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试题一, 简述题(4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2. 图形数据输入的主要方法及特点.3.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源及其特征.4. 空间数据库主要特征.二, 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应用.2.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比较.3. 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GIS与RS的相互关系;GIS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相互关系)一、简述题(4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2. 地理信息输入方法及其特点3. 地理信息数据结构的类型4. 空间拓扑叠加二、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1. 综述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2. 试论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网络的关系及其综合应用.3. 结合你的经验,谈GIS应用前景一、名词解释拓扑关系缓冲分析关系数据模型空间叠加二、简答题1,GIS的主要功能(略)2,企业GIS系统的特色三、问答题(选2)1,GIS基本组成与主要应用领域2,地理科学数据集成与管理3,结合你的专业,谈GIS应用发展前景一、简答:1. 地理信息的基本特征.(99)2. 数字地形模型的构建与应用.(99)3.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99)4.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分析方法.(99)5. 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制图关系剖析.(99)6. 矢量与栅格数据的优缺点.(98)二、问答(任选二)1. 论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科学.(99)2.专业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连接方式比较.(99)3. 结合你的专业,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特点.( 99 )4. GIS产生,发展过程及前景.(98)5. RS 与GIS 结合.(98)一、名词解释1.数字地图2.地理编码3.拓扑叠加二、问答1.OpenGIS的特点2.GIS的基本功能3.空间坐标的转换方式和方法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空间拓扑关系2.地址匹配3.元数据4.栅格数据结构5.空间数据精度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30分)1.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2.数字地形模型(DTM)的构建与应用3.叠加分析三,问答题(任选二,每个25分,共50分)1.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趋势2.时空动态数据结构研究3.结合你的专业,论述GIS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一、名词解释1.GIS2.数据字典3.空间拓扑叠加4.数字地形模型5.节点匹配容差二、简答1.GIS构成2.关系数据库构成3.栅格与矢量结构优劣比较三、问答1.GIS发展简况与趋势2.结合你的专业,谈谈GIS的应用方法及前景2001中国科学院地理所GIS考博试题一、名词(10)1.关系数据库2.离散化3.地图精度4.地址匹配5.四叉树二、简述题(40)1.GIS结构及功能2.列出空间分析功能(3个以上)及其应用3.DEM的特征及应用4.Internet GIS的特点及应用三、论述题(1,2选一个,3,4必做)1.GIS的发展趋势(15)2.GIS方法论(15)3.GIS空间分析功能的缺陷及可能的改进方法(15)4.3S关系及集成(20)2002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一,名词解释1.地理空间2.行程编码3.地址匹配4.拓扑关系空间数据元数据二,简答1.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方法与特点3. 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三,问答1. GIS的发展历程2. 结合你的专业,谈一谈GIS的应用与关键点2003中科院遥感所GIS部分试题一、名词解释:1.GIS2.数据挖掘3.空间索引二、简答题:1,GIS标准化的意义及作用.2,数据质量标准三、论述:1,关于长江三峡搬迁的,求几个数据.很麻烦.2,关于温度梯度的 .一、 名词解释1.DEM2.TIN3.平移转换4.栅格结构二、简答1、GIS的组成2、空间拓扑分析3、GIS互操作三、论述(任选二个)1、GIS的发展简史和趋势2、WebGIS的核心模型及其应用3、结合您的专业,谈谈GIS的应用关键和潜在领域一、 简答题(8分/题)1、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2、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3、 地址匹配及其可能的应用4、 空间叠加的方法5、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及其特点二、 论述题(四选三)(20分/题)1、 地理信息的组成及其可能的不确定性2、 DEM的建立方法及其优缺点比较3、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发展趋势4、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一、简答题 5个 每个10分1、空间数据的类型及其特征2、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数据类型及比较3、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4、空间叠加的主要方法5、国产主要gis软件的主要特点二、论述题 3选2 每个25分1、DEM的实现方法及其特点2、专业分析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集成方法及其比较总分:100分 时间:180分钟一、名词解释(2*5 10分)1.矢量数据模型2.关系数据库系统3.缓冲区分析4.地理编码5.不规则三角网(TIN)二、简述题(6*5 30分)1.空间聚类2.数字地形模型表达方式3.地理空间及其表达方法4.空间拓扑分析5.地理信息服务质量(相关,具体记不太清楚了:))三、论述题(20*3 60分)1.WebGIS发展现状及趋势2.比较分析矢量数据模型及栅格数据模型的优缺点3.结合您专业,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式1.GIS构成答:它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1)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部分包括数据输入设备(数字化仪等)、数据存储和处理设备(中央处理机CPU和磁盘驱动器)、输出设备(绘图仪、打印机等)。
