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餐饮业研究报告

餐饮业研究报告

我国餐饮行业 调研报告
2014年五月
第一小组 组员:王敏、韩燕、李君君、王敏、袁畅、付晓涵、黎亚玲、文梓 伊、杨岚、吴美霖、张钟元。
目录
章节
一 二 三 四
产业概述 发展环境分析 我国餐饮行业发展状况 连锁餐饮行业分析
五 已上市餐饮行业上市公司估值
六 结论性意见
第一部分产业ຫໍສະໝຸດ 述行业概况•中国历来有“民以食为天”的传统,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 中的一个支柱产业,一直在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餐饮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 成为“热门”行业之一。 与此同时,我国餐饮业发展的质量和内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行业的经营领域和市场空间不断拓宽,经营档次和企业管理水平 不断提高,经营业态日趋丰富,投资主体和消费需求多元化特点 更加突出,网点数量和人员队伍继续扩大;餐饮市场更加繁荣, 消费的个性化和特色化的趋势明显,追求健康营养和连锁规模发 展成为主题。集团化、品牌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步伐加快 ,餐饮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进。
第五部分
一些结论性意见
连锁经营是我国餐饮企业的发展方向; 单店的营业额是有限的,因此仅拥有单店的餐饮企业不可能通过 资本市场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连锁餐饮企业是我们的关注对象,目前已经在国内或香港资本市 场实现上市的餐饮企业均为连锁经营企业。 连锁经营的餐饮企业具备上市可能; 所选择的企业应主要面向普通消费者而不是商务宴请市场(中高端餐 饮连锁企业不是证监会的鼓励方向); 产品标准化的能力(关注快餐、西餐及火锅); 关注细分行业前十名的企业;
相关政策和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下简称“商务部”)是本行业的 主管部门,对餐饮行业实施宏观管理。在具体的行业管理实践中, 商务部会同卫生防疫部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以及餐饮服务业 的全国性行业组织(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连锁 经营协会)对餐饮业的行业标准、市场准入、从业资质、服务准则 、卫生管理、环保要求等方面,制定相关法规、管理办法和行业标 准,对餐饮业进行管理。 • 餐饮行业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 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企业经营规范》、《餐饮业开的专业 条件和技术要求》、《餐饮企业连锁经营管理规范》、《商业特许 经营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食品卫生许可证 管理办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 (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饭馆(餐厅)卫生标准》、《一次性 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条件》、《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 病预防措施》、《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等。 •

