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园林生态学第五章园林植物与土壤的生态关系分析
园林生态学第五章园林植物与土壤的生态关系分析
3、土壤孔隙与土壤温度
1)土壤孔隙 • 一般土壤总孔隙度在35%-65%之间,最适宜的区间在 50%-60%。其中非毛管孔隙应占总孔隙的20%-40%为好, 这样能 保证良好的通气性和透水性。 • 土壤孔隙影响土壤的通气、透水等性质,而土壤结构 也会影 响土壤孔隙性。结构良好的土壤,既增加毛管孔 隙,又增加 非毛管孔隙,能较好的协调水、肥、气、热 关系。 • 要维持适于植物生长的良好孔隙性,应做到“上虚下 实” 。
一.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土壤是许多植物的栖息场所。土壤中的动物包括细菌、 真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线虫、蚯蚓、 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少数高等动物。 土壤是植物进化的过渡环境。土壤中既有空气,又有 水分,正好成为植物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环境。土壤是 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土壤提供了植物生活的空 间、水分和必需的矿质元素。 土壤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土壤中大量的微植物 和小型动物,对污染物都具有分解能力。
2)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与土壤组成、结构以及土壤孔隙及其中水分、
空气 含量等其它特性密切相关。 同时,土壤温度也影响各种矿物的风化、矿物质的溶解 度、 养分的离子扩散、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等,从而影响 土壤中养 分的释放、保蓄及其有效性,进而影响园林植 物的生长和发 育。 土壤温度影响园林植物根系的发育及其对养分和水分 的吸收。 园林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土壤温度。 土壤微生物大多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最为活跃。
2、土壤质地与结构
1)土壤质地 砂土类:土壤比较瘠薄,应选用一些耐干旱、耐瘠薄等
抗性 较高的植物,否则植物生长受抑;此类土壤温度变 化较快, 温度的急剧下降会使植物受害;砂土对于幼苗 生长有一定优 势,在苗圃等育苗基地较受欢迎。 壤土类:具有适中的砂粒、黏粒和壤粒比例,是最理想 的土壤,绝大多数植物在该类土壤上都能生长良好。 黏土类: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较强,肥效较长,不易流失。 但 由于土壤中非毛管孔隙较少,易存留大量水分,容易 引发涝 害;此类土壤质地较细,干时硬,湿时黏,不利 于植物根系 的发育和延伸。一般选择耐通透性差的植物 如枫杨。
壤发育和形成、土 壤的结构及理化性质有影响,特别是 对根际土壤影响更大。 根际一般指距根1~4mm的土壤范 围。
4)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不仅是植物水分和养分吸收利用重要载体;
而 且会直接影响土壤中各种盐类的溶解、物质转化、有 机质分解 。 在土壤水分中,液态水在土壤肥力和植物水分的供应 方面起的作用最大。其中毛管水是土壤中最有效的水分。
2)土壤结构 在土壤颗粒结构中,团粒结构具有较好的协调土壤中
水、肥、 气、热的能力,能够较好的保持疏松的土壤环 境,有利于植 物根系的发育和扎根,最适宜植物的生长 发育。 在土壤土层结构中,灰棕壤和灰壤的土层结构发育复杂, 有 机质含量丰富;其中灰棕壤在全球分布极为广泛,多 被开垦为农业用地。
4、土壤酸碱度与盐碱化
1)土壤酸碱度 土壤的酸碱性对土壤矿物的风化、盐基的溶解、养分的
有效性等都有深刻的影响,从而对植物的生长产生直接 或间接的影响。 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以中性或近中性(pH6-7)最高。由于土 壤酸碱性差别,往往会造成植物对某一类养分的缺乏。 土壤的酸碱性会影响微生物活动,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
第五章 园林植物与土壤的生态关系
一、土壤理化性质与园林植物(一般)
识记:三类质地土壤及其特点,土壤的颗粒结构,土壤的土层结构, 土壤酸碱度,土壤空气,土壤水分,土壤矿物质,菌根,土壤污染。 理解:土壤水分的来源与作用,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土壤矿质元 素的种类与作用,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植物根系的作用,微生物在土壤 中的作用。
二.土壤质地与结构与植物的生态关系
1、土壤组成
1)土壤矿物质
矿质元素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必需元素的有 16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土壤矿物质元素严重不足时植物会受害。必需元素缺 乏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植物形态等方面有所表现 (P114)。同时,植物对不同的土壤矿物质元素进行选择性 吸收和富集,选择吸收的元素种类和富集能力大小因植物 种类不同而已。
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具有一定的要求,可用土 壤有效含水量表示,=田间含水量-萎蔫系数。
5)土壤空气 土壤的能力 。 土壤中相互连通的大孔隙有助于土壤通气,因此土壤的 通气性取决于大孔隙的数量。一般来讲,土壤的非毛管孔 隙度超过10%时通气良好。 土壤通气性能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形态。 土壤通气性还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3)土壤生物
对土壤 形成和发育、土壤中各种物质的有效转化及土壤 的熟化等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土壤动物:在取食、排泄、挖掘和其它活动过程中,
化和腐殖化、 养分的转化和循环、氮素的生物固定、植 物的根部营养、有 毒物质的降解及土壤净化等方面起着 重要的作用 。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有机质的矿 植物根系及其与微生物的共生体系:对土
2)土壤盐碱化
盐土易引起植物生理干旱,伤害植物组 织,引起植物代 谢紊乱,影响植物的正常 营养,造成干旱枯萎。
2)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
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如提高土壤的持 水能力和水分渗透性,提高土壤对植物水分和养分的供给 能力与保肥性能,同时是许多土壤生物的营养源,可促 进其活性而改善土壤性质。
土壤腐殖质是植物养分的重要供给源,特别是碳和氮 的供给源。
二、园林植物与土壤的生态适应(一般) 三、城市土壤特点(重点)
识记:城市土壤的一般特点, 城市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型,。 理解:土壤污染的类型。 应用: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
第一节 土壤理化性质与园林植物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生命支持系统,其 组成部分有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具有肥力是土壤 最为显著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