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全县社情民意大走访情况交办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社情民意大走访情况交办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社情民意大走访情况交办会上的讲话在全县社情民意大走访情况交办会上的讲话-第一秘书同志们:今天这个社情民意大走访情况交办大会是非常重要的。

刚才,汪庆春同志就前面的走访情况进行了通报。

黄和健同志通报了督查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意见。

陈历贤同志就接下来的交办工作讲了六点意见,并对主要诉求和建议进行了交办。

文成同志跟大家讲了几点意见。

我觉得他们都讲得非常好,讲得非常到位。

在这里,我先跟大家讲一下提出这次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的背景。

我县今年上半年的综合治理社情民意调查,排在全省的第85位。

与去年同期的第89位相比,今年前进了4位。

在邵阳市,我们是第3。

虽然有点进步,但是离我们年初确定的目标——全省综合治理社情民意调查第70名,还有很大的差距。

综合治理社情民意调查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牵涉到我们干部作风的问题,牵涉到我们干部形象的问题。

大家不要以为民意调查仅仅是简单的社会治安问题,仅仅依靠我们的公检法司部门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

针对综合治理社情民意调查,我们过去也探讨了一些方式,动员干部走访群众,要干部跟群众说好话,要群众在测评时给县里说好话。

这种做法停留在初级阶段,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使群众越来越反感。

因此,经县委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

这就是活动提出的背景。

很显然,我们这次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就是要搞真的,不是搞假的,就是要为群众做事,而不是作秀。

对这一点,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认识不到位,仍停留在过去的思想理念和思维方式上。

在此,就请大家务必弄明白县委的意图。

在8月20日召开的综治工作讲评暨严打整治动员大会上,我们对这一点是强调到位的。

但是,我们一些干部对会议精神没有认真领会,思想上没有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这可从督查情况中看出来。

在这里,我再次强调,我们要把社情民意大走访搞成“转变干部作风,为民兴办实事”的活动。

从内心来讲,我绝无半点作秀之意。

省里下一次民调时,我也不要求老百姓说假话,老百姓认为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我想,只要我们把事情做到位了,老百姓自然就会做出公正的评价。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受到群众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是县委县政府贯彻市委市政府“作风建设年”会议精神,转变干部作风,为民兴办实事而开展的一项全新的重大工作。

这种地毯式的社情民意大走访,据我们目前的了解,应该是全国首创,在隆回历史上也是第一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言。

动员大会召开后,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深入走访,听民声,解民难,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赖,在百姓和党委、政府之间成功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1.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走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我们这次大走访不是简单地围绕一个综合治理民调来开展工作的。

最初,工作的确是从这里开始的,但是县委是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统领这个事情和商议解决办法的。

自活动开展以来,县级领导垂先示范,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征求意见。

全县各单位迅速行动,组织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扎实开展“零距离接触”、“地毯式走访”、“贴心式交流”,绝大部分单位于9月5日之前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

在第一轮走访中,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结合当前工作,创新出了很多开展群众工作的好方法和好措施,展现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好作风好风貌。

具体的案例,刚才庆春同志和黄和健同志都讲了,我就不再重复,但要提出表扬。

从这个小事,就可以看出我们干部的作风和政治敏锐性。

大走访中,广大党员干部表现出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务实求真的作风,树立起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评价。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到对这次活动的负面评价。

不少群众反映:“这是隆回开天辟地以来没看到过的事情”。

8月20日至21日,我两次到梨子园社区调查走访,群众都认为我们没有搞花架子,而是实实在在向老百姓问实情、办实事,都非常欢迎,甚至有个别过去有对立情绪的群众也转变了思想。

能有这么好的效果,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也要看到,这次走访工作开展得并不平衡,总的来讲,县城比农村好,机关比乡镇好,这通过督查通报就看得出来。

我不知道乡镇对这项工作是怎么部署安排的。

要点名批评高平镇和雨铺镇,抽查中发现,你们一户都没有走访。

有一些乡镇的会是9月5日以后才开,而全县的动员大会早在8月20日就开了。

有十几个乡镇,抽查5户,只有部分到位,甚至只有1户、2户到位。

同时,机关单位也存在一些问题。

星期二,我在办公室,有两个群众来上访,反映他这个社区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因为房屋开发影响了他们的居住环境。

我就问他们,这次我们干部走访,有没有到你们家里?你们当时反映了没有?他们说没有来。

我觉得这中间就有问题,要督查室查,一查就查出了问题。

县委明确规定,必须要安排正股级以上的干部来做这项工作。

但是,这个单位却安排了一个不是正股级以上的干部去做这个事情。

这个干部还没有解决正股级,心里有想法,就没去走访。

这就导致了问题的产生。

县委为什么要求安排正股级以上干部?股级干部,在单位上是中层骨干,是个领导岗位。

我这一次只批评,下一次我就要处分干部。

因为我们部署的要求是百分之百到位,不能漏掉一户。

2.广大党员干部真情为民,成功解决了一大批突出问题。

在20天的时间里,全县发放《告全县人民书》、专用调查信封、调查人联系卡、民意调查表、犯罪线索检举表等资料共计165万份。

大家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发放33万份社情民意调查表,收回239000份,占发放总数的72.7%。

