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建筑构造

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建筑构造

1.建筑的构造组成:建筑的物质实体可分为(1)基础:基础是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给地基。

(2)墙和柱:墙体作为承重构件,柱和梁形成框架承重结构系统。

(3)楼盖层和地坪层:楼板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分隔楼层空间的维护构件楼盖层:支承荷载并传给墙柱,分割空间地坪层:作为底层空间与地基之间的分割构件作用:水平承重(4)饰面装饰:其主要作用是美化建筑表面、保护结构构件、改善建筑物理性能。

(5)楼梯和电梯:作用:上下楼层,紧急疏散(6)屋盖:其作用支撑风霜雨雪荷载,抵御风霜雨雪的侵袭,太阳辐射热,施工荷载。

(7)门窗门:开闭室内外空间并通行或阻隔人流。

窗:采光和通风。

2.建筑的类型,宏观上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3.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4.按建筑的修建量和规模大小分:(1)大量性建筑(2)大型性建筑5.按建筑的层数分:低层建筑(1-3层)多层建筑(24M以下3层以上)高层建筑(10层及以上,24)6.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一二三四级)7.耐火极限:从受火作用时期,到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被破坏,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时间段,用小时计。

燃烧性能:非燃烧体(天然石材,人工石材,金属)燃烧体(木材)难燃烧体(沥青混凝土,木板条抹灰)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8.按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分:一类建筑(5年临时),二类建筑(25年次要),三类建筑(50年普通),四类建筑(100年重要)9.按承重结构材料分:木结构:古代多,现代少。

砖石结构:要求抗震及软弱地基上不宜用。

钢筋混凝土:广泛。

钢结构建筑:超高层,大跨度10.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1)外界环境的影响(2)使用者的需求(3)建筑技术条件(4)建筑经济因素11.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1)坚固使用(2)技术适宜(3)经济合理(4)美观大方1.墙体类型(1)按所处位置及方向a)外墙:位于房屋的四周。

作用:抵抗大气侵袭,保证内部空间舒适b)内墙:位于房屋内部。

内墙作用:分隔内部空间c)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横墙(2)按受力情况a)按结构竖向的受力情况分为:承重墙(直接承受楼板及屋顶传下来的荷载)、非承重墙(不承受外来荷载)b)在砖混结构中,非承重墙可分为:自承重墙(仅承受自身重量,并把自重传递给基础)和隔墙(把自重传递给楼板层或附加小梁)c)在框架结构中,非承重墙可分为:填充墙(位于框架之间的墙体)幕墙(悬挂于框架梁柱的外侧起维护作用的墙体)(3)按材料及构造方式分类(4)按施工方法分类2.墙体设计要求:除了满足结构方面的要求外,作为维护构件还应具有保温、隔声、隔热、防火、防潮等功能需求。

3.砖混结构布置方案,通常有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承重、半框架承重(1)纵横墙承重:优点:布置灵活,空间刚度好缺点:墙体材料用量多(2)纵墙承重:优点:空间划分灵活缺点:房屋刚度差,楼板材料用量多,开窗受限制(3)横墙承重:优点:房屋空间刚度大,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好,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缺点:房间布置不灵活(4)半框架结构:优点:布置灵活、空间刚度好缺点:水泥用量多,钢材用量多4.功能方面要求:保温与隔热要求、隔声要求5.其他方面要求:防火要求、防潮防水要求、建筑工业化要求6.墙厚:主要由块材和灰缝的尺寸组合而成7.墙角构造:是指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1)墙身防潮:水平防潮层位置:垫层范围内,低于室内地坪60mm处,同时还应至少高于室外地面150mm,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处,既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60mm。

