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体废物及化学品危害

固体废物及化学品危害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4)、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固体废物及其淋洗和渗滤液中所含的有害物 改变土壤的性质和土壤结构,并对土壤 质会改变土壤的性质和土壤结构 改变土壤的性质和土壤结构 微生物的活动产生影响。 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过风 化、雨雪淋溶、地表径流的侵蚀,有些高温 高温 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中的微生 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 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甚至导致草木不 生。这些有害成分的存在,还会在植物有机 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
在陆地堆积的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过 雨水的浸渍和废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 雨水的浸渍和废物本身的分解 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 渗滤液,对附近地区的地 渗滤 表及地下水系造成污染。 例如,城市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 放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 染物,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是 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为一体的污 染源。
)、影响环境卫生和景观 (5)、影响环境卫生和景观 )、
我国生活垃圾、粪便的清运能力不高,无害 化处理率低,很大一部分垃圾堆存在城市的 一些死角,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对市容和景 观产生“视觉污染 视觉污染”,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 视觉污染 不良刺激。这不仅直接破坏了城市、风景点 等的整体美感,而且损害了我们国家和国民 的形象。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众多的新化学 产品的不断投入市场,无疑,还会给环境带 来更加严重的负担,也将给固体废物污染控 制提出更多的课题。
三、化学品及有害废物对人类的危害
大部分化工固体废物属有害废物,表5-4为几种化 学工业有害废物的组成及对人体与环境的危害。
这些废物中有害有毒物质浓度高,如果得不到有 效处理处置,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当某些物质相混时,可能 发生不良反应,包括热反应(燃烧或爆炸)、产 生有毒气体(砷化氢、氰化氢、氯气等)和可燃 性气体(氢气、乙炔等)。 若人体皮肤与废强酸或废强碱接触,将产生烧灼 性腐蚀;若误吸入体内,能引起急性中毒,出现 呕吐、头晕等症状。
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等可随风飞扬, 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等可随风飞扬,从而 细微颗粒等可随 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据研究表明:当发生4级以上的风力时,在粉 煤灰或尾矿堆表层的直径为1~1.5cm以上的 粉末将出现剥离,其飘扬的高度可达20~ 50m,并使平均视程降低30%~70%;以细 粒状存在的固体废物和垃圾,在大风吹动下 也会随风飘逸,扩散到很远的地方。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 分解,还能释放出有害气体、产生 被微生物分解 分解 毒气或恶臭,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3)、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危害具有潜在性、 )、危害具有潜在性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不同于废水、废气和 噪声。固体废物呆滞性大、扩散性小,它对 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水、气和土壤进行的。 其中污染成分的迁移转化,如浸出液在土壤 中的迁移,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其危害 可能在数年以致数十年后才能发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废 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可能要比水、气造成的 危害严重得多。
另一种对地区环境的影响是废物填埋场中逸 另一种对地区环境的影响是废物填埋场中逸 填埋 出的沼气 沼气, 出的沼气,它在一定的程度上会消耗其上层 空间的氧,从而使种植物衰败。 采用焚烧 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已成为有些国家 焚烧 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据报导,美国 固体废物焚烧炉,约有2/3由于缺乏空气净化 装置而污染大气,有的露天焚烧炉排出的粉 粉 尘在接近地面处的浓度达到0.56g/m3。 我国的部分企业,采用焚烧法处理塑料排出 Cl2、HCl和大量粉尘,也造成严重的大气污 染。
• 面临两个严重的危险-社会不稳定和环境退化状况 继续发展
绿色的发展道路:减物质化的未来
• 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通过一系列革命性的改革计划 得到解决
循环经济是超越环境高山的途径
21世纪: 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 19-20世纪: 以线形经济为导向的发展
循环经济与直线经济的比较
传统经济 资源 -> 产品 -> 污 循环经济 资源 -> 产品 -> 再生资源 低开采、高利用、 低开采、高利用、 少排放
)、富集终态和污染源头的双重作用 (2)、富集终态和污染源头的双重作用 )、富集终态和污染源头的双重 固体废物往往是许多污染成分的终极状态。 例如,一些有害气体或飘尘,通过治理最终 富集成为固体废物;一些有害溶质和悬浮物, 通过治理最终被分离出来成为污泥或残渣; 一些含重金属的可燃固体废物,通过焚烧处 理,有害金属浓集于灰烬中。 但是,这些“终态 终态”物质中的有害成分,在 终态 长期的自然因素作用下,又会转入大气、水 体和土壤,故又成为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 的污染“源头 源头”。 源头
