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考建筑结构试验历年计算题汇总部分含答案
自考建筑结构试验历年计算题汇总部分含答案
SE=
∴原型结构上对应点的应变值为100με
47.解:混凝土内部缺陷的半径尺寸用下式计算:
r=
48.解:根据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则有
= ++++ )=
= (500+750+1000+1250+1500)=1000
∴b=
a= =×=
五、设计与计算题(共28分)
44.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梁的跨中受集中荷载作用力传感器给出的技术指标为:
(1)量程为1000kN;(2)非线性度≤%
当传感器测得某荷载为500kN时,此时测得的荷载最大可能绝对误差是多少?(4分)
46.使用超声波法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进行检测,在测试中发射器和接收器间的距离为1m,不跨裂缝测得超声波的声时平均值为200μs,跨裂缝时测得超声波的声时平均值为
39.(6分)某结构构件,荷载和电阻应变计布置如图所示,测量时采用全桥桥路,应变仪显示的测量应变值为280με,已知结构材料的泊
松比v=。
(1)画出测量应变桥路图;
(2)简要说明该桥路特点;
(3)计算该测点的弯曲应变εw。
40.(7分)简支梁构件受均布荷载作用产生变形,已知支座1和支座2在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分别为Δ1=,Δ2=,梁的跨度L=12m,支座1右侧x=4m处A点的挠度测量值ΔA=,求A点的真实挠度f。
五、设计与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44.(4分)一钢筋混凝土梁受纯弯作用,如何布置应变片测量梁的内力(梁处在相同的温度场中)。
45.(4分)某型号引伸仪的技术指标为:①标距100mm;②热输出%(FS)/℃,环境温度为20℃进行第一次测量时,两脚标间的距离为。当环境温度为30℃时进行加载后测量,两脚标间的距离为,求加载后两脚标间的变形。
35.(10分)利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结构第4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时,该测区16个测点的回弹值分别为38、39、37、37、38、43、39、38、37、41、42、39、35、38、36、35。该测区平均碳化深度dm=7mm。求该测区混凝土的强度 。
(题中 =A ,其中A=,B=,C=,Rm为该测区平均回弹值)
40.(6分)已知构件材料的弹性模量E=×105N/mm2,采用手持应变仪测量构件的应变变形。手持应变仪的标距为200mm,其百分表初始读数为,当受力后读数变化为,计算构件受力后的应变是多少?应力是多少?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36.(5分)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时,10个测区的混凝土强度值分别为:、、、、、、、、、,求此构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精确至)。
37.(6分)某梁跨中截面处测点布置如题37图所示,已知ε1=-90με,ε2=-80με,ε3=10με,ε4=100με,ε5=110με,E=30GPa,截面宽b=100mm,截面高h=200mm,求该截面上的轴力N和弯矩My。
38.(8分)某简支梁结构试验时,需考虑三个集中荷载(各为20kN),加载点如题38图所示。已知单一加载器施加的荷载为60kN,试设计加载方案。若对该梁进行剪切应力的测量,请在梁的合适截面处画出应变测点并确定采用何种应变片。
47.使用超声波法对混凝土内部质量进行检测,在测试中发射器和接收器间的距离为1m,缺陷处的最大声时的平均值为210μs,无缺陷区域的声时平均值为200μs,试估算结构内部缺陷的尺寸。(4分)
48.已知张拉千斤顶的张拉力N与压力表的读数M成线性关系,即N=a+bM,在对千斤顶的标定中,测试数据如下:
N(kN)
40.(7分)某试验构件需在图示位置施加集中荷载,现场仅有一台液压千斤顶,画出采用分配梁加载的分配方案。如在图示位置安装百分表,测得表1、表2、表3的读数分别为、和,求该梁跨中的真实挠度。
五、计算和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38.(5分)某结构在受动力荷载作用后,测得振动记录曲线如下图所示,试根据图示振动曲线所标明的数据,计算该结构的振动频率和阻尼比。( )
(3)已知结构材料的泊松比为v=,若该测量桥路应变仪显示的应变值为520 ,求荷载P引起的应变ε。
(4)试述该测量桥路的特点。
五、设计与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34.(8分)某匀质矩形截面梁荷载和电阻应变计的布置如图所示,测量时采用半桥弯曲桥路,
其测量值为280με,(1)画出半桥弯曲桥路图;(2)计算梁上最大的弯曲应变。
500
750
1000
1250
1500
M(Mpa)
求千斤顶张拉力N与压力表读数M的表达式。(8分)
44.解:根据几何关系,则有梁中心处的挠度为:
f=Δ(1/2)- (Δ1+Δ2)
= +=
45.解:由电阻应变测试原理可知:
有 =Kε=K1ε1
即:×ε=×205
∴ ε=200με
46.解:根据量纲分析,则有弹性模量的量纲为
38.(8分)某钢构件受弯曲和扭转作用,如题38图所示,问:
(1)测量纯扭转应变应如何粘贴应变片?画出桥路连接图并说明采用何种补偿技术?