竖向防潮层位置:墙身内设高低两道水平防潮层、土壤一侧设竖向防潮层。

(2)勒角构造:抹灰、贴面、石材(3)外墙周围排水:1散水构造:厚度:60~70mm,散水应设不小于3%的排水坡,散水宽度一般0.6~1.0m,散水与外墙交界处应设分隔缝,分隔缝用弹性材料嵌缝.2明沟构造:纵坡坡度为:0.5%~1%8.门窗过梁构造:过梁是承重构件,用来支撑门窗洞口上墙体的荷载(1)钢筋混凝土过梁:过梁承载力墙;对房屋不均匀下沉或振动有一定的适应性;过梁施工速度快(2)平拱砖过梁:钢筋、水泥用量少,满足清水砖墙的统一外观效果9.窗台:悬挑窗台向外出挑60mm,窗台长度最少每边应超过窗宽120mm。

窗台表面应做抹灰或贴面处理。

窗台表面应作一定排水坡度。

挑窗台下作滴水槽或斜抹水泥砂浆10.墙身加固措施(1)门垛(用以保证墙身稳定和门窗安装)和壁柱(和墙体共同承担荷载并稳定墙身)(2)圈梁: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抵抗地震的影响圈梁分为:钢筋混凝土圈梁(宽度同墙厚,砖墙中一般为180、240mm),钢筋砖圈梁(M5砂浆砌筑,宽度同墙厚,高度不小于五皮砖)11.构造柱: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与各层圈梁连接,形成空间骨架,加强墙体抗弯、抗剪能力,使墙体在破坏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减缓墙体的酥碎现象产生,构造柱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

12.变形缝: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个部分能自由的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1)伸缩缝:为防止建筑物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保证建筑物在水平方向自由变形要求: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伸缩缝是从基础顶面开始,将楼盖、墙体、屋盖全部构件断开;基础埋于地下,受气温影响小,不必断开(2)沉降缝: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竖向缝称为沉降缝。

要求:沉降缝将房屋从基础到屋顶的构件全部断开。

(3)防震缝:由于在水平方向会有不同的刚度,防止建筑物在地震的影响下产生裂缝、断裂等现象,因此应设防震缝,防止地震水平波的影响。

要求:预留垂直缝;从基础开始断开(基础不断开)13.隔墙构造:是分隔室内的非承重构件。

不承受任何外来荷载,本身的重量还要由楼板或小梁来承受要求:自重轻,有利于减轻楼板烦人荷载;厚度薄,增加建筑的有效空间;便于拆卸,能随使用要求的改变而变化;有一定隔声能力,使各使用房间互不干扰;满足不同使用部位的要求。

14.块材隔墙1)半砖隔墙:坚固耐久,有一定隔声能力,但自重大,湿作业多,施工麻烦1/4砖隔墙:厚度薄,稳定性差2)砌块隔墙3)框架填充墙15.轻骨架隔墙:由骨架和面层两部分组成,由于是先立钢筋(骨架)后在做面层,因为又称为立筋式隔墙16.板材隔墙:指单板高度相当于房间净高,面积较大,且不依赖骨架,直接装配而成的隔墙【第三章】1.楼地层包括楼盖层和地坪层,是水平方向分隔房屋空间的承重构件。

2.楼盖层的组成:面层,楼板(结构层,包括梁和板),顶棚3.钢筋混凝土楼板:现浇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4.现浇肋梁楼板的组成:板、次梁、主梁2.井式楼板3.无梁楼板采用的柱网6m,通常为正方形,商场、仓库、多层车库4.装配整体式5.地坪层由面层、垫层和素土夯实层构成。

还可以设附加构造层:找平层、结合层、防潮层、保暖层、管道敷设层。

6.阳台的组成:承重结构(梁、板),栏杆7.阳台的类型:按使用要求之分:生活阳台、服务阳台。

根据阳台与建筑外墙的关系分为:挑阳台、凹阳台、半挑半凸阳台。

根据在外墙上所处关系分为中间阳台和转角阳台。

8.阳台的挑出长度根据使用要求确定,一般为1-1.5m。

低于室内60mm。

1%排水。

9.阳台栏杆高度考虑:临空高度在24m以下的阳台,外廊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不应低于1.1m,栏杆离地面或屋面0.1m高度内不宜留空。

