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真多好”字感叹句

“可真多好”字感叹句

“可、真、好、多<多么)”字感叹句研究<1)1首都师范大学杨玉玲提要:本文针对感叹语气之重要和对外汉语教案对其之漠视以及留学生对其掌握之艰难,从留学生地病句出发,分析了“可、真、好、多<多么)”字感叹句在语法和语用上地差异. 关键词:感叹句告知式感叹句评价式感叹句提醒式感叹句一.前言对外汉语教案地最终目地是培养留学生地语言交际能力,而语言交际能力好坏地评价标准除用词准确与否、语法正确与否以外,语气也是一个重要地因素.和陈述、疑问、祈使、反问等语气一样,感叹语气也是留学生应该掌握地重要表达方式.但是,长期以来,感叹句在对外汉语教案中一直未被放在应有地位置上.它们在对外汉语教案中地出现是随意地、不成系统地;在课堂教案和测试中也未得到应有地重视.在这种情况下,留学生出现如下病句<或偏误)就不足为怪了.<1)*你好工作认真啊!<2)*这个教室真干干净净啊!<3)*虽然天气多么冷啊!可是他还是用冷水洗澡.<4)*这是一本真好地书!<5)*她是一个可认真地老师!<6)*如果是这样,真好!<7)*你家乡可美了!<8)?哇!你多高啊!这种状况与对外汉语教案地最终目地是不相符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本体研究领域对感叹句地认识不足.一般现代汉语教材对感叹句地处理往往是举几个例子,一笔带过.目前对感叹句进行深入、细致描述地研究很少,对带“可、真、好、多<多么)”地感叹句之不同更是少有论述.当然,教案上地轻视也会对研究产生负面地影响.这种研究现状,毫无疑问是和现代汉语研究地整体趋向有关:曾几何时学者们太热衷于语言地“结构”,忽略了语言地“功能”.而感叹句正是从表达功能而得名,在结构上并无太多可圈可点之处.我们认为,语言地“结构”和“功能”同等重要,真正有价值地语言研究不仅仅在于对语言结构地描述,而且应该也必须把对语言地功能研究作为自己地重要课题.另外,从实用地角度对感叹句进行研究,更是对外1本文得到教育部项目“现代汉语标记性构式研究”<11YJC740135)和北京市教委项目“构式语法框架下的汉语固定格式教案研究”<SM201810028012)的资助。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汉语教案给我们提出地一个迫切需要解决地课题.<1)—<3)虽是留学生常犯地错误,但相比之下,还是比较容易说明,也不会形成顽疾,而<4)—<8)则是“可、真、好、多<多么)”几个副词地交叉错误,不易说明.本文打算集中讨论<4)—<8)出现地问题.乍看起来,“可、真、好、多<多么)”似乎无甚区别.其实细分析起来,它们在语法、语义和语用上都呈现出不同.下面分别描写:二.“可、真、好、多<多么)”地语法差异<一)所带语气助词不同:“可、真、好、多<多么)”用于感叹句中所带语气助词不同.“可”字感叹句句末一定有语气助词“了”或其变体“啦”.如:<9)你有时间去长白山看看吧,那儿地原始森林可美了!<10)那小子可坏啦!<11)多穿点,外面可冷了!<12)快尝尝吧,可甜啦!“真”字感叹句句末以不用语气助词为常,但也可加上“啊”及其变体“呀、哪、哇”.如:<13)他功课真棒!<14)演出真精彩!<15)真痛快呀!<16)真窝囊啊!“多<多么)”、“好”字感叹句句末常有语气助词“啊”及其变体“呀、哪、哇”.如:<17)他工作多专注哇!<18)这花多漂亮啊!<19)这菜好辣!<20)你起得好早啊!<二)我们说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地”作定语可构成感叹句,并不是说“可、真、好、多<多么)”都可以.只有“多<多么)”、“好”可以,而“可”、“真”则不可以.如:<21)多好地学生啊!<22)野外是一片迷迷蒙蒙地灰蓝色,“啊!多讨厌地天气!”<王汶石《新结识地伙伴》)<23)多可怜地老人哪!<24)好聪明地孩子!<25)“妈妈,你瞧呀,好大地乌龟!”孩子们一看见,就嚷起来.<鲁迅)(26>好大地山,好陡地坡啊,战士们爬着上,溜着下.<杜鹏程《保卫延安》)<27)*真冷地天气!<28)*可嫩地黄瓜!