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方案

中班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方案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方案
《指南》指出:应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

游戏是没有社会功利、目的的,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

因此,游戏世界才是孩子的真实世界,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要理解孩子们的游戏,支持孩子们的游戏,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一、关注兴趣,创设生活化的游戏环境
生活化: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动。

“化”是指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解释为“变得……”,是个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

环境还原幼儿的生活情境是前提,只有孩子熟悉的环境里他们才不会觉得陌生,才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游戏行为、发展游戏情节。

因此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的游戏环境,才能引发幼儿的游戏行为。

1.环境生活化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

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对中班幼儿来说,家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地方,也是最能感受到温暖和安全的港湾。

所以我们在创设生活区的环境时,注重的是温馨和谐的感觉。

只有创设温馨、和谐的娃娃家环境,才能使孩子获得安全感和心理慰籍。

首先,生活区氛围的营造。

我们在营造生活区的氛围时,尽量体现出丰富、充实、温暖的感觉。

如在颜色上统一色调,采用和孩子们实际
家庭一样的分布格局:有卧室、卫生间、厨房、客厅,孩子们犹如在一个真正的家庭中模仿成人的活动交往。

让孩子在家的氛围中情绪得到缓解和放松,在游戏情景中再现生活经验……
2.材料生活化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

中班幼儿好模仿,具有直观形象性,喜欢操作和摆弄,他们在游戏活动中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因此创设丰富多样的平行材料,让孩子在摆弄、操作物品中,获得各种感官活动的经验,使其在摆弄过程中获得发展。

在中班初期,增设了放大厨房,一个厨房两套灶具,仿真的蔬菜、彩色面泥,幼儿模仿着成人的动作搓汤圆、包饺子,还在不断地翻炒中使手臂动作得到发展。

2.私密空间生活化
所谓私密空间,是为幼儿提供的一种小型的、封闭的一种游戏空间,是给幼儿提供一种有安全感、归宿感的环境。

目的是为了更尊重幼儿的个人空间,让孩子们有一个舒适、溢满童趣的自由空间。

二、关注经验,创设情景化的游戏环境
“情景”是指人们在行动前对所处的既定环境或在交往前对将要面临的情景所作的主观解释。

“化”是指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解释为“变得……”,是个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

《指南》指出,教师要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

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把握蕴含其中的教育契机,让幼儿
在游戏和交往中感知体验、分享合作、享受快乐。

幼儿在情景化的角色游戏中主动地、积极地、自愿地去探索、发现,以自己的方式去获得各种生活体验,让幼儿扮演“角色”进入“情境”去“玩”,用自己喜欢的健康的方式尽情的演绎自己。

1.角色情景化
角色,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也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和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玩起来难于进入角色,游戏形式单调、平淡,使角色游戏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意义和目的。

因此,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通过挂牌或语言引导使幼儿在角色的情境中强化角色意识。

3.材料情景化
材料是引发幼儿游戏的关键,因此材料情景化能够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增强游戏的情景性。

教师根据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不断提供材料,或者提供一些情景化的材料来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

为幼儿准备成品与半成品的游戏材料,也能为丰富游戏情景创设条件。

在肯德基游戏区,分别设置了加工区、厨房、用餐区等,为幼儿准备了可乐杯、冰激凌杯、毛巾、餐巾纸、报纸、杯子、盒子等材料。

这些材料的投放,不仅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更有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当成品买完了,孩子们有的用废旧的纸条剪成一根根薯条后,送到厨房请厨师在炸薯条;有的把毛巾卷起来塞到杯子里变成了蛋筒;有的用两个园纸盒做成了汉堡包……孩子们沉浸在自己
的游戏中,忙得不亦乐乎。

4.指导情景化
教师的指导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根据游戏的情景及幼儿的实际需要和兴趣来指导。

幼儿在游戏中,还时常会忘记自己扮演角色的身份,需要老师及时给予提醒。

由此可见,教师用情景化的语言指导,可以帮助推动游戏情节的延续和发展,大大提高孩子们游戏的积极性。

三、关注整合,创设多元化的游戏环境
多元化:指事物的发展,到了一个很丰富的境界,有多种分类,多种行业。

通过学习《指南》,我们应该以幼儿的年龄特征为依据有效整合不同功能区域,创设多维功能区域环境,关注儿童的学习能力和社会性的同步发展。

1.内容的多元化
内容,物件里面所包容的东西。

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主,教师通过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提供让幼儿在摆弄、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经验,获得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机地将角色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进行融合,发挥其教育的综合效应值得大家研究和探索。

我们在角色区投放一些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操作材料将角色游戏与区域活动融合。

3.主题的多元化
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和探索中实现的。

主题活动需要幼儿的经验和兴趣,角色游戏内容也往往源自于幼儿的兴趣和经验。

二者有共同
点,完全可以促使其整合。

可见,主题活动与角色游戏的整合,不仅能使主题活动得以发展和延伸,也能丰富角色游戏的内容,发展简单的游戏情节。

角色游戏给了小班幼儿表现的空间,只要教师关注幼儿经验的解读,注重材料的投放,满足幼儿自主选择,给予幼儿积极地情感体验,就能使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全面和谐地健康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