【第四章】饰面装修1.饰面装修的作用1.保护作用2.改善环境条件,满足房屋的使用功能要求3.美观作用2.饰面装修的基层处理原则:1)基层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2)基层表面必须平整3)确保饰面层附着牢固3.墙面装修:可分为抹灰类、贴面类和涂料类;内墙装修可分为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和裱糊类。

4.抹灰类墙面装修:分三层:底灰(、中灰(找平)、面灰(装饰美观)。

作用保证抹灰质量,做到表面平整、粘结牢固、色彩均匀、不开裂。

5.楼地面装修:1.整体地面2.块料地面3.塑料地面4.涂料地面5.地面变形缝6.水泥砂浆地面:单层(一层20-25mm1:2水泥砂浆)双层(增加一层10-20mm1:3水泥砂浆找平,表面5-10mm1:2)7.顶棚装修:1)直接顶棚:包括一般楼梯板底、屋面板板底直接喷刷、抹灰、贴面。

2)吊顶8.顶棚构造:1)直接式顶棚:a)直接喷刷涂料顶棚b)直接抹灰顶棚c)直接粘贴顶棚2)吊顶:屋架下吊顶、混凝土楼板下吊顶;结构分为基层、面层9.结构顺序:吊筋-主龙骨-次龙骨-横撑龙骨-小龙骨-面层板材【第五章】楼梯:踢面/踏面=150/300=1/2。

2h+b=620mm,h+b=450mm。

1.楼梯的组成:有梯段(3-18级)、平台、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

2.踏步的高度:150mm-175mm.。

踏步的宽度(水平投影宽度):以300左右为宜,不应窄于260mm。

踏步出挑20~30mm。

3.梯段尺度:为梯段宽度和梯段长度。

应根据紧急疏散时要求通过的人流股数多少确定。

每股人流按550mm,双人通行时为1100mm,三人通行时为1650mm。

4.平台宽度:不小于梯段宽度,以保证通行和梯段同股数人流。

宽度不宜小于1200mm。

5.栏杆扶手尺度(最大1200mm):一般成人不应低于900mm,儿童使用过的楼梯应在500~600mm高度增设扶手。

6.楼梯净空高度:不小于2000mm,梯段范围内净空高度应大于2200mm。

【第六章】屋盖1.屋盖的形式:1)平屋顶>5%2)坡屋顶>10%2.屋盖的设计要求:防水、保温隔热、结构、建筑艺术3.排水坡度的表示方法:1角度法2斜率法3百分比4.影响屋面排水坡度大小的因素:(1)防水材料尺寸大小的影响:(2)年降雨量的影响5.屋面排水坡度的形成:(1)材料找坡:屋面坡度由垫坡材料形成。

适用于跨度不大的平屋盖,坡度宜为2%。

特点:室内可获得水平的顶棚面,但找坡层会加大结构荷载,当房屋跨度较大时尤为明显。

(2)结构找坡:屋顶结构自身带有排水坡度。

应用:结构找坡适用于室内美观要求不高或设有吊顶的房屋(平屋盖)。

单坡跨度大于9m的房屋宜做结构找坡,且坡度不应小于3%。

6.屋盖排水方式(1)无组织排水:构造简单,造价低廉。

溅湿墙面。

应用:三层与三层以下或檐高不大于10m的中、小型建筑物或少雨地区建筑。

(2)有组织排水:年降雨量大于900m的地区,当檐口高度大于8m时;或年降雨量小于900m 地区,檐口高度大于10m时。

7.有组织排水常用方案:1)挑檐沟外排水2)女儿墙外排水3)女儿墙挑檐沟外排水4)暗管外排水5)内排水8.屋面排水组织设计:1划分排水区域;2确定排水坡面的数目及排水坡度;3确定檐沟、天沟断面尺寸及纵向坡度;4水落管的规格和间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