第二部分 发展环境分析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餐饮业是重要的服务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生 平。科学发展餐饮业,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市场消费、拉动 相关产业、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2013年,中国餐饮业继续成长壮大,连续20年保持两位数的高 速增长。全年餐饮零售额达17648亿元,增长18.1%,占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的11.24%,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11.1%,拉动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个百分点,对消费品市场起到了较大的拉动 作用。我国餐饮业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下,保持着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 ,餐饮消费持续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一大亮点。中国餐饮业在“保增长 、扩内需、促发展”的大背景下,行业总体规模日益扩大,在国民经 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和加强。 •
发展历程
消费行为分析
• 随着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观念的更 新,推动餐饮行业的迅速发展中国餐饮消费者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 一是商务型消费增加。经济的发展促使商务活动增加,商务应酬活动 推动了高档次的餐饮的迅速发展。 • 二是替代型消费增加。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越来越多的人 选择去酒店消费来代替自己做饭,这集中表现在近些年来年夜饭的火爆。 • 三是被迫型消费增加。越来越多白领人士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时间 紧,也没有条件自己开伙做饭,他们处于无奈,没办法只能被迫在餐馆里 就餐,这就促使快餐行业的发展。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餐饮行业的影响
大量的外资、外企进入中国,不同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外国 人汇聚中国,为中国餐饮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中国对外开放加速 ,世界知名的餐饮企业将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科学的运作模式和经营理念等更深地融入中国餐饮企业。与此同时 ,中式餐饮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各种国际性活动的成功举办 ,为弘扬中华餐饮文化提供了新舞台。 • 从各国经营消费来看,当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转变 时,食物和衣着类消费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当达到3000美元时,食物 的支出还是第一大比例,超过全部支出的30%,而且考虑总量增加了 200%,即使支出比重有所下降,总量的增长仍是非常可观的。 •
6714.59
92317.42
5802.22
19.05
37.6
西安饮食
香港 小肥羊 味千(中国) 94917(07年) 59619(06年)
59215.14
3439.74
10.52
35
9116
192550
18779.8
5.00
21.2
11295
19283
15.50
52.54
全聚德基本情况
公司于2007年11月上市; 全聚德品牌创建于清同治3年(公元1864年),经过140多年的经营, 以其独具特色、质优味美的北京烤鸭和良好的信誉逐渐确立了在北京乃至 全国餐饮行业的地位;是京萃文化的象征和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 主要荣誉:1999年全聚德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服务业第一个 “驰名商标”;2006年被商务部授予“中国十大餐饮品牌企业”称号;全 聚德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公司于上市前收购了仿膳饭店、丰泽园饭店及四川饭店,这三家饭店 均为京城餐饮行业的知名企业。其中仿膳饭店是具有80余年历史的经营宫 廷菜肴的老字号,其经营的“满汉全席”是宫廷菜肴的代表;丰泽园饭店 始建于1930年,经营正宗鲁菜;四川饭店成立于1959年,专营“京派” 川菜。通过收购,公司形成了多品牌互动经营的良好局面。 公司控股股东为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国有独资公司。 公司与加盟商的合作模式:特许经营费为加盟店年营业收入的3%,并且
第四部分
已上市餐饮连锁企业估值
已上市餐饮连锁企业情况
A股 全聚德 湘鄂情
上市前一年主营收 入
66564.42(06年)
上市前一 年净利润
5666.04
2010年主营 业务收入
133933.75
2010年净 利润
10028.57
2011年8月29 日收盘价
28.96
PE倍数
31.4
61177.20(08年)
行业业态分析
• 按业态分,餐饮业可以分为正餐、快餐、饮料和冷饮服务业、其 他餐饮服务业几大类。
经营模式分析
• 餐饮行业主要有单店经营和连锁经营两种模式。其中,连锁经营在迅 速占领市场、充分利用品牌和服务优势、节约成本等方面具有单店经营不 可比拟的优势,是国际餐饮企业通行的经营模式,也是我国餐饮企业发展 的方向。 • 尽管正餐业的资产规模与收入水平都要明显高于快餐业,但就连锁业 态而言,连锁正餐业与连锁快餐业的收入规模却旗鼓相当,这说明快餐业 中连锁业态的比例要高于正餐业。
接受统一配送、租用全聚德微电脑烤鸭炉及使用全聚德餐饮计算机管理系统。
湘鄂情基本情况
公司于2009年11月上市; 湘鄂情雏形于荆楚大地,起步于深圳,发展于北京。 “湘鄂情”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为中华餐饮名店,2005年中国 餐饮百强企业特色酒店类排名第16位。 公司在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等地区的中高端公务、商务餐 饮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公司与加盟商的合作模式:公司向加盟商收取的费用包括商标许可使 用费及服务费,基本按照年营业收入的3%或固定金额收取;加盟商接受 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加盟商同意湘鄂情派出店长及驻店董事负责对加盟 店进行经营管理。
第三部分
我国餐饮行业发展概况
竞争分析
• 中国的餐饮市场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市场 竞争的形势也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由单纯的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发展到产品与企业品牌的竞争, 文化品位的竞争。 由单店竞争、单一业态竞争,发展到多业态、连锁化、集团化、大规模 的竞争。餐饮加工产业化、经营模式连锁化将成为我国餐饮行业发展的主 流,百强企业和优势企业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由在本地发展走向外地发展,由小城市向大中城市发展,由东部沿海向 中西部地区发展;也有的是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由西部向东部延伸 。如今,地域的概念已经淡化,餐饮企业竞争的市场半径大大延长。 中外餐饮企业竞争加剧。餐饮业是改革开放比较早的一个行业,外资特 别是一些国际名牌企业不断涌进中国餐饮市场,我国餐饮业一直面临着国 外餐饮业品牌的强大挑战,与国外餐饮相比,国内餐饮企业在硬件、软件 ,尤其是在管理、服务方面的差距较大。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餐饮行业的影响
餐饮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餐饮 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宏观经济持续发展,推动了各行业的快速 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长,居民收入的 持续提高直接导致了居民在餐饮支出方面的增加。 • 人口的持续增加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在外就餐的次数 增多,餐饮行业收入明显增加。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到2020年,中 国“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而城市人口的增大将导致外出就餐次 数的增加,促进餐饮业发展。 • 经济发展促使人们生活观念发生变化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城 镇居民更倾向于为了工作及社交方面花更多的时间,或者处于社交、 体验美食等目的,宁愿付出较以往更多费用外出就餐。 •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大国经济,不可避免的需要启动内 需,而餐饮行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产业之一。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