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案例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案例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社
会主义建设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
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 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
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
错误观念和政策。
“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 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 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 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 会主义社会,任何否认这个 基本事实的观点都是错误 的。”这是在党的决议中第 一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处 于初级阶段的论断。
十五大以来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新认识: 一是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二是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要经历若干个具体的 发展阶段。
江泽民同志2000年6月9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发表的 重要讲话中明确地指出:“在这个长过程中,我们已经历 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还要继续经历若干个具体的发 展阶段。”
落后于实践:“文化大革命”
邓小平: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 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 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 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毛泽东:“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 的基本的根据。” 江泽民:“认识中国国情,最重要的是认识 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重大影响的一切有利 的和不利的现实因素,特别是认识中国社 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 和它的变化。”
《惊动天上太白星》:一阵锄声卷 入云,惊动天上太白星,拨开 云头往下看,呵!梯田修上了 南天门。 (四川)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 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 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蚕 长猫一样大,猪长像大象;一 棵白菜五百斤,上面能站个胖 妹妹;鱼苗撒下千万条,条条 养得扁担样;玉米秆儿穿九天, 浑身棒子有几千…...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 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 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胡锦涛: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 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十七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 次使用了“初级的阶段”这一概念。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 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含义 、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指出这是一个至少需要上百 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 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1997年,十五大强调并丰富发展了这个理论,第一次系统阐明 了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 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超越阶段:1958年大跃进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及主要内容
1.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一般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级--共 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列宁: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 预见社会主义将经历若干不同阶段而达到共产主义, 强调必须把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看作是一个从低级阶段 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 (“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到达 “完全的社会主义”或“发达的社会主义”) 斯大林:把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分为三个阶段:资本主义到 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建成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向共 产主义过渡时期。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
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
“ 我国的社会主
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 级发展阶段,物质文 明还不发达。”
党的十三大系统地 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明确界定了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含义,阐明 了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 其解决的途径,并完整地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教学目的: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和发展过程,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 含义和主要特征,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 要特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性 苏联: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安德罗勃夫- 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 念奴娇 鸟儿问答( 1965年秋)
党的十四大,将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为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主要内容之一,强调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 年的历史阶段,我们制定一 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国 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国情, 超越阶段。
党的十五大报告全面深化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历史 必然性、意义、发展进程、主要 矛盾和根本任务等方面加以全面 的分析和论述,还提出了初级阶 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 本纲领。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 论达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对基本国情认识 的曲折经历
毛泽东: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 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 比前一阶段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邓小平:“ 文化大革命” 十年浩劫,中国吃了苦头。中 国吃苦头不止这十年,这以前,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 我们就犯了 ‘ 左 ’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 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 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