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学习型组织与系统思考管理思想史课题作业学习型组织与系统思考学院:经管学院专业:工商管理班级:管理 112 班指导老师:朱延春组员: 房琦、朱政昌、李闯、2019 年 12 月 10 日目录一、彼得圣吉与《第五项修炼》二、学习型组织的理解三、五项修炼:四、系统思考与其他各项修炼的关系:五、系统的概念、特性六、系统思考的十一条法则七、如何运用系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八、学习型组织与中国传统思想学习型组织与系统思考 ---《第五项修炼》一、彼得圣吉与《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 斯隆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国际组织学习协会(SoL) 创始人、主席。
早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工程专业,并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社会系统模型硕士和管理学博士。
彼得. 圣吉在 1990 年出版了他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推动人们刻苦修炼,学习和掌握新的系统思维方法。
1/ 23此书一出,反响强烈,使它连续 3 年荣登全美最畅销书榜首,被誉为21 世纪的圣经,他本人也被称为继彼得. 德鲁克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
《第五项修炼》描述了组织如何通过采用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行动对策,来排除威胁组织效率和事业成功的学习障碍。
在学习型组织中新型的、扩展性的思考模式得到培育,集体的热望得到释放,大家不断在学习如何开创自己真心向往的成就。
《第五项修炼》的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它们是建立学习型组织所要开展的重要内容。
二、学习型组织的理解 1、提出背景学习型组织最初的构想源自于电脑内存发明人,系统动力学创始人美国麻省理学院佛睿斯特在 1965 年写的一篇文章:一种新型的公司设计,他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非常具体地构想出未来企业的思想组织形态---层次扁平化、组织咨询化、系统开放化。
逐渐由从属关系转向工作伙伴关系,不断学习,不断重复调整结构关系。
彼得圣吉博士作为佛睿斯特的学生,继续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来研究如何建立一种更理想的组织。
圣吉博士除了进一步融入更多整体动态搭配的细节性技术外,还将一些新的创造性管理技术结合起来,发展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最新资料推荐------------------------------------------------------ 第五项修炼其实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条路径或者说是五种方法。
然而其中系统思考之所以成为第五项修炼是因为它是整合其他修炼的的修炼,它把其他的修炼融入到一个条理清晰一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2、学习型组织中学习与组织的理解学习型组织的英文名称是learning organization。
它有个重点词汇组成,一个是学习,一个是组织。
对于学习,应该指的是广义的学习,而并非是仅仅局限于某种知识,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技能、思想、文化、制度、道德品质等。
真正的学习,并非是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而是将所知道的东西应用于自己实践之中,达到掌握、创造出价值的目的。
比如说,看了一本关于骑自行车的书,但这并不代表真的是会骑车。
众所周知,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那么它跟组织的发展有联系吗?答案是肯定的。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通过学习获得进步,并将所学的东西应用于实践之中,那么对组织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举个例子来说,当年泰勒在办理工厂之时,他曾充分研究每道工序,然后研究出做这项任务的最简便的方法。
3/ 23当他将这种总结出来的高效的工作方法推广给每一个人后,结果使得整个组织的生产力都得到了提高。
再比如,在借鉴外来的制度上,日本做的很出色,在唐朝的时候向中国学习,在明治维新时又全面地向美国学习,可以说,每次学习的结果给日本带来的是经济与社会的快速进步。
因而毋庸置疑,学习对组织的发展也是一种力量。
通过学习,组织及时获得所需要的营养,所需要的动力,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进步。
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大爆炸的今天,组织的发展往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组织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调整,不断地变革。
而学习型组织则主张通过学习某些核心竞争力,在组织内部形成一种变革,最终使组织可持续发展下去。
据跳查显示, 1970 年,进入《财富》杂志五百强排名的公司,到了八十年代,却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已经销声匿迹。
究其原因,便是学习力不够造成的结果,没有进行系统地变革。
曾经有个记着询问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践》和 2008 年出版的《必要的变革》(《necessary revolution》)有何联系,他说,这两本书其实就是一本书。
也就是说,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并不是组织发展的最终目的,而是希望通过学习,使组织进行深刻的变革,让组织得到可持续地---------------------------------------------------------------最新资料推荐------------------------------------------------------ 发展对于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并没有将它阐述为学习型企业,意味着学习型组织的理念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组织,比如政府,事业单位,慈善团体等等,大到联合国,小到一个几个人组成的小的团体。
