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政执法培训讲义1汇总
及责令离港、停航、停止作业及驶向指定地点 等海事行政强制措施; • 3.海事行政许可决定; • 4.其他具体海事行政行为。
第一节 行政复议
四、行政复议程序 •(一)行政复议受理。 •(二)行政复议审查。 •(三)行政复议决定。
第一节 行政复议
五、值得注意的几个期限 • (一)行政复议申请期限——60日。 • (二)申请材料通知补正期限——5日。 • (三)行政复议申请的转送期限——7日。 • (四)行政复议的受理审查期限——5日。 • (五)通知被申请人的期限——7日。 • (六)被申请人书面答复期限——10日。 • (七)行政复议决定期限——60日。 • (八)复议之后的行政诉讼期限——15日。
第一节 行政复议
(二)行政复议机关。
• 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机关是行政机关,法 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能成为行政复议机关。 行政复议机关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复议 权,并对其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行政 机关。
• 行政复议机构。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 机构,在《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中简称为行 政复议机构。在长江海事局是法规规范处,在 分支海事局是督察处。
2009年行政执法培训讲义1
第一节 行政复议
• 一、基本概念 • 二、基本原则 • 三、行政复议范围 • 四、行政复议程序 • 五、值得注意的几个期限 • 六、海事行政复议主要依据
第一节 行政复议
• 问题:某船长向某海事局提起书面行政复 议申请,复议理由为该海事局执法人员在 执法过程中只有一人执法且没有出示相关 执法证件,同时该海事局对其个人作出了 过高的罚款处罚决定。请问该复议申请是 否符合《行政复议法》所规定的行政复议 申请范围?你收到该复议申请将如何处理?
第一节 行政复议
(一)行政复议及其特征。 •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
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 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 审查原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并做出复议决 定的活动。其特征是: • 1.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 2.由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行使。 • 3.审查对象: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时 附带审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
(交体法发〔2008〕423号)。 • (六)《交通行政复议人员资格管理办法》
(交体法发〔2008〕423号)。
•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案例)
第二节 行政诉讼应诉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 关和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 其合法权益,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 诉,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行政诉讼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节 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机关主要包括: • (1)作出被申请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 • (2)作出被申请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的本
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 • (3)作出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所
属的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 • (4)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
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 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申请人对海事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分支 海事局申请复议;对分支海事局具体行政行为 不服的,向长江海事局申请复议。
第一节 行政复议
二、基本原则 • (一)合法原则。 • (二)公正原则。 • (三)公开原则。 • (四)及时原则。 • (五)便民原则。
第一节 行政复议
三、行政复议范围。海事行政复议范围主要包括: • 1.警告、罚款、扣留或吊销船员职务证书等海
事行政处罚决定; • 2.强制打捞、强制拆(清)除、强制Leabharlann 离(航)第二节 行政诉讼应诉
四、行政诉讼应诉程序 (一)一审阶段。 (二)二审阶段。 (三)申诉阶段。
第二节 行政诉讼应诉
五、行政诉讼证据 (一)举证责任分配和举证期限。 (二)提供证据的要求。 (三)调取和保全证据。 (四)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 (五)证据的审核认定。
第三节 行政赔偿
一、行政赔偿的概念 • 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第一节 行政复议
(三)行政复议参加人。 • 1.行政复议申请人。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 2.行政复议被申请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法申请 行政复议的,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为被申请人。 • 3.行政复议第三人。行政复议申请人以外的与 被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 人或者其他组织。 • 4.行政复议代理人。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 1至2名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
第一节 行政复议
六、海事行政复议主要依据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
例》。 • (三)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行政复议法律文书
示范文本》(国法函〔2008〕196号)。 • (四)《交通行政复议规定》(交通部2000年
第5号令)。 • (五)《交通行政复议责任追究管理办法》
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的案件。 4.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案件。 (二)人民法院不受理的行政案件。
第二节 行政诉讼应诉
三、行政诉讼应诉工作的主要依据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
年主席令第16号)。 •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
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 [2000]8号)。 •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 问题的规定》(法释[2002]21号)。
• (一)原告是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 其他组织。
• (二)被告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或法律 法规授权的组织。
• (三)行政诉讼的主管机关是人民法院。 • (四)行政诉讼的内容是解决行政争议。
第二节 行政诉讼应诉
二、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 (一)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 1.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 2.不服行政强制措施决定的案件。 3.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颁发许可证或执照,行
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违法侵犯公民、法 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 国家对此承担的赔偿责任。国家赔偿 包括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