这个数据说明一个问题,要么还有27.3%的表格没有发下去,要么就是表格没有填写,被干部贪污了。

在县城15个社区,共发出21520份社情民意调查表,收回17935份调查表,收回率达到83.3%,还有16.7%的调查表没有收回。

共收集到各类建议和诉求共有7974条,主要集中在社会治安、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环境卫生保护、征地拆迁、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

经过组织部和政法委的整理分流,进行归类,共有859件需要在今天的会上交办。

在走访活动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真情为民,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困难,共解决各种问题1200多件,这个成绩是非常显著的。

有些问题也是困扰群众几十年的问题。

像那天我走访的一个户,他家门口的下水道,一直都是明沟,整天臭烘烘的,因为既牵涉到自己,又牵涉到邻里关系,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她那天跟我讲得哭,说他老公在临死之前都在跟她说这个事情,死不瞑目。

听完情况后,我当场拍板,为他们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

3.广大党员干部齐抓共管,治安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社情民意大走访,赢得了群众对社会治安和稳定工作的大力支持。

自大走访活动以来,共收到犯罪线索举报信162封,占发放总信封数的万分之五。

同时,各级各部门全力做好社会维稳工作,全面清理历史积案、重拳打击现行犯罪,严格按照“人防抓落实,物防抓完善,技防抓提高”的总体原则,积极设立“三防”,逐步建立起社会、社区、单位企业三位一体,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从源头减少犯罪。

抓好县城区专业巡防队,组建社区义务巡逻队,实行24小时巡逻防控;公、检、法等单位每天安排5—10人上街巡逻;在县城区各单位强化内部巡逻值守和物防措施,确保单位“零发案”。

对新建的住宅小区、办公经营场所、主要路段或出入口,要求尽量配备智能化的电子监控系统。

对已建成以技防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改造工程,突出以联户联网防盗报警为主,扩大对楼群院落的覆盖面,提高与110中心的接入率。

这些举措,最大限度的压缩了犯罪的时间和空间,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正义感和安全感,全县的治安形势明显好转。

9月3日晚上,我和汪部长临时决定突击检查一下巡逻情况和110指挥系统。

汪部长在万和岔路口,就是环城路和万和路交叉的地方报警后,治安巡逻队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现场。

晚上我散步的时候也发现,到了12点后,治安巡逻队继续在外面巡逻,河边、广电总局那边都有,都比较到位。

二、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已进入攻坚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大力度我前面就讲了,是要把这个活动搞成转变干部作风,为民兴办实事的活动。

要通过这个活动,全面推进隆回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和谐,这是大走访活动的目的。

活动要有长效,今天的大会,就是一个再动员、再升温、再落实的会议。

我们把这个活动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走访;第二是社情民意的收集整理与交办;第三是督办落实,这是最核心的环节;第四是反馈测评。

目前,经过走访调查、民情收集、汇集整理后,有大量问题需要交办、处理和解决,这标志着大走访活动进入了最关键的攻坚阶段。

工作交办是否到位,问题整改是否落实,这是大走访活动是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1.摒弃模糊认识,端正思想态度。

至今,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对这次的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大走访活动是搞形式主义,是作秀。

有的以为,只要上了群众的门,发了相关资料,填了表格,抄了电话号码,告诉群众如何回答电话调查就算“大功告成”,这是第一种错误认识;有的以为,群众提的意见建议都是“老调重弹”,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早就知道,能解决的迟早会解决,解决不了的说了也没用,这是第二种错误认识;还有些干部认为,群众提出的问题是针对自己的,是在批评自己,是在为难自己,是在丑化自己,怕给自己增加麻烦,从而抵制落实交办处理事项,这是第三种错误认识。

这些错误认识,将严重影响大走访活动的成效,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党员干部的形象。

为此,县委、县政府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彻底摒弃这些模糊认识,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中来,认真走访群众,解决突出问题,兴办惠民实事,切实提高群众满意率,真正将大走访活动作为一个加强自身建设、转变干部作风的过程,作为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兴办实事的过程,作为一个体现党的先进性、展示党委和政府形象的过程。

2.认真查漏补缺,坚决迎头赶上。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个别单位的主要领导对这项工作没有真正重视,工作安排不扎实,存在应付和走过场的现象。

比如,一职中一直到9月15日下午才走访;高平镇和雨铺镇的问题,前面已经批评过了。

二是调查走访不认真,有些以打电话代替上门走访,甚至根本没有调查走访。

大院里两个住户到我这里来反映情况,就是因为干部没有下去走访。

干部没有下去走访,群众就会主动找到我这里来。

三是走访不深入,存在弄虚作假现象。

有些党员干部将大走访活动简单地理解为发放资料和填写表格,没有向群众宣传政策,没有向群众了解困难,没有向群众征询意见。

如盐务局、史志办、工业园和人民医院,这四个单位,走访后竟然没有收集到任何诉求和建议,这就有点不可思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