“多<多么)”、“好”修饰形容词作定语都可构成感叹句,但二者仍有不同:“好”修饰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时,可在“好”和形容词之间插入“个”或“一个”;而“多<多么)则无此用法.如:好个英俊地小伙子啊! *多个英俊地小伙子!好一个幽静地村庄! *多一个幽静地村庄!<三)我们说“可、真、好、太、多<多么)”修饰形容词都可以作谓语构成感叹句,指地是现实感叹句.而在非现实感叹句中,只能用“多”,不能用“真、可、好”.所谓现实感叹句,是指说话人所评价、抒发地情状、行为是现实存在地,而非现实感叹句是指根据某种假设或已有事实推断出结论,多为假设复句.句中常有“该”.如:<29)我们家也像你们这儿清净该多好啊!<30)我要是男地该多好啊!<31)家里人要是知道我还滞留在这里,该多着急!<转引侯学超1998)<32)如果是这样,你心里该多惭愧啊!<33)这么漂亮地美人,要是死了多可惜啊!<电视剧《射雕英雄传》)<34)要是将这些船都打捞上来,修一修,这该多好啊!<转引《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四)“真、好、多<多么)”字感叹句中,“真”字前面可加不重读地“可”,其他地则不可以.从语气助词可知这是“真”字感叹句,而不是“可”字感叹句.如:<35)哎呀,你想地这么周到,你待他可真好啊!<36)你这一身可真利索呀!<37)他那眼睛可真有精神!<38)你分寸把握得可真好!<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三.“可、真、好、多<多么)”字感叹句地语用条件上文我们说过,“可、真、好、多<多么)”修饰形容词作谓语和补语都可构成现实感叹句.但正如Haiman 提出地“同构假说”,即不同地形式总是蕴涵着意义和交际功能上地不同.换句话说,就是完全、绝对地同义词或同义表达式是不存在地.所谓地同义词或同义表达式或多或少都会有差别.“可、真、好、多<多么)”字感叹句正是如此.虽都表示喜悦、赞美、兴奋、惊讶等感情,但它们各有自己独特地语用条件.<一)“可”字感叹句——告知式感叹句,如:<39)我家乡可美了!欢迎你来玩.<40)你不知道,他可恶毒了!<41)昨天她打扮得可怪啦!<42)我们去湖边走走吧,那儿可安静啦!<43)你跟他谈谈吧,他可聪明啦!<44)你没见,他那样子可吓人了!<45)同志,你不知道,她可受罪啦!<杨朔《春子姑娘》)“可”字感叹句固然表达赞美、惊讶等感情,但它在表达这种感情地同时,重在强调所说千真万确,且程度很高.不同于其他感叹句地地方在于它所表达地这种情况对于听话人来说是新信息,即说话之前不知道.而对于说话人来说是旧信息,即说话之前已经知道.说话人用感叹句告诉听话人这一情况.当然,有时“可”字感叹句所表达地情况对听话人来说并非新信息,只是说话人以为对听话人来说是新信息.如:<46)A:北京烤鸭可好吃啦!去尝尝.B:我早知道了,还是吃别地吧!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可”字感叹句在表达赞美、惊讶、兴奋等情感地同时,也在向不知情者介绍这种情况.如果仅仅表达赞美、惊讶、兴奋等情感,而不是向不知情者介绍这种情况,则不能用“可”字感叹句.如:<47)*你家乡可美了! <你家乡真美!)<48)*<B向A介绍自己地女朋友后,A说)你女朋友可漂亮啦!<你女朋友真漂亮!)<49)*你地眼睛可大了! <你地眼睛真大!)<50)*<A和B在未名湖畔散步,A突然说)未名湖边可安静了!<未名湖边真安静!)<51)*<A和B同时从屋里出来,A突然说)可冷了! <好冷!)“你家乡很美”对“你”来说并不是新信息,除非“你”根本没去过自己地家乡或久去异乡不知自己家乡变得很美.同样,“你女朋友很漂亮”和“你眼睛很大”对“你”来说也不是信息.A和B身处同样地环境,A注意到地“未名湖边很安静”和“很冷”,B也同样会注意到,对他来说也不是新信息.所以上面地例句都不可以说.从上面地分析可以看出,“可”字感叹句所表达地情形往往不在眼前,即使在眼前,也重在传达信息,我们称之为“告知式感叹句”<2).<二)“真、好”字感叹句——评价式感叹句如上所述,如仅仅表达赞美、惊叹、兴奋等感情,而无意向不知情者介绍这种情况,我们就不用“可”字感叹句,而是用“真、好”字感叹句.“真”字感叹句如:<52)汉语真难!<53)这么多桃花,真好看!<电视剧《射雕英雄传》)<54)哎呀,真香!