布分解温度ta。
以免引起热降解。
塑料复合材料制袋工艺,即热封工艺。
热封工艺有三大因素:热封温度(t)、热封压力(p)、热封时间(t)。
当热封温度(t)选用最佳数值时,热封压力(p)不宜过大,热封时间(t)不宜过长。
最佳的热封温度已使塑料薄膜由固态转化为粘流态,最佳的热封压力(p)和作用时间(t),即可保证上下两层薄膜的融合交错。
过大的压力(p)或过长的时间(t),反而造成大分子降解,使封口强度下降,界面密封性劣化。
复合软包装别有天地(一)我国的复合软包装工业起步始于上世纪80 年代初,经过20 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独立的、较完整的包装工业门类,成为包装工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复合软包装独特的功能是其他包装所不能替代的,其包装产品广泛用于食品、医药、茶叶、化妆品、饮料、酒类、奶制品、水产品、军品等各类商品包装上。
随着复合软包装需求量的快速增长,生产设备(线)与技术得到迅速提升,特别是国产生产设备(线)的发展和完善,形成引进生产设备(线)与国产生产设备(线)并举,全面拓展复合软包装的局面。
同时国内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新产品陆续开发,填补了我国复合软包装材料中的一些空白,使复合软包装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由于复合软包装的迅速崛起,从而也带动了塑料印刷的发展。
复合软包装生产主要由印刷、复合、分切、制袋四大方面组成。
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生产线。
印刷是复合软包装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主要采用两种不同的印刷方式和设备,有凸印和凹印。
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复合软包装处于初期阶段,曾采用过苯胺凸版印刷工艺。
苯胺印刷是凸版轮转印刷的一种,印版多为橡胶式塑料版材,后改用感光聚合物印版。
从印刷结构来说,它具有凸版和凹版印刷的特性。
印版高度可按承印物的厚薄选择(油墨由胶合在版滚上的由每英寸刻有200 平网线-500 平网线的金属墨辊传给版面,再直接压印在待印材料上)。
同一般的凸版比较,苯胺印刷使用的油墨溶剂是挥发性醇类,干燥速度快,适应高速多色一次套印的要求。
传墨系统简单、方便,保证了挥发性较高的醇溶剂油墨在高速转动下顺利的传递印刷。
其印刷设备主要是采用引进的意大利和我国台湾省产18ST 苯胺印刷机。
由于苯胺印刷技术引进国内时尚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用于印刷的苯胺版材和油墨需要从国外进口,国内虽有厂家试产了一部分,但版材的质量和苯胺印刷用的油墨尚不能达到要求,影响到印刷质量。
如果长期依赖进口,全部采用国外的版材和油墨,而不能立足于国内,势必严重制约国内的苯胺印刷的发展。
故苯胺印刷在国内徘徊几年后逐渐从印刷行业中退出,但为后来国内的柔版印刷推广和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柔版印刷已成为当今印刷行业一大主力,特别是瓦楞纸箱行业的柔版印刷已占十分重要地位,从而使瓦楞纸箱在印刷上有了重大的突破。
我国的复合软包装生产线中目前大都采用凹版印刷。
而凹版印刷设备中一部分为国产设备,另一部分为引进的设备。
近年来国产凹版印刷设备经过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同时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不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有长足进步,完全可以和国外的一些凹版印刷机媲美,如浙江海宁人民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SD-61000C 型全自动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采用电脑自动套色系统、日本三菱自动张力控制系统,使印刷质量达到进口设备水平。
引进的国外凹版印刷设备与复合软包生产配套,形成一条完整的复合软包装生产线。
近十年来复合软包装生产又有了较大发展,据有关资料表明,早在上世纪80 年代中期,我国的复合软包装生产线有130 余条左右,而至2004 年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引进生产线已达700 多条,拥有国产设备的中小型生产线厂家不少于8000 家(据《中国包装报》/软包装周刊2005 年 6 月27日)。
生产设备的不断更新从一个侧面凸现复合软包装在商品包装中的重要地位,改善了很多领域中包装落后的面貌。
目前国内复合软包装生产线中不论是国产还是引进的设备大都采用串联式凹版轮转印刷机这一生产方式。
其主要优点是建有电脑跟踪、色彩自动校正、套色正确及自动张力控制系统。