(2)测量纯弯曲应变应如何粘贴应变片?画出桥路连接图并说明采用何种补偿技术?
五、设计与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36.(6分)已知模型试验梁,某截面弯矩Mm=10kN·m,应力σm=32MPa,根据模型设计相似条件 ,求原型构件相应截面处的弯矩和应力。
计算
五、设计与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44.在简支梁的挠度测量中,已知,支座1和支座2及梁中心处测得的位移为、和,求梁中心处的挠度值。(4分)
45.在某电测桥路中,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应变仪的灵敏系数为,应变仪读出应变值为205με,求测试应变值是多少?(4分)
46.在静力模型试验中,若几何相似常数S1= = ,线荷载相似常数SW= = ,求原型结构和模型结构材料弹性模量的相似常数SE。(8分)
37.(6分)在静力模型试验中,若应力相似常数 ,集中荷载相似常数 ,求几何相似常数Sl。
注:下标m,p分别表示模型和原型。
38.(12分)现场有一钢筋混凝土楼板,双向计算跨度均为4100mm。现拟采用尺寸为300mm×100mm的某块状材料(每块重)施加均布荷载进行静荷载试验,若楼板试验均布荷载要求为mm2,试设计该块状材料的合理布置方法,并画出其平面布置图。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8.已知某试验梁在开裂前,试验加载为P1=10kN时,梁挠度f1为2mm,求在题38图示情况下的自重q和加载设备自重2Pe作用下所引起的挠度f0(梁长L=4m)。
39.某结构在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中,获得的骨架曲线如题39图,利用能量等效面积法确定该结构的屈服点。
46.(8分)已知一承受均布荷载q的简支梁(题46(a)图),跨度为L,现进行荷载试验,采用题46(b)图所示等效荷载P进行加载试验,试根据跨中弯矩相等的原则,求此等效荷载。
47.(4分)利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结构第5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时,该测区16个测点的回弹值分别为:35、36、38、35、39、42、41、37、38、39、43、38、37、37、39、38。求该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到)。
五、计算和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38.(5分)某结构构件,荷载和电阻应变计布置如图所示,测量时采用全桥桥路,应变仪显示的测量应变值为240με。
(1)画出测量应变桥路图;
(2)简要说明该桥路特点;
(3)计算该测点的弯曲应变εw。
39.(6分)某楼房采用推出法推定240mm厚普通砖砌体砂浆的强度,在墙上均匀取5个丁砖作为测点,按如图所示方法安装测试装置,记录的推出力分别为、、、、,试计算该测区的推出力平均值(用数字修约法精确到)。
250μs,求裂缝深度。(4分)
47.构件的截面尺寸如图,在1、2、3、4号测点测得Z方向上的应变为εZ1=200με,
εZ2=300με,εZ3=200με,εZ4=100με,已知结构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200GPa,求该截面的内力N、M。
(图中a=10cm,b=200cm)(8分)
48.在静力模型试验时,若几何相似常数S1= ,集中荷载相似常数SF= 求线荷载相似常数SW。(下标m与P分别表示模型和原型)(8分)
35.(10分)某匀质结构荷载和电阻应变计布置如图所示,测量轴向应变时采用半桥泊松比桥路,应变仪显示的测量应变值为-260 ,已知结构材料的泊松比为。
(1)绘出测量应变桥路图;(2)计算结构上该测点的轴向应变。
五、设计与计算题(共19分)
1.在简支梁的挠度测量中,已知支座1、支座2及梁 跨截面(靠近支座1)处的位移分别是,和,求该梁 跨处的挠度。(9分)
2.用超声波单面平测法检测混凝土浅裂缝深度,某条裂缝处及其附近测得的超声波声时值如下:间距50cm时,不跨裂缝处为μs,跨裂缝处为14μs;间距60cm时,不跨裂缝处为15μs,跨裂缝处为μs;间距70cm时,不跨裂缝处为17μs,跨裂缝处为18μs,请计算该裂缝的深度。(10分)
五、设计与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7题5分,第48题15分,共20分)
提示:块状材料应分堆堆放,堆与堆的间距约为50mm~100mm。
五、设计与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36.(6分)简支梁受力如题36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各位移表读数分别为:f1=、f2=、f3=、f4=、f5=,计算各加力点处的实际挠度是多少?按比例绘出梁的挠度曲线。
37.(6分)某科研性试验,当研究某一性能指标时,要考察三个主要影响参数,而每个参数又有A、B两种工作状态,试按全面试验法确定试件的数量,并写出影响参数,工作状态的组合关系。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38.(7分)在静力相似结构模型试验时,相似常数S = =1,弹性模量的相似常数SE= = ,若试验中测得某测点的应力为 m=-32MPa,求原型结构对应点的应力值。(下标m表示模型,P表示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