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炎的中医解释
中医称间质性肺炎为“肺痿”。
我国现存最早医学专著《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前后,奠定了呼吸病学理论基础,最早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并对咳嗽、哮病、喘证、肺胀、鼻渊等病的病名和临床发病机理、转归进行了系统论述。
晋唐代、宋元时期,明清之际,对呼吸病的预防体系都有重要贡献。
间质性肺炎多发于40-50岁男性。
呼吸困难是间质性肺炎最常见症状。
轻度间质性肺炎时,呼吸困难尽在剧烈活动时出现,因此常常被忽视或误诊为其他疾病。
当间质性肺炎进展时,在静息时也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的间质性肺炎患者可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
其他症状有干咳、乏力。
50%患者有杵状指和发绀,在肺底部可闻及吸气末细小跑裂音。
早期虽有呼吸困难,但X线胸片可能基本正常;中后期出现两肺中下野弥散性网状或结节状阴影,偶见胸膜腔积液,增厚或钙化。
肺组织纤维化的严重后果,导致正常肺组织结构改变,功能丧失。
就是大量没有气体交换功能的纤维化组织代替肺泡,导致氧不能进入血液。
患者呼吸不畅,缺氧、酸中毒、丧失劳动力、靠呼吸机生存,最后衰竭、死亡。
中医对于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效果要胜于西医,而且中医治疗没有副作用,比起西医的激素控制疾病效果更好,建议间质性肺炎患者采取中医治疗,中医在治疗间质性肺炎方面取得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