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机械重点学习资料

纺织机械重点学习资料

纺织机械重点第一章1.纱线的主要特性回潮率:回潮率表示纱线所含水份的程度。

设纱试样的湿重为G ,干重为G 0,回潮率定义如下 W =(G -G 0)/G 0×100%2、纱线的细度⑴ 号数:1000米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标记为Tex (特克斯),号数是定长制。

N t =G (克)/L (千米)棉纱线、棉型化纤纱线、中长化纤纱线均采用号数制。

⑵ 英制支数 :在公定回潮率时,1磅重的纱线具有长度为840码的倍数,为定重制。

N e =L (码)/840G (磅)号数制与英制支数的换算: tex=583.1/Ne⑶ 公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时,1公斤重量的纱线,长度有多少个1000米,或1克重纱线长多少米。

N m =L (米)/G (克)定重制。

3、纱线的捻度⑴ 捻度:单位长度中的捻回数。

捻回数越多,则捻度越大。

⑵ 捻系数从加捻的实质来看,最能反映加捻程度的是捻回角β。

捻回角与纱的粗细、捻度有关。

捻度相同时,粗的纱加捻程度大,细的纱加捻程度小。

⑶ 捻向:捻向只有两个,即Z 捻和S 捻,也称为分别为反手纱和顺手纱。

4.混合的主要目的1、合理使用原料、保证成纱质量2、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3、节约原料、降低成本随机混和:各种混和成分的小块或者纤维作不规则运动,则可形成随机混和。

强制性混和:强制性混和是将各种原料按混和比例的混和。

如原料在仓内的铺层混和或者制成条子以后再混和。

第二章1.六滚筒开棉机开松方式:自由开松;豪猪式开棉机:握式开松2. 六滚筒开棉机的方式(1)滚筒按斜45度排列;(2)滚筒从下往上速度逐渐增大。

好处:强度逐渐增大,可以很好的反面。

3.除杂指标1、落棉率:反映落棉的数量指标落棉率=落棉重量/喂入品重量×100%2、落棉含杂率:反映落棉中杂质数量多少落棉含杂率=落棉中所含杂质重量/落棉重量×100%3、落杂率:反映喂入原棉中的杂质被除去多少落杂率=落棉中所含杂质重量/喂入品重量×100%4、除杂效率:反映机器除去杂质效能的大小除杂效率=落杂率/原棉含杂率×100%,或落棉中所含杂质重量/喂入品杂质重量×100%4.自动混棉机的作用:开松,除杂,混合第三章1分梳工艺长度L A 与上绒率之间的关系刺辊、给棉板隔距点(A )以上一段工作面长度(L 1)与鼻尖宽度(a )之和)tan()(31α∆+++=+=R L a L a L A其中,α是工作面倾角,⊿为刺辊与锡林的隔距,L 3刺辊水平线以上的工作面高度。

分梳工艺长度↓→梳理长度↑(梳理早)→梳理效果↑→短绒率↑2.影响锡林、盖板的分梳作用的因素⑴ 锡林速度和直径;⑵ 锡林与盖板的隔距;⑶ 针布规格;⑷ 梳棉机的产量(5) 锡林周围附加分梳元件的数量(6)盖板回转方向3.影响锡林、盖板的除杂作用的因素⑴ 盖板速度 速度高,盖板花及除杂效率有所增加。

⑵ 前上罩板上口与锡林间的隔距对盖板花率有明显的影响。

隔距小,纤维易被锡林针齿抓取,所以盖板花少。

⑶ 前上罩板位置高低 对盖板花率也有明显的影响。

位置高时,纤维易被锡林针齿抓取,盖板花少。

反之,盖板花多。

第四章1.精梳的基本任务(1) 去除短纤维: 排除生条中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绒,以提高纤维的平均长度及整齐度。

(2) 清除杂质 排除条子中的杂质和棉结,提高成纱的外观质量。

(3) 梳理纤维 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和分离,并制成均匀的精梳棉条。

2.精梳准备工序的任务(1)伸直平行纤维:以减少精梳时纤维损伤和梳针折断,减少可纺纤维的损失(2)制卷:制成均匀的小卷,便于精梳机加工。

3. 精梳准备工序为什么用偶数法则精梳机适于消除纤维的前弯钩,而梳棉生条后弯钩纤维较多,为保证喂入精梳机的多数纤维呈前弯钩状,在梳棉与精梳之间的准备工序应按偶数配置。