在塑料薄膜凹版印刷中,由于薄膜的收缩可变性大,而张力是影响控制其缩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要保证印刷产品质量,张力控制十分重要。
以浙江省引进较多的日本富士机械株式会社FX-6 型凹版印刷机为例,由放卷机、附有张力控制装置的输出辊,带干燥器的印刷机组、输出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导辊、冷却辊、控制屏、操作台等组成。
该机根据复合软包装生产需要,可对多种薄膜进行 6 种不同的色墨印刷(最后一道也可用于背面涂布),其中包括有:300#-400#玻璃纸、12μ5PE′T-60μPET, 20μOPP-60μOPP、25μCPP-60μCPP、12μBOPP-60μBOPP、12μ-50μNYLON(尼龙)等,印刷宽度为500mm-1050mm,最大辊筒凹版印刷周长为φ300×π=942mm,印刷速度为120m/min,印刷精度为±0.2mm。
塑料薄膜印刷有别于纸张印刷,纸张在印刷过程中有较稳定的平整度,与塑料薄膜相比还有一定的厚度,不易受外界的气候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印刷难度易于掌握,而塑料薄膜较薄,不易掌握,在印刷过程中首先要解决放卷后薄膜在印刷上的平整度,这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塑料薄膜极容易受外界的温度等方面影响而变形起皱,另一方面在印刷过程中受各印刷色组传动影响,形成拉力和张力而变形,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塑料薄膜印刷质量,因此塑料薄膜在凹版印刷过程中,要克服张力影响对其缩变进行控制是保证印刷产品质量有效的手段,装有温度预热和张务调节装置是调整印刷膜印刷态势及测试和调控张力是保证薄膜印刷质量十分重要的一环。
信息来源:中国包装报复合软包装别有天地(二)因此从塑料薄膜印刷工艺全过程中,可以清楚看到在塑料薄膜从旋转型双位枚卷装置中的一个引出后,在凹版机上的接触辊的作用下,首先将薄膜初步压平,防止起皱,然后通过进辊把塑料薄膜送入边缘位置控制装置(E.P. C.),而输进辊的前后两个摆动辊调节输进张力,这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塑料薄膜在输进的拉力作用下,引成张力,需随时进行调整,随后薄膜在E.P.C.的控制下,以一固定位置进入预热器,通过预热器使薄膜在一定的温热控制下,进一步提高薄膜的平直度。
这是保证印刷质量,特别是对多色彩套色精度必不可少的,然后薄膜被送往第一道印刷(工序)装置。
塑料凹版印刷具有无输置系统、无调节墨斗、无润版系统的特点。
凹版与其它印刷版不同,它是辊状形圆筒,印版上的图文雕刻部分低于版面。
凹版印刷过程,将其凹印印版全部浸入在墨槽内,上墨后,然后用刮刀刮去平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将塑料薄膜(袋)加压,使版面低凹处的图文部分油墨转移至被印塑料薄膜上。
图文层次和浓淡主要由凹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要求雕刻深浅而决定。
根据上述凹版印刷工艺特点,塑料薄膜进入第一印刷(工序)装置后,在压印辊的水压作用下,使辊筒凹版处于凹处的图文油墨转移到薄膜上,然后在干燥器用热风干燥除去绝大部分的油墨中所含的溶剂,凹版印刷中每色印刷后的薄膜,经过快速回转型干燥箱后,带走大量的印刷油墨中的有机溶剂,减少产品中残留溶剂,符合食品包装的卫生要求。
干燥箱内的热风是由蒸汽加热,自动温度控制保证均匀的的热源。
进入两只鼓风机可调节,在一般的情况下,干燥箱内气体处于负压状态,从而改善了工作环境。
加热干燥后经冷却送至下一道色印刷(工序)装置,第二道色至第五道色印刷工序(装置),基本上与第一道色(工序)相同。
仅在第一道色(工序)基础上增加了补偿辊,并与自动套色装置1C-470 相连,以便跟踪,即时调整套色精度。
第六道色印刷(工序)装置在机架前后有两个干燥箱和一些辅助设备,从而使第六色装置具有正薄膜两面的任意一面都可以印刷或涂胶的功能。
最后,在输出辊的传带作用下,将已印刷的塑料薄膜送到双位双卷机上,并将薄膜卷绕平直、整齐,完成整个印刷工艺流程进入下一道复合工艺程序。
复合软包装印刷,采用金属辊筒凹版印刷技术,多色凹版套印,其凹版印辊制作和印刷与传统的制版和印刷工艺截然不同。
凹版上的图文雕刻和印刷与传统印版上的图文雕刻和印刷工艺排列顺序正好相反。
传统的印刷印版图文要求反相,经印刷后的成品图文为正相。
而凹版上的图文在制作时要求正相,印刷在薄膜上图文成反相,再将印刷的一面上胶后与其他材料复合后,图文透过透明薄膜成正相。
这样薄膜朝外的一面起着保护内面复合层中的图文不易受损的作用。
而印刷过程中凹版的套印工艺排列顺序与传统印刷套印工艺排列顺序颠倒。
也就是说,传统的印刷套印刷套印工艺的第一色却是软包装印刷套印工艺最后一道色,以此类推,采用上述反印工艺,达到正印工艺的效果,是复合软包装印刷工艺与其它印刷工艺最大区别所在。
复合软包装别有天地(三)采用凹版印刷不仅印刷质量好、速度快、批量大,同时能经受长时间印刷对辊的磨损,不易对图文造成影响,是较先进的塑料薄膜印刷技术与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