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警察权益保障

警察权益保障

警察权益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和人们法制意识的提高,应该说警察的执法环境有所改善,但是并非处于一种完全良性的状态。

抗拒、阻碍公安民警依法执行公务的案件有所抬头,而且暴力程度加剧。

我们不仅应该关注社会治安和打击犯罪的成果,也应该关注警察权益的维护。

一、解析警察权益的内涵(一)权益是中心词,而警察是对权益范围和属性的限定(二)警察具有普通公民和公务员的双重身份,警察权益是警察作为公务员所享有的权益判断警察个体的行为是警察行为(公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是决定其权益是否属于警察权益范畴的重要前提。

判定具体某一行为是否属于公务行为,对于警察来说,不能仅以是否在工作时间内为标准。

因为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也应履行职责。

执法实践当中,应从实质标准和形式标准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和判别。

从实质标准来看,警察行为的界限应当纵观警察个体的行为与其警察职权的关联性。

如果其行为与行使警察职权无任何联系,纯属涉及个人及其家庭生活和感情方面的行为,则不是警察行为而是个人行为。

从形式标准衡量,就是看警察是否表明警察身份,这是认定警察行为的关键所在。

警察既是一种身份,又是一种职务,只要表明警察身份,履行相应的义务,就可以判定为警察行为。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依照国家法律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

《人民警察法》明确提出:“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民警依法执行公务,损害的是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的是社会的公共秩序,妨害的是国家机关对社会的正常管理。

对此,《刑法》专设了妨害公务罪。

(三)警察权益是国家特别赋予警察所享有的权益,其内容具有特定性以公民权利为基础和参照,鉴于警察职业和执行警察公务的特定条件,作为具有特殊执法身份和地位的警察,其权益内容应当包括以下方面:1、生命健康权基于人的生命之最高价值的理念,人人都享有最为重要的生命健康权,都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不得被任意剥夺,警察也不例外。

警察对自己生命的保护,不仅是保障自己的生存,更重要的是为了保障更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2、司法特别保护权作为普通公民的警察个体,其权益同其他公民一样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

但被赋予特殊重要职责的警察,应考虑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其权益又必须受到特殊法律的特别保护。

违法犯罪分子对警察的侵害,其行为不仅仅是指向警察个体本身,执法民警所代表的政府形象和执法权威同样受到藐视和损害。

所以,对伤害警察行为的处罚,各国都作了较为严厉的规定。

3、人格尊严权人格权是与个人的人格价值有着内在联系的权利,普遍受到宪法、刑法和民法等法律的保障。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遭到侵害后也理应获得法律救济。

救济方式主要有赔偿损失、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和赔礼道歉等。

4、伤亡抚恤权警察已成为和平年代最具危险性的职业群体。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捍卫了国家法律的尊严,换来了社会和百姓的安宁。

根据《人民警察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因公伤亡后,警察及其家属享受与现役军人同样的抚恤和优待。

5、获得工作报酬权根据《人民警察法》第四十条的规定,人民警察实行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警衔津贴和其他津贴、补贴以及保险福利待遇。

6、接受教育培训权7、休息休假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四)权利有法定权利和非法定权利之分,警察权益是一种法定权利警察权益是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所享有的权益,是一种法定权利,其权益能否得到切实保障,要看其履行职责的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

一个正常合法的警察行为要同时符合法律规定的实体和程序两方面的要求。

即使一个“微不足道”的程序瑕疵,都会造成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的障碍。

现举例说明这一点。

二、中国警察现状:高强度工作与公信力缺乏1、警力严重不足2、大量工作为非警务活动3、工作时间长、强度大4、身心与心理健康问题严重5、工作危险性高,积劳成疾者多6、财政投入不足,经费难以保障7、执法指标催生“执法犯法”8、权力过大,难以监督例:《我省“警察压力调查”》三、我省公安机关维权机构、职责范围、工作流程《福建省公安机关维护人民警察正当执法权益工作规则》(简称《工作规则》)(一)维权机构设置《工作规则》规定: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设立“维权委”及“维权办”。

“维权办”为专门的日常工作机构,设在警务督察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维权日常事务。

(二)维权职责范围《工作规则》所称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是指公安民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在职责范围内行使职权时或之后因行使职权而涉及本人及家人的生命、健康、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以及财产等应受法律保护的权益。

《工作规则》规定维权范围主要是:1、遭受暴力袭击,人身、财产受到侵害。

2、遭到无端阻扰、围攻、侮辱、谩骂、诽谤,受到伤害情节比较严重的。

3、遭到不实投诉、诬告陷害、报复造成伤害的。

4、遭到威胁、恐吓、骚扰、纠缠,无法正常执行职务的。

5、被新闻媒体歪曲事实或互联网上被恶意炒作,报道严重失实的。

6、受到不当法律追究、纪律处分或其他无执法过错被追究的7、其他正当执法权益受到侵害的。

(三)维权工作程序《工作规则》规定的维权工作程序是:公安民警认为正当执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本人及其亲属或所在单位可以书面向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维权委提出维权申请。

是否受理,应在15日内答复申请人(与我们公安民警有关的。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维权委受理维权申请后,应当在一个月内将办理结果书面告知申请人;重大、疑难、复杂的维权事项,由维权委主任或副主任决定,可以延长1个月。

