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秧育苗技术培训资料大家中午好!我今天给大家谈谈机插秧育苗技术问题。
在介绍育秧技术之前,我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目前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机插秧技术就是用插秧机械代替人工栽插以及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机插技术在世界发达国家已基本普及,日本、国等国家以及我国的省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
我国也是世界上研究插秧机最早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70年代在政府的推动下,掀起了发展机械化插秧的高潮,但是由于当时经济、技术及社会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插秧机械化始终没有取得突破。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通过引进国等国外先进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消化并合资开发生产了高性能插秧机,也就是目前推广应用的主要机型,这种机型设计和制造技术先进,同时通过农机与农业部门紧密合作,研究形成了与插秧机械相配套的小苗育秧技术和大田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机插秧技术已经基本成熟。
随着我国稻作技术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进程很快,发展势头强劲。
2014年,省水稻机插秧面积达到了820万亩,全省已有2个省辖市、9个县(市、区)、187个乡镇和3000多个村基本实现了水稻插秧机械化。
一、机插技术发展如此迅速,它有那些优点呢?机插秧技术有四个方面的优点:第一个优点是有利于实现水稻的高产稳产。
根据我镇2012-2014年五年机插水稻的平均产量统计,机插稻比直播稻平均增产144斤。
我认为机插稻能够实现高产稳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技术优势:首先是机插稻播种期比直播提前10-15天,不仅可以应用产量潜力高的迟熟中粳品种,而且能够保证水稻的生育进程与我市的温光资源同步,有利于高产稳产;其次是插秧机的设计符合水稻高产栽培的要求,插秧机在保证大行的同时,对株距、栽插深度、秧棵大小可以人为的量化调节,实现了定行、定深、定穴和定苗,满足了高产群体栽培中宽行浅栽稀植的要求,提高了栽插质量,并结合“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高产栽培路线,实现高产稳产;第三,机插稻播种期一般在五月下旬,并有4-5天的盖膜时间,这样可以避开麦收期间灰飞虱的大量迁入,因此机插水稻大田前期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明显减轻,降低了防治压力和成本,有利于增产增效。
第二个优点是作业效率高,省工节本增效。
一般手扶式插秧机每天栽插面积15-20亩,乘座式插秧苗每天栽插面积40-50亩,远远高于人工栽插效率,并且机械水田作业稳定性好、易操作,有利于抢季节保进度。
第三个优点是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以机械插秧代替人工,大大减轻了栽插劳动强度,有利于促进了劳动力转移,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第四个优点是以插秧机为载体,机手或者机插秧公司、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供秧、统一机插等服务形式,促进了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促进了水稻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
同时也为机手或育秧公司、专业合作社开辟了一条增收渠道。