4、固体废物特点 P74 、
)、资源和废物的 (1)、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 )、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 固体废物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是在错误时 间放在错误地点的资源。 从时间 时间方面讲,它仅仅是在目前的科学技术和经济 时间 条件下无法加以利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 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的要求变化,今天的废物可能 成为明天的资源。 从空间 空间角度看,废物仅仅相对于某一过程或某一方 空间 面没有使用价值,而并非在一切过程或一切方面都 没有使用价值。一种过程的废物,往往可以成为另 一种过程的原料。固体废物一般具有某些工业原材 料所具有的化学、物理特性,且较废水、废气容易 收集、运输、加工处理,因而可以回收利用。
视频: 视频:
垃圾处理
循环经济
中国21世纪发展可能有的环境压力 中国 世纪发展可能有的环境压力
人口 2000 2020 2050 12亿 人均GDP 800美元
将至少是现在的4~5倍 环境压力
14亿 3000美元 15亿 10000美元
到2020年: 人口增长是现在的1.1倍 经济增长是现在的4倍 环境影响是现在的4-5倍
20世纪30—70年代,国内外不乏因工业固体 废物处置不当,祸及居民的公害事件: 如含Cd固体废物排入土壤引起日本富山县痛 痛病事件; 美国纽约州拉夫运河河谷土壤污染事件; 以及我国发生在50年代的锦州Cd渣露天堆积 污染井水事件等。 不难看出,这些公害事件已给人类带来灾难 性后果。尽管近10多年来,严重的污染事件 发生较少,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 难以估量的。 将会遭受的潜在危害和影响是难以估量 难以估量
3、固体废物种类 、
按其组成 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组成 按其形态 形态可分为固态的废物、半固态废物和液态(气态) 形态 废物; 按其污染特性 污染特性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等。 污染特性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固体废物的种类主要有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三种: 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居民生活垃圾、街道 ①城市固体废物 保洁垃圾和集团垃圾)、城建渣土、商业固体废物、粪便 等。 工业固体废物:指工业与交通等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 ②工业固体废物 物。 有害固体废物: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 ③有害固体废物 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和传染性的固体废物。
2、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
固体废物的露天堆放和填埋 堆放和填埋处置,需占用大 堆放和填埋 量宝贵土地。固体废物产生越多,累积的堆 积量越大,填埋处置的比例越高,所需的面 积也越大,如此一来,势必使可耕地面积短 缺的矛盾加剧。
3、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
)、固体废物污染途径 (1)、固体废物污染途径 )、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一个合乎标准 标准的 标准 综合性有害废物集中处置场运行,专业性 处置设施和企业附属的处置设施也屈指可 数。 大部分有害废物是在较低水平 低水平下得到处置 低水平 的。其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引起的纠 纷也因此逐渐增多。
例如,我国一家铁合金厂的铬渣堆场,由 于缺乏防渗措施,Cr6+污染 污染了多于20km2 污染 的地下水,致使7个自然村的1800多眼水井 无法饮用; 某锡矿山的含砷废渣长期堆放,随雨水渗 砷 透,污染水井,曾一次造成308人中毒,6 人死亡。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由于有害废物引起的 污染纠纷造成的污染赔款超过2000万元。
人类未来可能有的三种方式
增物质化的21世纪(不可持续的发展)
• 社会财富和自然消耗继续同步增长
衰退导向的21世纪(不可持续的不发展和可持 续的不发展) )
• 社会财富和自然消耗同步走向下降
Hale Waihona Puke 减物质化的21世纪(可持续的发展)
• 社会财富增长而自然消耗降低
中国未来发展的两种前景
危险的发展道路-增物质化的未来
)、城市生活垃圾 (2)、城市生活垃圾 )、 随着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加,我国城市垃 圾的产生量增长迅速(图5-7)。 大量的和快速增长的城市垃圾,需要加以及时清运和妥 善处理处置,给管理和处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加重 了城市环境污染。 如何妥善解决城市垃圾,已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城市 管理问题和环境问题。 )、有害废物 (3)、有害废物 )、 我国有害废物产生量在1995年达2691.81×104t,一般 占固体废物产生量的0.24%~ 6.33%。有害废物名录中 的47类废物在我国均有产生,其中碱溶液或固态碱等5 种废物的产生量已占到有害废物总产生量的57.75%。
染排放
高开采、低利用、 高开采、低利用、 多排放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组织经济活动 合理和持久地利用物质和能量, 合理和持久地利用物质和能量,基本 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 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
传统工业化和现代化技术经济特征( T1 )
大体上说,它们是开采性的;线形的(开采-加工-废 料);化石燃料驱动的;注意力放在劳动生产率上的(每个 工人生产更多的产品);被滥用和浪费的。 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破坏性的、贪婪的、消耗性的技术。 它们是不可持续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