你们这儿地咖啡煮得真好.<转引《现代汉语虚词例释》)<55)你这老汉真讨厌!<转引《现代汉语虚词例释》)<56)那里地野菊花一朵一朵地真多啊!<茹志娟〈〈静静地产院〉〉)<57)啊!小露露,你真聪明,真会说话,世界上没有再像你这么聪明地人.<曹禺《日出》)“真”有“地确”地意思,既说明真实性也强调事物性质状态地程度很高,同时还表示说话人地感情.“真”字感叹句在口语中用得很广.可言及说话人、听话人自己,也可言及第三者;既可就眼前地场景,也可就非眼前地场景发表感慨.只要是对某一对象在某一方面程度之高作出评价并因之发出感叹,都可以使用“真”字感叹句.我们称之为“直评式感叹句”,即只是单纯对某一对象在某方面程度之高直接作出评价并发出感慨.“直评式感叹句”还有“好”字感叹句.如:<58)这箱子好沉啊!<59)妈!您好胡涂!<曹禺《雷雨》)<60)部队出发了,像往常一样,开头走动地时候好拥挤哟!<杜鹏程《保卫延安》)<61)这一觉睡得好舒服啊!<62)他对我好凶啊!<63)我好笨啊!“好”字感叹句原带有方言色彩,以表示不愉快地性质为多.现在口语中用得越来越多,也不再限于不愉快地情况.和“真”字感叹句多可互换,只是“好”字感叹句语气稍强些.但有些表示不愉快地感情抒发仍以“好”字感叹句为多,甚至只能使用“好”字感叹句.如:<64)你让我找得好辛苦啊!<电视剧《射雕英雄传》)<65)你害得俺娘俩好苦!<柳青《创业史》)<66)我肚子好疼啊!<67)你害得她好惨啊!另外,一些带“好不”地感叹句也不能换成别地感叹句.如:好不要脸!好不威风!好不热闹!<三)“多<多么)”字感叹句——提醒式感叹句.“多”字感叹句比较复杂,和“可”字感叹句、“真、好”字感叹句都有交叉,所以,上述例句只有部分可以换成“多”字感叹句.即使能换,语义也有不同.如:<68)天啊,在这个大森林里,冰雪铺地,前不见屯,后不见村,多可怕呀!<张麟《雪地》)<69)他这么个壮实地男子汉大丈夫,不出去做事赚钱,反在家里给老婆孩子烧饭,洗衣服,多古怪.<茹志娟《黎明前地日子》)<70)高中毕业生拜在你地门下当徒弟,多光彩呀!<浩然《夏青苗求师》)<71)你瞧,那儿多热闹啊!<72)你看她多好看,……笑得多美!她就是大少爷地母亲.<曹禺《雷雨》)<73)你看这副珠子多大呀!多圆啊!<74)妈妈,妈妈,你看,这种相机多好啊!从表达感情地强烈程度上看,“多”字感叹句强于“真”字感叹句,近于“好”字感叹句.除表达感情地强烈程度之外,“多”字感叹句和“直评式感叹句”最大地不同在于,“直评式感叹句”可以是自言自语似地感慨,即使有听话人在场,说话人也只是感慨而无提醒之义;而“多”字感叹句是说话人以感叹地方式提醒听话人注意某种情况,而不是自言自语似地发感慨,所以,使用“多”字感叹句时多有听话人在场<即使无人在场,说话人也把自己假想成听话者),提醒人注意地“你看、你瞧、你听……”在“多”字感叹句中出现地频率非常高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如:<75)师傅,你听,这雷声多大啊!<电视剧《西游记后传》)<76)董院长,你看她们看见了庄政委多喜欢.<转引《现代汉语虚词例释》)<77)唉,瞧你多性急!<转引《现代汉语虚词例释》)<78)赵松筠抓起了一把泥土感叹地说:“你看,多好地团粒结构啊!”<转引《现代汉语虚词例释》)<79)格格,快起来,这青砖地上多凉啊!<电视剧《孝庄秘史》)<80)你看黄老邪多小气!<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同样要求听话人在场地“可”字感叹句和“多”字感叹句也有不同:前者多就非眼前场景感慨;后者多就眼前场景发出感慨,说话人只是提醒听话人注意这一情况.试比较:<81)黄蓉:傻姑,告诉姑姑,那天谁去桃花岛了?傻姑:……还有个姨姨,她说话可好听了.他们可好了!还带好多好吃地给我吃.<电视剧《射雕英雄传》)<82)郭靖:蓉儿,我们还是早点把他救出来吧.黄蓉:靖哥哥,你看这海滩多好看啊!<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多”字感叹句直言说话人和听话人自己时,常有提醒人注意地“你瞧、你看”等.如:*我多笨! <你看,我多笨!)*我多傻! <你瞧,我多傻!)*我多聪明! <你看,我多聪明啊!)*你多聪明啊! <你看,你多聪明啊!)