二、机插秧育苗与传统常规的育苗有那些不同点呢?机插秧育苗是机插秧能否成功、能否高产的关键环节,与传统的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最显著特点就是机插秧播种密度大,标准要求高。
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秧苗标准不同,二是育秧方式不同、三是播种的要求和程序不同、四是苗期管理重点不同。
三、那么,机插秧的壮秧指标是什么?机插秧是以小苗机插,壮苗指标是:秧龄15-20天,叶龄3.5-3.8叶,苗高12-17公分(6寸),单株白根数10条以上,每平方厘米成苗2-3株,均匀整齐,青秀无病,秧苗块盘根好,提起不散。
其核心指标就是秧龄不超过20天,苗体平衡整齐。
四、机插小苗有那些育秧方式?机插秧的育方式有四种即泥浆双膜育秧、双膜细土育秧、软盘细土育秧和硬盘基质育秧,目前我们常用的机插秧育秧方式主要有两种,软盘细土育秧和双膜细土育秧。
软盘细土育秧:也是我市目前普遍应用的育秧方式。
就是用专用育秧软盘(长×宽×高:58×28×2.5公分)整齐排放在秧苗板上,再铺放2-2.5公分的床土,直接播种、覆膜保温保湿的育苗方式。
软盘育苗特点是:秧块标准,成秧率利用率高,但购置秧稻盘成本较高(亩秧盘费15元左右,可用2-3年)。
双膜细土育秧:指在秧板上铺有孔地膜代替塑盘,再铺放2-2.5公分的床土,播种后盖土覆膜保温保湿的育苗方式。
其特点双膜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节本简单。
缺点是用种量较大,利用率低,秧板规格难以保证。
综合比较两种主要育方式的特点,并农业部门就明确提出了以软盘育苗方式作为机插育苗的主体方式。
五、机插秧育秧的播种程序和要求不同,主要不同点有那些?不同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播种前育秧准备工作的容和要求不同,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准备:第一是床土准备:床土也就是铺放在软盘中的底土,床土的取土要求严格,一般选择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地土,或者是经过秋耕冬翻春耖的稻田土,切切不能选用去冬今春使用过含有绿黄隆成份除草剂的麦田或油菜田土。
每亩机插大田必须准备床土200斤。
土取好后要成为营养土还必须培肥:床土培肥方法主要有二种,一是采取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培肥方法。
这种培肥必须在播前2个月进行,在取土田块上每亩匀施人畜粪40担(草木灰禁用)、45%的复80-100斤,施用后连续机械耕翻2-3交,耕深10厘米,然后抢晴天取表土后堆制过筛。
这种培肥方法必须注意,培肥时间要早,有机肥在播种前2个月上肥结束,复等无机肥也要在播前一个月上肥结束,如上肥过迟,有机肥不能充分腐熟,无机肥不能充分溶解,播种后很容易形成肥害或死苗。
二是壮秧营养剂培肥法。
在细土过筛后,每200斤细土(也就是一亩大田)拌1袋(1-1.6斤)壮秧营养剂(含多种微量元素及活性物质)拌匀即可。
壮秧剂的使用,可以起到培肥、调酸、助壮的作用,这种方法简便、经济、安全,是重点推广的培肥方法。
特别提醒:所有的营养土都必须培肥;尚没有培肥的床土应立即用壮秧营养剂培肥,越早越好。
第二是秧田准备:目前各地的秧田准备工作已全部到位。
秧田的选择都符合“相对集中、便于管理、就近供秧”的要求,秧田的排灌条件好,便于管理和运秧。
秧池与大田按1:85-90比例留足。
秧田整地采用水做法,即在播前10天上水整地,开沟秧板,秧板宽130-140厘米,沟宽25厘米,深15厘米,四周开好围沟,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使板面沉实。
播前2天对秧板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并充分拍实,板面要求达到“实、平、光、直”。
也就是说小麦茬机插插秧田的秧板制作工作应已基本结束。
第三是材料准备软盘育秧方式:每亩大田需准备秧盘25-28,幅宽2米的农膜4.2米,其它材料如稻草等。
双膜育秧苗方式:每亩大田准备1.5米宽的地膜4米。
其它同软盘。