学习型组织并没有对这个组织进行职能与结构的划分,也就是说,不管是直线式的组织结构,职能式的结构还是事业部制的结构,都可以通过努力的改造成为学习型组织。
既然是组织,就必定存在领导与下属。
但是学习型组织的可贵之处,便是希望能够突破传统的家长式的组织形式,建立一种伙伴式的组织形式。
在西方学校的课堂上,老师并不是机械的灌输某种知识,而是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课下的时候能够多去主动的学习,主动地查询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能够积极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地进步。
而学习型组织也许就是借鉴了这种开放式的风气,在组织内部形成一种深刻沟通、深刻讨论地氛围。
在彼此的开放的交流中,能得到学习,得到进步。
3、学习型组织的定义与特点:学习型组织是指在一起合作的一群人,他们的合作方式能让他们不断增强个体和团体的能力,并创造出与他们内心深处的热望所一致的绩效。
5/ 23它蕴含了以下几个特点:1)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充满热望,激发成员不断努力奋斗的组织。
这就是《第五项修炼》中所提到的自我超越与共同愿景。
这些是一个组织得以永续存在的灵魂。
自我超越是指一个人通过不断地努力最终达到自己心中的愿景。
不仅包括精神上的激励,还应包括实际上的努力,以及对干扰因素的克服。
共同愿景是所有的组织成员所认同所心甘情愿为之奋斗的愿景。
抗美援朝时期,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正是出于对党,对国家,对军队的忠诚,出于军人保家卫国、让子孙后代得以安宁的愿景,战场上才会出现了向邱少云、黄继光这样的最伟大又可爱的英雄人物。
再比如,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步走战略,每一步都是一个共同愿景,激励着全国人民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
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往往通过制定一定的战略或者业绩目标来激励着所有的员工前进。
2)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伙伴式的组织。
彼得圣吉试图去突破传统的家长式的管理模式,而建立一种深度交流,广泛学习,开诚布公,团结一致,共同参与的组织。
---------------------------------------------------------------最新资料推荐------------------------------------------------------ 在这个组织里,上下级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大家都是一个整体,都是伙伴,所有的成员的能力都能得到发挥,在相互合作中不断地提高。
学习型组织正式基于这样的设想而创建。
就像西方的课堂里一样,老师通过去引导来启发学生学习,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同学们参与讨论,在辩论交流中彼此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吸收,共同提高。
建立学习型组织就是旨在将这种课堂上的氛围融入到一个组织中。
这就是书中所讲的共同学习与改善心智模式。
3)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利用系统思考来解决复杂问题的组织。
根据《财富》杂志, 1970 年五百强排名的公司到了八十年代却有三分之一已经销生匿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该如何让组织顺利解决危机可持续发展呢?我想应该就是彼得圣吉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最终想要解决的问题。
组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自己内部出现了问题,可以形象地称之为组织病毒。
而要想消灭组织病毒,彼得圣吉认为传统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应该将一个组织看作是一个系统,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组织进行分析,找出一个根本的解7/ 23决办法。
同时,他希望将系统思考内化为组织成员的思维习惯,使组织出于一种持续自我更新的状态,不至于在外界发生变化时而无法适应。
三、五项修炼:五项修炼是五条路线(理论和方法),用来开发组织的三种核心学习能力:激发热望,开展反思性交流,理解复杂事物。
组织的基本学习单位是团队,彼得圣吉进而将这些能力成为团队核心竞争力,并用三条腿的板凳来形象的表述其各自的重要性---只要其中一条腿不存在,板凳就立不起来。
1)自我超越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这一点是站在个人的角度上说的,只有透过个人学习,组织才能学习。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你的对手,而是你自己。
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
只有实现自我超越,才能使自己得到最佳发展,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自我超越是个人成长的学习修炼,从个人追求不断学习为起点,形成学习型组织的精神。
在提高个人素质,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突破自我超越障碍因为这涉及到利益问题,人们脑子里传统组织的概念已---------------------------------------------------------------最新资料推荐------------------------------------------------------ 经根深蒂固,很少人会屑于谈论它。
2)心智模式决定对世界的理解方法和行为方式等根深蒂固的假设、归纳、图像等。
在团队中,改善心智模式十分重要,它是保证团队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证。
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开放心灵,接受别人的想法。
总之,在团体中,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样的,一个团队的成功合作,就需要我们在打开自己心扉的同时,也要接受别人的想法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