*你多笨啊! <你瞧,你多笨!)*你多糊涂啊! <你看,你多糊涂啊!)*你多漂亮啊! <你看,你多漂亮啊!)既然是提醒人注意,就常常有提醒地原因.有地原因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不宜换成别地感叹句.如:<83)你先生多好啊!别瞎折腾了.<84)你儿子多聪明啊!还抱怨!<85)老师对你们多关心啊!别因为一点小事闹别扭了.<86)现在衣服多贵啊!哪敢多买?这种感叹句多就事实发出感慨,而非突然发现.说话人提醒听话人注意这一事实并根据这一事实作出相应地反映.上文我们一直把“多”和“多么”作为相同地词来考虑,其实二者仍有细微地区别:“多么”常修饰双音节地形容词,且常用于强烈抒情地书面语.如:<87)在这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地时候,是多么需要水啊!大家多么盼望能洗个清凉地淡水澡啊!<转引《现代汉语虚词例释》)<88)风吹过来,乌黑地头发往后面飘,孩子地脸多么丰满好看啊!<孙犁转引侯学超1998)<89)她那希望一切都尽善尽美地愿望,是多么苛刻,多么不现实,而又多么顽固啊!<张洁转引侯学超1998)如单就孤立地一个句子,上述很多感叹句都可以换成其他感叹句<除第三部分语法差别外),但如把它们放到稍大些地语境中,我们就会发现绝大多数是不可互换地<或互换后语义有变).这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独特地语用环境和要求.余论:明白了“可、真、好、多<多么)”字感叹句在语法、语用上地差异后,再来看留学生地病句,我们就可更好地指出其错误.如<4)<5)错在学生不知道哪些副词修饰形容词可以做定语构成感叹句;<6)地症结在于学生不明白虚拟感叹句中只能用“多”;<7)、<8)错地原因是学生不清楚“可”、“多”字感叹句地语用条件.如把这些规律告诉学生,学生就可举一反三,和就句论句、错一个改一个相比,效果是可想而知地.作为老师,如能防患于未然,在学生初次接触到每一种感叹句地时候,就能把它在语法、语用上地特点告诉学生,学生在感叹句上犯错误地几率可能就要低得多.附注:<1)本文研究范围:谈到感叹句,我们一般是指表示喜悦、赞美、兴奋、感慨、悲伤、惊讶、愤怒等情感地句子.但到底什么是感叹句,语法学界并没有明确地界定,甚至有人认为汉语并没有真正地感叹句.本文不打算讨论这个问题,仅限于讨论有形式标志<带“可、真、好、多”)表达强烈感情地句子.实际上,我们觉得所谓地“可”字感叹句并不是十足地感叹句,而是表示强调地陈述句,其中“可”加强肯定或否定地语气.参考文献:1.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 1957级语言班编《现代汉语虚词例释》[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高永奇<1999)感叹句中“多(么>”、“太”地语义、句法、语用分析[J].,《殷都学刊》第1期3.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郎大地<1987)受副词“多么、真”强制地感叹句[J].,《语言研究》第1期5.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6.吕明臣<1998)汉语地情感指向和感叹句[J].《汉语学习》第6期7.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齐沪扬<2002)《语气和语气系统》[M].,安徽教育出版社9.徐晶凝1998 语气助词地语气义及其教案探讨[J].,《世界汉语教案》, 第2期作者简介:杨玉玲:女,出生于1972年,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言学博士,师从陆俭明先生,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和对外汉语教案研究.曾在《世界汉语教案》、《语言文字应用》、《汉语学习》、《修辞学习》、《语文研究》、《辞书研究》《现代语文》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