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辉城一期项目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省中成建设工程总公司分公司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页脚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第一节工程概况 (1)第二节编制依据 (1)第二章基坑土方开挖施工 (2)第一节施工前准备 (2)第二节基坑开挖顺序 (3)第三节车辆行车及机械配备 (5)第四节施工降水与排水措施 (5)第三章组织与协调管理及工期 (7)第一节施工组织 (7)第二节工期安排 (8)第四章基坑及周边建筑物施工监测 (9)第一节监测的目的和必要性 (9)第二节监测项目设计与监测实施 (9)第三节监测量测的数据处理 (11)第四节监测要求和管理体系 (12)第五章应急措施及注意事项 (13)第一节材料准备 (13)第二节应急措施 (13)第三节注意事项 (14)第六章基坑四周的安全围护及土方回填 (15)第一节基坑围护 (15)第二节土方回填 (15)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 (16)第一节安全施工措施 (16)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 (17)页脚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第一节工程概况金辉一期项目土方工程位于市向河路东、纬十三路南、康居路西、园林大道北侧,现场已整平。
引用基坑围护设计图纸的标高,原始地坪标高为+2.2m,基坑底标高为-5.0m,局部为-5.75m。
本工程由9栋高层住宅与3栋二层商业房连体地下室组成。
基坑面积约为35000 m2,普遍区域基坑土方开挖深度约7.2m,土方开挖的总方量约为25.2万m3。
场地所处地貌类型为平地,椐地质资料表明:上层为耕植土,中间层为粉土夹粉质粘土,底层为淤泥质粉质粘土中。
所挖土方均为淤泥质粉质粘土。
本项目大型基坑,基坑呈“L”型状,土方开挖量大,为防止隐患发生,减少施工上的困难,特订如下方案。
第二节编制依据(一)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依据1. 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工程地质和周边管线布置图;2. 现行工程质量验收规和有关工艺技术规程;3. 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4.《建筑工程施工手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5.省颁发的地方性规程(二)执行的有关规、规程目录GB/T50326-200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GB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202-200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GB 50026-93 《工程测量规》JGJ 120-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YB9258-97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JGJ/T111-98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第二章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第一节施工前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核对现场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掌握设计容及各项技术要求,熟悉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会审图纸,搞清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明确各专业工序之间的关系和施工工期要求。
2.1.1对施工现场场地上的障碍物进行全面清查,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河流、气象、运输道路、邻近建筑物、地下基础、管线、电缆坑基、防空洞、坟墓、土洞、垃圾、树根、地面下施工围的障碍物和堆积物,供水、供电、通讯线路,防洪排水系统等;制定排障计划和处理方案幷采取有效地防护加固措施,综合考虑工程的现场情况、进度要求和土方施工方法以及分期分批施工工程的土方堆放和调运问题,划分并确定土方的最优调配区,减少重复倒运。
2.1.2构筑物的定位桩需经检验核准后方可施工。
2.1.3做好轴线定位的控制和校核,进行测量定位放线,设置龙门板、放出基坑挖土灰线、上部边线和底部边线与水准标志,龙门板应离开开挖坑边缘3.0m~5.0m,经常查看校核加以保存,根据图纸复核轴线、标高、灰线等数据无误后方可开挖。
2.1.4为了便于施工及有利于基坑边坡稳定,土方开挖前先做好定位放线工作,及时配合基坑围护单位做好边坡及井点降水设备的布设,各级井点先预抽水4—5天,待坑水位下降至作业面标高下1米后开始挖土。
2.1.5按基坑围护图纸要求,沿基坑开挖面放好开挖边线,临基坑围护线放坡,放坡系数具体各断面详见基坑围护图,基坑边工作面放800宽,沿工作面周边做300×300排水沟,沿基坑周边每隔15m做一个1000×1000×1000集水井。
2.1.6根据我公司施工经验,布置两个挖点,根据挖土情况,在边坡稳定的情况下,每挖点再增加挖机。
每个挖土点的运土车辆的行走路线铺临时钢板,不发生会车现象,且尽量减少行车路线的交叉,以求高效的运土。
第二节基坑开挖顺序2.2.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外运安排在晚上7点之后到早上6点之前进行(具体视该地段的规定执行),白天进行边坡修理及下部积土的转运归堆,使之溯水疏干,减少水份,利于公路运输。
运输车辆以载重量15吨以上的自卸汽车,采用1.0-1.6立方米/斗的挖掘机装土。