普梳纱条(后弯钩)→预并条(前弯钩)→条卷机(后弯钩)→精梳机(前弯钩)4. 精梳机运动的四个阶段(sequence operation )精梳机每一工作循环分为精梳锡林梳理、分离前的准备、分离接合与顶梳梳理、梳理前的准备四个工作阶段。

5. 钳板最前位置时钳板钳口与分离罗拉钳口之间的距离,简称为分离隔距,其和落棉隔距成正比6.影响落棉的因素⑴ 落棉隔距:B 大,L 3大,落棉多;⑵ 喂棉系数:K 大,即给棉早,顶梳刺入迟,L 3小,落棉少;⑶ 给棉长度A :K<0.5,A 大,L 3大,落棉多;K =0.5时,A 对落棉无影响;K>0.5,A 大,L 3小,落棉少。

(前进给棉,一般K>0.5)因A 影响产量和梳理质量,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调节落棉率主要是改变B 。

7. 精梳准备工序及其特点1 条卷工艺(并条条卷工艺):梳棉棉条→并条机→条卷机特点: 横向有条痕,钳板横向握持不匀,精梳落棉多。

工艺流程短,投资少,目前国内中小厂应用较多。

2 并卷工艺(条卷并卷工艺 ):梳棉棉条→条卷机→并卷机特点: 成形良好,层次清晰,且横向均匀度好,有利于钳板的握持,落棉少;产量低,一套只能工应5-6台精梳机。

3 条并卷工艺:梳棉棉条→并条机→条并卷联合机特点:小卷横向均匀,牵伸大,纤维伸直好,但小卷易粘连,对车间温湿度要求高;占地面积大。

第五章1.并条工序的任务(1)并合:改善条子的长片段重量不匀。

(2)牵伸: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和分离度。

(3)混合:充分均匀的混合纤维。

(4)除尘:通过除尘装置除去细小尘粒。

(5)成条:通过圈条机构,在条筒中成形纱条。

2.什么是引导力和控制力?引导力与控制力是对一根纤维而言。

a 、 引导力: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快速纤维作用于牵伸区中某根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促进纤维加速b 、控制力:以后罗拉速度运动的慢速纤维作用于牵伸区中某根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

阻止纤维变速,浮游纤维加速的条件:引导力>控制力3.何为机械牵伸倍数和实际牵伸倍数⑴ 机械牵伸(理论牵伸)E m = V 1/V 2 式中: V 1 、V 2—前后罗拉表面速度⑵ 实际牵伸式中:L2 、L1—牵伸前后须条的长度G 2 、G 1—输入、输出须条单位长度重量Tt2 、Tt1 —输入、输出须条特数⑶ 总牵伸与部分牵伸a 、总牵伸倍数E :最前与最后罗拉线速度之比。

b 、部分牵伸倍数e :相邻两对罗拉线速度之比。

例: V 1>V 2 >V 3 >V 4;e 1=V 1/V 2;e 2=V 2/V 3;e 3=V 3/V 4;则: 总牵伸倍数等于各部分牵伸倍数之积。

4.何为受控纤和维浮游纤维a 、受控纤维(guided fibre):受罗拉握持,并以该罗拉表面速度运动的纤维。

b 、浮游纤维(floating fibre):未被罗拉握持的纤维。

5. 并条牵伸区压力棒的作用将主牵伸的区握持与预牵伸区牵伸分离开来,分别由第二罗拉与第三罗拉承担6.并条机的牵伸形式⑴ 直线牵伸:早期的并条机采用四上四下简单罗拉牵伸,牵伸区有三个,R 1为前区牵伸,R 2为中区牵伸,R 3为后区牵伸⑵ 三上四下牵伸Ⅱ皮辊骑跨在2、3罗拉上,组成两个独立牵伸区⑶ 五上三下牵伸罗拉根数少,传动简单;前皮辊1起导向作用,无牵伸作用;2~3为前牵伸区,4~5为后牵伸区。

⑷ 三上三下压力棒曲线牵伸⑸ 四上四下压力棒牵伸 严格讲,这也是三上三下压力棒牵伸装置,只不过是将主牵伸的区握持与预牵伸区牵伸分离开来,分别由第二罗拉与第三罗拉承担1t 2t 12p T T G G E ===21L L7.大小圈条是如何定义的?大圈条:圈条直径大于条筒半径,条子圈出条筒中心。

