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众 文 艺大350摘要: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将影响其一生。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从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出发,简要阐述当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特点,并针对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力求为推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考。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大学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Abstract: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to measure one’s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his living quality, which will affect his whole lif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also a key factor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health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cept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briefly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grades of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to influence the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ries to provide new thinking to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Key words: subjective well-being;college students; positive emotion;negative emotion幸福,作为一种生活目标,是人们一直向往和追求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幸福的思考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参数,反映人们对于自身生活质量的感受。
当前,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学阶段是培养社会能力和健全人格的黄金期,主观幸福感又是健全大学生人格的重要内容,所以人们对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注越来越多,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我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
它由认知成分(生活满意度) 和情感成分(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两部分组成,其中生活满意度是关键性的指标[1]。
其中,生活满意度是个人对生活质量的认知判断,是从总体上把握个人生活质量,进行综合的认知和评价;积极情感是让人产生美好感觉的正面情感体验,包括爱、希望、信心、乐观、愉快、好奇心等,它对于增强人体的生理免疫系统功能、增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消极情感能够助长不良情绪的衍生和发展,包括抑郁、焦虑、仇恨、紧张、害羞、生气、敌对等“负面”的情感体验, 它往往会有减弱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 而且还会逐渐降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相对独立,是主要的行为模式类群的综合名称,不能以简单的“好”与“坏”来评判,也不可能只择其一而摒弃另一个,它们是情感世界的正负两极。
一般来说,个体如果对总体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比较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较多、消极情感较少,这种情况下的个体幸福感体验就会比较强。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而言,其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相较于整个社会的主观幸福感来说是处于较低的水平的。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年级特点:一、二、三年级大学生在积极情感维度上呈下降趋势, 到四年级略有上升。
在消极情感体验方面,一、二、三年级大学生呈上升趋势,到四年级略有下降。
在积极情感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一年级大学生比二、三年级大学生体验到较高的积极情感[2]。
这种特点的形成,可能与大学生对环境适应性的变化有关。
大一新生初入校园,既有对完成中学学习任务的愉悦感,又有对新环境的新鲜感,整个的身心处于相对轻松的状态中,生活满意程度较高。
进入二三年级,逐渐熟悉了大学的学习模式,学习压力明显加大,再加上人际交往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陈 维 (淮阴工学院江淮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1)析,这种分析和评估通常是专项性的。
比如2008北京奥运场馆,在设计阶段结束后,便使用虚拟实境化方式对场馆的人员疏散进行了直观的分析,进行了一次开幕式的人员流动的预演。
当然此类的分析还有很多方面,它们都有相应的分析软件。
主要运用基于几何声学原理的ODEON、EASE、RAYNOISE等国际主流软件进行建筑声学与环境噪声分析。
其中有些主要用于房间建筑声学模拟,模拟结果也基本符合实际状况如ODEON、RAYNOISE等。
有些主要用于扩声系统的声场模拟,如EASE等。
用于采光与日照分析的Radiance、Lightscape、LumenMicro、Dialux等软件,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分析可见光,精确计算亮度和辐射率,模拟自然光和电光源。
并能够分析出美学、视觉舒适度等等。
四、从独立创作到整体协作1.同一数字平台下的整体协作数字建筑对数字技术的依赖将会根深蒂固,而且这种一来会渗透到建筑过程的每一个阶段。