2.2.2土方开挖的分层、方向和施工机械安排:基坑土方开挖量较大,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准备由远而近退行开挖施工,先开挖Ⅰ标段的5#楼,再开挖Ⅱ标段的3#楼,依次开挖Ⅲ标段、Ⅳ标段、Ⅴ标段Ⅵ标段、Ⅶ标段、Ⅷ标段、Ⅸ标段、Ⅹ标段、(参见土方开挖施工段划分及出土道路示意图),土方开挖时应与边坡喷锚施工配合进行,距边坡开挖线8米围应分三层开挖分层喷锚护壁,深度控制在2~2.5米,坡度视地质情况,一般为1:1.5左右,并提前开挖一定边坡长度,方便喷锚提前进行施工,上层喷锚完成后,接着开挖第二层,分层数按设计图纸定。
土方开挖必须分层、分段进行,严格做到开挖一层支护一层,上层未支护完,不得开挖下一层,每层(段)的土方开挖必须等上一层或相邻段的支护强度设计要求的70%以上方可进行(间隔控制时间约4-5天)。
距基坑边8米以外的中间部分按挖土机及行车难易程度挖至设计标高。
基坑边坡挖土详见下图2.2.2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采取分层分段对称开挖。
并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
当挖至标高接近基础底板标高时,边抄平边配合人工清槽,防止超挖,并按围护结构要求及时修整边坡及放坡,防止土方坍塌。
防护桩体周围300土方采用人工清理,然后用挖机带走。
2.2.3基坑开挖程序: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排、降水→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等,相邻基坑开挖时,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工序。
2.2.4在开挖土方时, 安排二人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轴线、中心点和桩的标高测量, 确保位置正确和开挖土方时不得超挖。
2.2.5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及时测量检查边坡;接近基底时,应测量定好基底平整面的准确标高,基底修整清理人员紧跟其后,保证开挖后基底平整准确、干净,技术人员及时配合有关部单位人员对基底土质进行鉴定验收,并做好地基验槽记录。
2.2.6雨期施工时,基坑应分段进行开挖,并在基坑两侧围以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槽,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护情况,防止坑壁受雨水浸泡造成塌方。
2.2.7基坑开挖施工至基础底板标高时,在24小时必须完成素砼垫层,垫层延伸至围护结构边。
2.2.8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挖土不得超挖,根据该基坑土层情况,开挖面高差应控制在2米,并按不小于1:2放坡。
坑底必须留50公分厚基土用人工铲除及修平。
2.2.9基坑土方期间挖一临时通道,确保施工人员上下交通,待土方开挖后,在5#、6#楼交界处设施工坡道,便天基础施工人员的出入。
2.2.10土方开挖前,应做好桩位、桩编号、压桩记录、试桩编号等的交接工作,同时将试桩位置用钢管进行围护,以防受损。
对于高于设计标高的桩,在土面上插上不同颜色的旗予以区分不同围桩标高。
并在现场派遣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
为防止破坏桩基,挖至距桩身300mm以上时,停止开挖,以保证桩身完好无损。
挖土时,应保证桩身四周对称开挖,均匀卸载土体,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500mm,以切实防止桩身因土的侧向压力面产生倾斜、位移、折断等现象发生。
2.2.11如塔吊基础需提前施工,则先按塔吊平面布置图,在塔吊四周增加坡度、排水沟工作面,桩顶混凝土桩凿除后,边做锚钉墙,顶面浇15厚C25混凝土垫层。
第三节车辆行车及机械配备车辆行车主要经过地段区域场地,铺设临时道路,挖土区用10mm厚钢板铺设。
行车时,车辆应远离围护结构边行走。
配置4台挖掘机及15辆自卸车,视天气及交通与深度进展情况增减机械设备。
第四节施工降水与排水措施地下水控制方法可采取集水明排法、降水法、截水和回灌法等型式单独或组合使用。
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法。
本项目基坑采用了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位,在围护桩外围基坑四周设Ф400降水井和一Ф300降水观察井,设潜水泵进行降水。
坑和坡顶周边做排水沟、集水井。
将渗透水、地面水、雨水等有序的排出场外,防止浸泡基坑和边坡,保证支护结构泄水孔的长期畅通。
(一)、降水井施工1、本工程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方法。
2、管井布置方案拟沿保护桩四周布置(详图)3、井深22.5m,间距18~22m。
4、单井出水量每小时100吨。
5、采用冲击钻进,一字冲击钻头,冲击成孔、泥浆护壁工艺,口径650mm,“一种口径,垂直成井、一道井管”的成井施工方法施工。
钻孔下入井管和滤水管,井管必须扶正安装,保证井管位于钻孔正中,以利于填砾厚度均匀。
6、填砾:为保证抽水井中含砂量小,填砾粒径0.5~2cm,上部可填2~5cm粒径的砾石,以便节约。
7、洗井、用空压机排浆;同时活塞拉洗。
8、孔下入外径为φ360mm,径φ300mm的钢筋混凝土井管与滤水管(花管),滤水管长度10~12.5米,如遇砂层部位,应下缠丝水管。
9、降水从开工至基础施工期间保证不间断作业。
(二)基坑外降(排)水井措施1、在基坑外设置排水(截水)沟和集水井,堵截基坑外地表水流入基坑。
基坑顶的排水沟:采用人工挖掘,砖砌断面200×300的排水沟,沟底浇筑100厚的素混凝土,排水沟坡向集水井1-2%。
设置沉砂井和沉淀池:沉砂井尺寸为400×400×800,沉淀池尺寸为2000×3000×1000。
沉淀池的积水经沉淀后排放到市政雨水管道。
2、基坑周边设置砼硬地坪,防止地表水渗入基坑。
3、基坑的排水布置:土方开挖时,采用局部提前挖深降低本段(层)的地下水位,使土方开挖顺利进行。
(三)基坑排水处理措施1、随土方的开挖,在基坑边缘1.5m设置一圈300×400的排水沟。
2、在起挖点挖掘一个1500深,1000×1000的集水井,集水井采用Φ16钢筋制作φ800的钢筋笼,外面采用100目的尼龙网包裹三层滤水。
3、在井管中安放潜水泵降(排)水到基坑外的排水系统。
4.开挖过程中,当碰到出现大量的地下水渗(流)入基坑时,特别是在靠近民房的部位,必须马上采取应急措施,视情况进行基坑加固及止水,不可盲目地进行抽水,防止由于大量抽水使建筑物基础下陷导致基坑边坡失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