软件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GIS系统软件和应用分析软件。
(2)地理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实体(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空间位置坐标数据、地理实体间的拓扑关系以及相应的属性数据)和地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人员和组织机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员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成功的关键,而强有力的组织是系统运行的保障。
另外,从系统的数据处理看,GIS由5个基本模块组成:数据输入子系统、数据存储与检索子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子系统和数据输出子系统组成。
2.Gis的基本功能答:基本功能:1) 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
主要用于获取数据,保证GIS数据中的数据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数据逻辑一致、无错等。
2) 数据格式化、转换、概化。
数据格式化是指不同数据结构的数据间变换;数据转换包括数据格式转化、数据比例尺的变换;数据概化包括数据平滑,特征集结等。
3) 数据的存储与组织。
这是数据集成的过程,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其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融为一体。
4) 分析。
包括最基本的分析功能如查询、检索、统计、计算功能和高级功能如空间分析和模型分析功能。
5) 显示。
GIS为用户提供了许多用于显示地理数据的工具,其表达形式既可以是计算机屏幕显示,也可以是诸如报告、表格、地图等硬拷贝图件。
3.GIS发展简况与趋势答:(1) GIS发展简况国际:GIS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60年代的开拓期,注重于空间数据的地学处理,如美国人口调查局建立的DIME用于处理人口统计数据;70年代的巩固期,注重于空间地理信息的管理,充分利用了新的计算机技术,但数据分析能力仍然很弱,在地理信息技术方面未有新突破;80年代的技术大发展期,注重于空间决策支持分析,应用领域迅速扩大,商业化实用系统进入市场;90年代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用户时代,以来微机的发展和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普及,GIS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其应用领域从资源管理、环境规划到应急反应,从商业服务区域划分到政治选举分区等,涉及到许多学科和领域。
许多国家制定了本国的GIS发展规划,启动了若干科研项目,建立了一些政府性、学术性机构,如中国于1985年成立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国于1987年成立了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
现在,GIS已成为许多机构必备的工作系统。
社会对GIS的认识也普遍提高,需求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GIS应用的扩大与深化。
国内:我国GIS的发展虽然较晚,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起步(1970-1980)、准备(1980-1985)、发展(1985-1995)、产业化(1996以后)阶段。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自80年代初开始。
以1980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全国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室为标志,在几年的起步发展阶段中,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在理论探索、硬件配制、软件研制、规范制订、区域试验研究、局部系统建立、初步应用试验和技术队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积累了经验,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进入发展阶段的标志是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作为政府行为,正式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科学研究、应用实验和工程建设工作。
自90年代起,地理信息系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执行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联合科技攻关计划,强调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用化、集成化和工程化,力图使地理信息系统从初步发展时期的研究实验、局部实用走向实用化和生产化,为国民经济重大问题提供分析和决策依据。
总之,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事业经过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正逐步形成行业,具备了走向产业化的条件。
(2)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表现为GIS系统技术和应用两方面。
1)系统技术方面。
数据标准化使GIS市场从单纯的系统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意味着支持GIS工作的数据结构及数据交换格式的标准化,提供GIS工作基础数据接口的标准化。
包括建立Open GIS 的互操作标准,寻求驻网GIS数据和空间数据处理服务的标准方法等。
实现数据自动输入,包括对属性表格的扫描和识别,图形扫描和追踪,拓扑关系的自动生成,图例符号的自动标识等。
在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管理方面,将出现高效的栅格-矢量相互转换算法来支持栅格和矢量统一的系统,图形空间数据压缩技术将大大发展,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将可以实现对复杂的地理将可以直接操作,语言界面将更加实用,出现“真三维”、“时空四维”等数据结构。
系统集成化意味着GIS软件部件的对象化,使GIS软件具有不同功能、可实现互操作和自我管理的软件组件。
使数据不仅能在应用系统内流动,还能在系统间流动。
平台网络化意味着GIS的工作平台将逐步从单机转入网络工作环境,实现在互连网上发布、浏览和下载,实现基于Web的GIS查询和分析。
另外还将出现数据商业化、系统专门化、微机化、智能化等新的趋势。
2)系统应用方面。
GIS的应用将出现社会化、企业化、全球化和大众化等特征,GIS将进一步与RS和GPS 结合,进入更多宏观和微观领域形成新的产业,专业人员分离,GIS教育将得到大力发展和普及以推广和发展GIS的应用,使GIS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更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的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