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水电图设计、分项设计,再到施工制作。
数据信息的共享能够大大提高效率,而同一平台下的整体协作更能够提高整个建筑过程的效率,这也是数字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当前已经有类似的软件开发,建筑师可以在同一个软件平台下与水电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同时工作,只是在各自的模块下,相互影响。
将工程视为一个整体,各阶段紧密关联,大大节省了资源,避免了多余的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2.网络化的远程协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协作是今后各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也包括建筑行业。
它能够调用通过网络将各地的资源进行整合,互相协作。
对一个数字建筑项目而言,可能需要多个公司和设计机构进行合作完成。
可能各公司和设计机构负责各自的分享设计,在进行全方位的整合。
在此过程中,它们之间的交流不一定需要近距离的,可能通过网络的交流,甚至远程控制进行团队合作,以完成最终的项目。
目前,在医学等领域已经成功的进行了网络化的远程协作。
不久的将来,数字建筑在这方面也将得到不断完善。
小结综上所述,数字建筑的发展将是一个全面的发展,从设计到技术到施工等。
数字建筑将朝着科学化、数字化、多元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未来的数字建筑将是一个全方位的数字建筑。
它必然是建筑行业的主导。
同时,它的发展与进步也离不开科学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1]彼得•绍拉帕耶(吴晓、虞刚).当代建筑与数字化设计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李建成、卫兆骥、王诂等. 数字化建筑设计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王要武、薛小龙、韩喜双. 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研究[J]. 低温建筑技术,2004(1)[4]宋云峰. 数码•建筑——数字技术对当代建筑的影响[J]. 建筑, 2003,(02) .[5]刘育东,李元荣. 迈向一个数码建筑设计、建构与施工的过程[J]. 时代建筑, 2006,(03) .作者简介:周剑(1977—), 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数字媒体。
盛瑨(1965—),男,江苏如皋人,硕士,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数字媒体。
综合学术论坛大 众 文 艺351情感方面的困扰,以及对于今后人生缺少明确规划的迷茫,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焦虑、烦躁、郁闷等负面情绪,生活满意度有所下降。
步入大四,学生开始对自己进行较为具体的定位、有较为清楚的目标,这种理性回归使积极情感体验增多,生活满意度也有一定提升。
二、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通过不同维度的比较发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且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也很多,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性别、生活背景、人格特质、成就动机、情绪智商等。
1.在生活满意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对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性别差异比较发现,女生在总体上比男生体验到较多的积极情感、较少的消极情感,并且在生活满意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3]。
一般来说,女生心思细腻,情感体验较男生的相对丰富和深刻,容易产生归属感和依恋感,这样,女生较男生体验到的幸福感与满意感会相对多一些。
另外,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可能与男女社会角色的不同有关系。
男性在社会一般被赋予较多的责任,大学男生承担责任的意识与能力跟社会要求间存在明显的差距,这种矛盾给男生带来诸多压力,影响生活满意度的提升。
女性在社会中有传统文化的支持,在工作和生活中可以更多更主动地寻求帮助和理解,化解压力,缓解消极情绪,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
再者,在面对学习压力时,女生的勤奋与自觉能帮助其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很多科目存在女生学习成绩优于男生的现象,学业上的回报能给她们一定的成就感,从而能够提升主观幸福感。
2.家庭生活背景较好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较高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其家庭环境较好,物质生活有保障,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较多,见识较为广泛,适应性较强,这些客观优越条件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优越感,自信心较强,帮助他们拥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相较之下,家庭收入可能稍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差距会使他们产生一定的自卑感,而且因为适应性的相对薄弱,会使他们在面对校园环境与原来生活环境的较大差别时出现自我调节与适应的压力,体验到更多的负面情绪。
但单纯从家庭收入角度来说,并不能说收入的高低与幸福感的水平直接呈对应关系,一些研究者(Veenhoven, 1995) 认为,收入只在满足人们先天需要的范围内对幸福感起作用,在贫困国家或收入水平比较低的国家收入才对人们的幸福感产生较大的影响[4]。
3.外向稳定性格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内向不稳定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高低之别国外有研究表明,人格因素是预测幸福感最稳定而有效的影响因素之一。
外向的人一般会将自身情感表露在外,且善于交际,在人际交往中能获得较多的关于自身评价的正面信息;外向者对于奖励信号的高敏感,会提高他们的正性体验,激励他们更多更积极地投入到各种社会情景,经历更多的积极事件,遇到困难时更积极地寻求社会支持,得到对自己积极体验的现实支持,从而产生较多的积极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