申请人对办理结果不服的,可以在受到答复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维权委申请复查。

上一级公安机关应当在1个月内作出复查结论。

(四)公安民警执行职务应遵守的规定《工作规则》规定公安民警执行职务应遵守以下规定:1、根据不同的警情,按照规定携带必要的警务装备。

2、按照有关警务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开展工作,防止和减少人身伤害。

3、注意观察现场情况,正确评估执法危险程度,根据现场情况和条件采取适当的措施。

4、遇有自身无法完成任务或者可能遭致人身重大伤害的情形时,除法律规定必须履行职责以及不采取措施将使公共利益和公民人身、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紧急情况外,应当中止或暂缓执行任务,密切关注态势,立即向上级报告,等待增援。

《工作规则》特别规定公安民警在现场处置中,遇到自行处置有困难的,应当在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和减少自身伤害的同时,尽可能收集、固定证据,并立即向本部门领导或指挥中心110报警服务台报告,请求援助。

四、福建省维权典型案例(一)从严打击暴力抗法袭警案(二)妥善处置酒后闹事案(三)关注互联网维权工作五、透视国外警察权益保障警察,是一个古老的职业,自从有了国家就有了警察,警察是和会公众的保护神。

然而,这个令人敬畏的职业却在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境遇。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拥有良好的社会保障,警察已成为一种颇具吸引力的职业。

绝对权威:设想一下,警察执法若无权威,单在枪支横行的美国,警察岂不成了持枪犯罪绝好的“活靶”?但美国警察遇袭伤亡率却远低于中国。

在美国,按法律规定,警察执勤中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可对可疑人员采取较强烈的强制措施,如当警察在公路上截住普通违章车辆时,只要他有充足的理由怀疑,就可以举起手枪,喝令车内人高举双手或抱住后脑走出车门,然后对其进行搜查。

如果对方是无辜的,他们也只能表示无奈,而不能因此投诉警察滥用权力。

美国警察作为国家法律执行者,在执行公务时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没有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例如当警察处理交通违章时,当事者若不服气,可以事后凭警察争辩,更不能伴有任何肢体动作,否则会被认为有防碍执行公务和袭警的嫌疑,轻者被带上手铐,送进监狱,重者会遭到警察的枪击而丧命。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对警察执行公务给予了较大的法律保障。

在英国,根据相关警察法的规定,警察完全有权就某一罪行对任何人进行讯问。

与此同时,《英国警察法》也明确规定,任何人在接受警察的讯问时,不得虚假回答或提供导致警察发生错误的陈述,若发生了此类情况,被讯问者就会因为导致警察浪费警力而构成伪证罪并承担刑事责任。

另外,按英国1967年刑事法规定,一个正执行职务的警察若合理地认为有人故意妨碍他对另一个人实行合法地逮捕或拘留,他可对该人实施无证逮捕。

“敢抵抗,就开枪”P75对于讨论:《泰安袭警》――《看天下》2011、1总第162期我国的警种划分比较细,但是在实际的出警中又会出现一种警察职能泛化的现象。

而一些限制性的规定又充满刚性,因此容易使警察在实际中无所适从,例如什么警察可以配枪、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枪支等等,在实践中都曾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而这些在泰安袭警案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一、脆弱的警察(问题)和美国大片中那些动辄拔枪的警察不同,中国的基层民警腰上,很难看到露在牛皮外套外的手枪把。

人们对配枪感到不安,当泰安警察因为没有配枪殉职之后,大家又忽然感到,警察还是应该有枪的。

持枪的警察可能因为滥用武器给公民带来伤害,赤手空拳的警察难以保护公民的安全,怎么办?二、案例(泰安袭警:无枪警察VS持枪歹徒)2011、1、4四、感触(爱恨交织――警察的那把枪)《寻枪》陆川五、传说中的三大“黑枪基地”化隆:与公安打“地道战”松桃:国民党败兵传下造枪术合浦:离公安局千米之遥的制枪村六、公安部人士谈涉枪犯罪(一)五类人群对枪支有需求一个是黑恶势力,哪个黑恶势力手中有枪,就会占上风。

第二个是地下赌场的看场保镖,地下赌场是非法的,经营需要枪来威慑。

第三个是藏区。

藏区人民有打猎的习惯,身上有枪是他们的传统喜好。

第四个是矿老板。

矿区是比较复杂的,为了争好的矿坑口,枪对他们来说也很具有威慑力。

第五个是贩毒团伙。

(二)八成黑枪系自制和走私(三)枪支贩运都是走快递公司七、国外警察用枪纵览世界各国的警察分两类,一类是大陆派警察,以德国、法国的警察为代表,他们的警察都配备枪支等高端武器。

另一类是海洋派警察,以英国为代表,严格限制配枪。

但在越来越多的犯罪者携带性能良好的武器、袭警事件又屡屡发生的情况下,既要确保警察和公众的安全,又要减少误伤,已经成为困扰世界许多国家警方的难题。

(略)我们应该寻求一种警察职责代价和权益保障的最佳平衡,而在这其中有两个关键性因素:一是执法环境的改善;二是警务保障的加强。

袭警罪?袭警罪在一些国家早有类似规定,比如美国警察执行公务时,任何人与其身体上的接触都被视为违法,警察有权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向对方采取行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