第四是种子准备机插田要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分蘖性中等偏上、抗倒性好、抗病性强、穗型较大的高产稳产优质品种,根据近年来的生产实践,本市小麦后机插宜选用迟熟中粳如淮稻9号、淮稻5号等,中熟中粳如徐稻3、4号、连粳6号等,丰产方高产田可选用早熟晚粳南粳44等品种。
每亩大田要准备符合国标的种子7-8斤,双膜育秧方式亩大田需备种8-9斤。
二是机插秧对播种期安排较为严格由于机插秧播种密度高,秧苗根系集中在厚度仅为2-2.5公分的薄土层中生长,因而掌握不超秧龄十分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适期播种,根据大田让茬时间、大田耕整、大田沉实时间,按照秧龄15-18天推算播种期,“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
我市小麦茬后机插一般播期掌握在5月25左右为宜。
如果面积大的,要根据插秧机的插秧进度,合理分批播种,确保适龄移栽(每台手扶机一个批次50亩,高速机一个批次120亩)。
三是种子处理要求不同同样,机插田水稻种子处理必须坚持播前晒种1-2天;坚持药剂浸种,浸种方法同常规,用16%恶线清1包+25%先净2-4毫升兑水6-7公斤浸5公斤种子,浸种时间一般2-3天,以吸足水分为宜(分批播期的也要分批浸种)。
不同点就是机插秧提倡催芽播种,催芽建议采用日浸夜露和浸种催芽同步方法,也就是白天浸种,夜晚将种子取出平摊地面约12小时左右(不需淘洗和更换浸种液),第二天继续采取日浸夜露的方式,直至至种子自然破胸露白即可。
四是机插秧播种程序较为复杂。
软盘育秧播种步骤是:第一步铺空盘,将塑盘铺放在秧板上,铺放要每块秧板横排2行,依次平铺,软盘边与边重叠,做到盘与盘之间紧密整齐。
第二步上盘土。
在盘中上营养土,掌握土厚2-2.5厘米,同时要把土面刮平。
第三步底土洇水。
就在播前一天灌平板水,在底土吸湿后迅速排放,也可在播种前直接用喷壶洒水。
第四步精量播种。
一般每软盘播芽谷130-150克(90%以上的芽谷2.8两为宜),双膜每平方米芽谷900克(1.8斤),以盘定种,精播匀播。
第五步匀撒盖籽土。
播种后盖细土,盖土厚度掌握在0.3-0.5厘米,以看不见稻种即可,力求均匀一致。
第六步封膜盖草。
封膜前沿秧板每隔50-60公分放一根细芦苇或几根麦草,以防农膜与床土粘贴在一起,再在盘面上平盖农膜,使四周严实,农膜上铺盖一层稻草,盖草厚度以看不农膜为宜,避免晴天中午高温伤苗。
最后还须挖好秧池田的出水口,防止下雨淹没秧板,形成农膜与面土粘贴造成烂芽,保证一播全苗。
六、机插小苗在秧田期管理又有那些要点呢?在机插小苗苗期管理上,重点抓好以下五点:⑴高温高湿促全苗。
封膜盖草后高温高湿立苗阶段,注意点一是把握好盖草厚度、薄厚均匀,防止晴天中午高温灼苗。
二是雨后及时清除膜上积水、防止局部“贴膏药”造成闷种烂芽,影响全苗。
⑵及时揭膜炼苗。
播种后3-4天一般均能正常齐苗,应及时揭膜炼苗,在揭膜的时间上应掌握的总原则是: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天雨前揭,大雨天雨后揭,揭膜时必须灌一次平沟水,面积小的也可用壶喷水,以补充盘水分不足。
揭膜后农膜不要离田。
⑶科学管水。
秧田前期以床土湿润管理为主,保持盘土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卷叶,缺水补水。
补水方法,秧田集中的可灌平沟水,小面积可早晚洒水。
在移栽前3天要控水炼苗,方法是:晴天保持半沟水,阴天排干秧沟水,特别在机插前遇雨,要提前盖膜遮雨,防止床土含水量过高影响起秧和机插。
⑷适时追肥。
机插秧田期一般不需追肥,但如果床没有培肥或秧苗在1叶一心期叶色较淡,每亩秧田可施用尿素8斤,于傍晚待秧苗叶尖吐水时建立薄水层后均匀撒施或兑水1000斤浇施,秧田面积小的,每10米长秧板用尿素3两兑水30斤洒施,也可以每亩秧田用腐熟的人粪肥10担加水20担浇施,用肥后洒一次清水以防肥害伤苗。
二是看苗施好送嫁肥:一般在移栽前3天施肥1次,用量与断奶肥相同,亩秧田用10斤尿素兑水1000斤傍晚浇施,施肥应在傍晚施用。
(5)病虫防治:防治对象主要有稻蓟马、灰飞虱、螟虫等。
对部分条纹叶枯病感病品种,务必做好灰飞虱的防治工作,其方法是:在揭膜后及时每亩秧池用5%锐劲特30毫升加80公斤水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