小圈条: 圈条直径小于条筒半径,条子不越出条筒中心。

一般认为,在条筒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大圈条的容量要大于小圈条的容量(10%左右),逆向圈条的圈条效应要小于同向圈条。

所以,异向大圈条较优。

第六章1.粗纱卷绕的类型?棉纺常采用何种类型?翼导:锭翼转速大于筒管转速 ;管导:筒管转速大于锭翼转速管导,粗纱断头时,纱线不会飘散。

另外,主轴到筒管的传动路线长,开车时粗纱不易断头。

故,棉毛绢纺粗纱机上大多采用管导2.粗,细纱机的的钢丝圈转速与细纱卷绕直径有何关系? (1)粗纱的卷绕速度与卷绕直径成反比 xw D L n π= 正常卷绕时,任一时间前罗拉输出的长度L 等于管纱的卷绕长度。

n w —粗纱的卷绕转速(r/min) ;L —单位时间前罗拉输出纱条长度(mm/min); D x —粗纱的卷绕直径(mm)(2)细纱卷绕卷绕元件:锭子+钢丝圈绕纱速度等于前罗拉输出须条速度(不考虑捻缩)x fs t t s x f d v n n n n d v ππ-=-=即)(式中:v f -前罗拉表面速度;d x -纱管卷绕直径; n s -锭子转速; n t -钢丝圈转速3.粗砂锭翼的主要作用?往复导纱 周向卷绕4.细纱卷绕时,束纱层与绕沙层的钢领板升降速度有何不同?绕纱层:螺距小(⊿),钢领板速度慢。

束缚层: 螺距大( 2⊿或3⊿),钢领板速度快。

一般钢领板上升慢下降快第七章1.络筒时纱圈重叠的原因?由于ψ=0,则筒子上的纱圈就会前、后重叠起来。

由于筒子的传动直径增大的很慢,重叠现象会持续相当时间。

所以,长时间的持续使ψ=0是纱圈重叠的成因。

2. 纱圈重叠的危害:⑴ 纱线过分摩损:部分纱线过分摩擦而损伤;⑵ 造成筒疵:造成筒子跳动或轴向移动,以致筒子两端出现蛛网或脱边;⑶ 增加退绕张力:增加退绕的摩擦阻力,造成整经工序的断头、乱纱;⑷ 染色不匀:重叠过于紧密,会妨碍染液渗透,以致染色不匀。

3.防叠机构和防叠措施⑴ 周期性改变槽筒转速⑵ 槽筒防叠利用槽筒本身的特殊结构来防叠,机构简单、省电,广泛采用。

狭槽防叠;② 沟槽左右扭曲防叠;③ 改设直角槽口;④ 设置虚纹及断纹;⑤ 导纱运动变频变速。

4.累加式张力器和倍机式张力器的特点? ⑴ 累加式:纱线通过两个相互紧压的平面之间而获得张力,其张力为i n i i N f T T ∑=+=102fN T T 20+= a 、常用累加式张力装置:常用的有垫圈式张力装置、圆盘式张力装置、圆盘式张力装置、弹簧加压式张力装置、杠杆式张力装置。

b 、特点:不扩大纱线张力的不匀程度,纱线的粗节、结头对压力板产生冲击,发生动态张力波动。

⑵ 倍积式:纱线绕过曲面而获得张力。

)(011n n f f e T T αα++=K常用的有门栅式张力装置。

特点:动态张力波动小,但扩大了纱线进入张力器之前的张力波动量。

5.络筒工序官纱退绕时张力如何变化?退绕一个层级时,纱线张力变化规律:受气圈速度的影响 ,退绕一个层级的纱线张力有一定的变化。

规律:T 顶 >T 底 结论:张力波动幅度小满管时:张力最小,气圈最多;中管时:张力增加,气圈减少;管底时(接近空管):张力最大,气圈最少随着退绕的进行,摩擦纱段逐渐增加,退绕到一定时候,气圈颈部与管顶碰撞,气圈形状突变,气圈个数减少,张力发生阶跃6.当导纱速度不变时,圆锥筒子卷绕的同沙层螺旋角如何变化,当卷绕直径增大时,大端螺旋角如何变化?大端的卷绕角小于小端的第八章1,常用的整经方法有哪些,特点?(1)分批整经优点:生产效率高,整经质量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