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基础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础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数据库应用基础
17
最终用户
应用系统 应用开发工具
数 据 库 系 统 构 成
DBMS
应用程序员 操作系统
数据库 数据库应用基础
数据库管理员 DBA
18
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面向全组织的数据结构,实现数据共享, 减少数据冗余 (2)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 (3)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4)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值型、字符串型、日期型、逻辑型。。。。
数据库应用基础
9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数据有定性表示和定量表示之分 –定性:老、中、青(模糊、粗略的方式)
–定量:精确表示
数据应具有载体和多种表现形式
–数据是客体属性的记录,在一定的载体上(纸张、计 算机外存、内存等)
–有多种表现形式:报表、图形、语音。。。。
23
1.2 数据模型
模型: 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和抽象 数据模型(Data Model):现实世界中数据特征的抽象。
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
数据和信息。 数据模型分为两类,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 概念模型(信息模型): 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 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物理模型: 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 于DBMS的实现。
数据库应用基础
37
关系模型中的常见术语 1.3.1 关系模型
1.关系 :一个关系就是一张规范的二维表 ⑴ 关系术语
数据库应用基础
7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信息(Information)
• 新的、有用的事实和知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反映。

信息的作用:
1)提高认识,减少盲目性,增加主动性和科学性; 2) 纽带,通过信息网相互了解并协同工作,协调发展;
3) 信息又是管理活动的核心。
数据(Data)
29
1.2.1 概念模型
P.P.S.Chen于1976年提出,信息世界建模的概念工具。
3.实体联系图(E-R图)
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属性:用椭圆表示,椭圆内写明属性名,并用无向边将 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 与有关实体型连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明联系的类型。如果 联系具有属性,也要用无向边与该联系连接起来。
数据库应用基础
30
课程管理E-R图
例: 假设上面的5个实体型即学生、班级、课程、 教师、参考书分别具有下列属性: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 班级:班级编号、所属专业、院系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教师: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 参考书:书号、书名、内容提要、价格 这5个实体的属性用E-R图表示为:
•人工管理
• 数据不保存(不允许也不需要长期保存数据,需要
时输入,用完就撤走)
• 人工管理特点 • 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
• 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数据不共享 • 应用程序管理自己的数据
教师管理程序
学生管理程序
访问
数据1
访问
数据2
教学管理程序
访问
数据库应用基础
数据n
人工
14
• 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特点
数据库应用基础
24
客观对象的抽象过程---两步抽象
–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抽象为概念模型; 现实世界->信息世界 –把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一DBMS支持的逻辑模型。 信息世界->机器世界 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数据库应用基础
25
数据库应用基础
26
1.2.1 概念模型 1.实体描述
• 数据可以以文件形式长期保存
• 程序与数据有一定的独立性 • 系统提供一定的数据管理功能
教师管理程序
文 件 管 数据和程序相互依赖 存 理 取 数据2 学生管理程序 系 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易造成数据不一致 统
数据1
文件系统的不足:
数据完整性难于保证
教学管理程序
数据库应用基础
数据n
文件
15
•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Visual FoxPro6.0
Who am I?
1995.9-1999.7 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工学学 士学位;
1999.9-2002.3 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工学硕
士学位; 2006.6-2010.3 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系 统工程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9.7-至今 东北财经大学副教授
(3) 数据传播:在空间或时间上以各种形式传播信 息,使更多的人得到信息。
数据库应用基础
11
1.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 数据管理及内容(数据管理是其他数据处理的核心和基础。
1)组织和保存数据
即将收集到的数据合理地分类组织,将其存储在物理
载体上,使数据能够长期地被保存; 2)进行数据维护 即根据需要插入新数据、修改原数据和删除失效数据的 操作; 3)提供数据查询和数据统计功能 以便快速地得到需要的正确数据,满足各种使用要求。
数据库应用基础
10
1.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
1节课
2.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的收集、组织、整理、加 工、存储和传播等工作.
(1) 数据管理:收集信息、将信息用数据表示并按 类别组织保存,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提供数据; (2) 数据加工:对数据进行变换、抽取和运算,通
过数据加工会得到更有用的数据,进一步加以利用。
第1部分 VF基础知识
第2部分 数据库操作
第3部分 程序设计
第4部分 VF应用系统开发
数据库的基础知 识。VF基本组 成部分(数据类 型、函数、表达 式、变量)等
学习VF6.0系统 的基本操作命 令、表的建立、 维护、查询、 统计等
VF6.0系统的程 序设计方法(结 构化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 设计)、表单、 菜单、报表设 计的方法等
数据库应用基础
2
学习目标
面向全校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 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掌握VF6.0数据库的操作方法及命令;
掌握编程方法和培养解题思路;
通过上机实习训练,初步具备应用VF进行信息系 统开发的能力。
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数据库知识打下良 好基础
数据库应用基础
3
前言
课程内容
院 教研室 教师 实验员 班级 学生
层次
34
数据库应用基础
1.2.2 数据模型
网状模型
特点:描述数据间多对多关系
1.可有一个以上结点无双亲结点 2.至少有一个结点有多于一个的双亲结点 3.两结点间可有多种联系


教师
课程
学生
教师
院办 课程
学生 选课
网状
35
数据库应用基础
1.2.2 逻辑模型
关系模型数据库系统
特点: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有横行和竖列的二维表
姓名
张军 王红
学号
09701023 09702011
年龄
男 女
系别
数学系 物理系
李明
09708250

计算机系
数据库应用基础
36
1.3 关系数据库
• 1.3.1 关系模型
用表格数据来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叫
关系模型
关系表示两类数据: ① 实体本身 ② 实体间的联系
是用于承载信息的物理符号。
数据库应用基础
8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数据的4个特征:
– “型”(数据的结构)和“值”(具体的取值)
学生档案中的学生数据结构如下: –学生=(姓名,性别,年龄,系别,入学年份。。。) 学生数据具体的取值可以是: –(李明,男,21,信息,2005)
–数据受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的约束。
及实体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应用基础
27
1.2.1 概念模型
1.二元实体间的联系
(1)一对一联系 (2)一对多联系 班级
1 n
(3)多对多联系
课程
班级
1
班级-班长
1 m
组成
m
选修
班长
学生
数据库应用基础
学生
28
2. 多个实体间的联系
采购员
3.实体内部联系
员工
m
商品
p购日期
数据库应用基础
数据库应用基础
31
课程管理E-R图
班编号 班级 院系
成绩
专业
1
组 成
学生人 数
学号
学分 课程名 课程号 课程
n m
选 修
n
学生
性别
年龄 姓名
n
授 课
年龄
性别 职工号
m
教师
n
参考书
姓名 职称
内容摘要
书号 书名 数据库应用基础价格
32
1.2.2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简介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表示实体及 实体之间联系的方法。
(1)数据库( DataBase,DB ) 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2)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 DBS的核心 (3)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 使用数据库技术组织、存取和维护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包括,软、硬件,数据库集合、管理员和用户 (4)数据库应用系统 是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出来、面向某 一类实际应用的应用软件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