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浅谈戏曲与说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戏曲与说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城市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说唱的发展情况,艺术的发展 与传承需要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也是城镇展现当地人文素养、展 示城市文化理念及地理价值的重要途径。相对于民歌形式的音乐, 说唱有着较为显著的特征,即以讲演模式为主,借助这种表达形式 能够实现对各类文学作品更完美的演绎,在观众面前将作品内容具 体化、直观化。所以,以某种意义而言,这种艺术演绎方式属于一 种“高台教化”,此外,当时社会很多老百姓没有接受过较高的文 化教学,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群众没有能力欣赏文学 作品,而说唱艺术的鉴赏门槛相对较低,因此对这种艺术形式的欣 赏及演绎,便成为他们学习知识、了解历史、提升自己道德素养与 交际能力的主要渠道,在汲取知识以及展示艺术等层面,这是一种 比其他艺术更为有效的方式,在当时,说唱已经普及至社会的各个 阶层中。
自西汉建立以来,出现了一种以竞技为核心的戏曲种类,被 称为百戏,其中涉及多种民间演绎形式,此外还融入了西方艺术理 念,《东海黄公》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之一。无论是汉乐府中的 “燕赵之讴,秦楚之风”,还是民间所流传的多种艺术流派,都为 唐宋时期的戏曲巅峰奠定了文化基础。南北朝并立时代,北朝的社 会冲突更为显著,阶级关系严重恶化,在这种宏观环境下,以斗争 为主要题材的艺术作品孕育而生了,其中包括拨头、代面以及参军 等,这些演绎形式在唐朝依旧比较盛行,而且还得到了不断的发 展,为我国现代戏曲的诞生提供了前提条件。“燕乐”是当时当地 与外来艺术通过相互交融及发展之后的产物,在此影响下,国内的 声律系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及健全,此后,宋元戏曲的旋律开始以 燕乐宫调为重点参照。
辛亥革命前后,国内出现了各式各样带有地域性特色的地方 戏,而京剧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之一,此外,当时开始流行一种以 的意愿达成了共识,相对于古代戏曲而言,近代戏曲呈现出 了不同的风格及特征,艺术形式更为多样化,逐渐衍生出民情风俗 各不相同的地方大戏。比方说山西梆子、汉剧、粤剧以及湘剧等。 其中京剧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其普及面更广,发展迅速。很多老 艺术家比较重视此类艺术的改革工作,他们积极推广时装新戏,为 将来的戏曲改革提供了高价值的参考信息。戏曲是我国最早集音、 舞、美等元素为一体的艺术展现方式,历史性地实现了艺术内容写 意及写实的融合。
早在先秦就已经出现了戏曲艺术。原始时代的人们多以氏族 为群生活,当时的歌舞是比较主流的艺术展现形式,在氏族不断发 展的推动作用下,歌曲艺术体系也得到了健全。目前,传统歌舞依 旧存在于一些村落中,文化艺术流传至今,比方说像“傩戏”;此 外还衍生出很多新式流派,例如“社火”和“秧歌”等。通过此类 艺术表演,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艺人,为我国古典文化的传承提供 了前提保障。参考并分析《诗经》里与祭祀相关的舞乐以及《楚 辞·九歌》之后可以得出,此类作品的内容均以赞颂先人及神灵为 核心,不过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萌芽阶段的戏剧特色。发展至春 秋战国时期,又衍生出以娱乐为主的俳优。尽管这种艺术的主要目 的是取悦皇室贵族,但也有一定历史价值,即推动了戏曲中喜剧的 发展。
明清时期,说唱艺术逐渐流传于少数民族范围内。不过因为 少数民族的发展要比汉族落后许多,缺少人群密集又较为繁荣的城 市,所以这一音乐流派也只是被他们当作业余活动看待,像是一些 专业的说唱艺人,也多是采用流动演绎的方式来进行表演。不过, 这一阶段一些少数民族的说唱艺术已趋近完美,比如白族的“大本 曲”、藏族的“努巴”等,而所谓成熟的说唱音乐,也是由人们通 过多年的经验累积而成。这种音乐的表现手法较为直观、简易,能 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社会现象,并深刻的表达出人民内心的渴望 与想法,因此,哪怕受到政府的限制,也无法阻止其发展。从另一 层面来看,封建社会的压迫也间接促进了说唱艺术的传播。■
33
◎ 戏曲音乐
黄河之声 2018年第3期 总第504期
浅谈戏曲与说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刘芳洲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作为我国传承已久的民间艺术,戏曲的演绎模式多种多样,其中以歌舞、说唱以及滑稽戏为主。这种艺术形 式是由原始歌舞演变而来的,其具有多样化的舞台表现方式。自汉朝开始,戏曲艺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直至金朝 已基本成熟,其演绎模式涵括了舞蹈、文学以及武术等,且流派繁多,属于一种说唱斗做的综合型艺术,极具中华 传统特色。 关键词:说唱;戏曲;传承
作为国内传统音乐艺术的重要分支,说唱音乐具有较长的历 史,艺术内容以叙事为主。自从建国以来,这种音乐被统一归为曲 艺音乐的范畴。说唱能够充分展示出我国特有的传统韵味,属于一 种民间艺术,其中涉及音乐、文学、演绎三类表现形式。其书面 展示以韵散、叙事及代言手法为主;并以叙事兼模拟的表现形式为 主;在所有传统音乐类型中,说唱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度是最高 的,在当时是一种主流音乐艺术。说唱和很多艺术种类均具有紧密 的联系性。其成为推动文学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比方说“三言” 中借鉴了宋元时期相关说唱作品的具体内容;再比如《水浒传》 中,也出现了不少说唱作品的影子。从而得知,说唱和其他艺术类 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呈共生互补的关系,我国很多文学作品中均 有大量这样的例子。此外,说唱艺术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特别 在人口众多的大城市中,这种传统艺术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及蔓延。
经过多时期的演变及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适应各种时代、 满足多种群众欣赏需求的戏曲类型,我国戏曲艺术的传承得到了保 障。不过现阶段,我国的戏曲发展依旧存在诸多阻碍,如果不能加 以重视,那么戏曲艺术的衰亡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我们应当坚定信
念,秉着维护国家文化传统的原则,积极发展与健全戏曲艺术的内 容及表现形式,为中华戏曲的传承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