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发展城市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发展时红秀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课程前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讲的话题是城市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发展。
它的出发点是想解决城市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问题。
城市环境保护对城市地方政府,尤其城市政府来说,它是需要花费代价的,是一个公共事业,是个公共服务提供的公共产品,但我们考虑现在很多城市的环境保护完全可以引入一些让它可投资、可回报的这些项目,这就是循环经济,说白了是从垃圾当中寻找资源。
应循环经济的发展,使这些从事城市环境保护的行业有经济回报,从而具备可持续性。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城市化进程非常快,我们现在从数据上看,城镇常住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了52%,已经一半多的中国人在城市生活,可是,与此同时带来的是严重的城市生活垃圾。
像在海淀区,总共是300多万常住人口,其垃圾量达到每天2400到2600吨,全国大部分城市都面临着一个垃圾围城的问题。
我们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一旦城市环境保护不好,垃圾处理不好,城市不会让生活更美好,而是更糟,近年来,各大城市地下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围城的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的广泛关注。
具体城市生活垃圾来说包括这么几类,一个是城市生活垃圾,叫日常用品,丢弃的家庭生活垃圾,一类叫厨房有机垃圾,还有一类环卫部门道路清扫物这些公共垃圾,除了这些垃圾之外还有建筑垃圾、电子垃圾,科研与医疗垃圾等很多种类。
城市导致垃圾越来越多,这是个自然现象,因17为我们作为一个自然人在城市生活,平均每个人在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下,我们排放的垃圾在0.8公斤到1.4公斤的样子,是这么个量。
所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垃圾产生量也会越来越增加。
我们也有一些数据表明,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累计的量已经达到70亿吨,占据了城市800多万亩的土地,城市的土地也都非常宝贵的。
白白地被垃圾所占,而且垃圾周边的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大大地降低,导致的地价体现不出来,所以在很多各地的城市政府对垃圾的处理、垃圾的堆放都非常关注,据框算,每年仅仅因为垃圾占地导致的损失有300多亿元,而且这个以4.8%的速度在每年递增。
有一个数据讲全国每年产生的垃圾量是1.6亿吨,而全世界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每年是4.9亿吨,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量占到全世界城市生活垃圾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全国有600多座城市(除了县17城之外),有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都被垃圾包围,有四分之一的城市已经没有合适的地方堆放垃圾。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率仅仅有一半左右,在很多地方城市的垃圾是散乱堆放的。
这种垃圾的产生量和其处理方式已经成为我们今后快速推进城镇化过程当中的障碍之一,这几年我们城市人对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生活品质的思考也越来越多了。
而城市政府在这方面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大,如像海淀区每年这一个区政府在垃圾处理上面花的资金有好几个亿,有专门的队伍整天在处理,专门有收运,有中转,有填埋,花费了城市政府很多精力,尽管这样,周边的居民还抱怨,如城市垃圾焚烧,人们在抗议;城市垃圾臭味,人们在静坐、散步,所以城市政府在这方面也是非常头疼的。
像北京市,北京市的垃圾产生量,2008年的时候每天达到1.84万吨,预计今年每天要达到2.5万17吨,2015年每天产生垃圾量达3万吨,而北京市的垃圾处理设施主要是以填埋为主,这个填埋场所当年建立的时候,它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随着垃圾的突然增加,导致这些填埋设施都是超负荷地运行的。
如北京市,北京市垃圾处理设施平均超负荷运行了三分之二(67%)。
有一个估计,到2014年北京市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将全部填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像北京市中心城区、东西城区、原来的崇文宣武,它的垃圾填埋主要是运输在昌平的阿苏卫垃圾厂,城市其他六区有一个规定,垃圾不许出去,必须就地处理。
像海淀区、朝阳区,这些城市的地皮非常紧张,但也在找地方填埋垃圾,海淀区的垃圾处理场所是六里屯垃圾厂,这个地方有45公顷的样子,海淀六里屯垃圾厂,周边居民因为臭味,人们写信、人们散步,因为上垃圾焚烧项目,人们静坐、抗议,也曾经一度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所以,这样17的话对于海淀区来说,它就存在一个选择,一个是在垃圾不出去的情况下,怎么样找着一个替代的方式来解决六里屯垃圾厂马上就要填埋以后的一个处理场所,六里屯垃圾厂的设计的使用年限18年,当时是每天打算填埋1500吨垃圾,但现在它每天的平均日产生量2400吨,这就可以让它提前关闭,如果2014年要关闭的话,现在就应该建立新的垃圾设施,这是一个,在哪个地方处理垃圾。
第二个问题,垃圾处理的工艺。
现在国内的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以填埋为主,如北京市,北京市的垃圾处理三种方式:一种焚烧,一种生物化学处理(生化处理),第三种填埋。
这种比例,2008年的时候是2:8:90,焚烧是2%,生化处理8%,90%是靠填埋。
经过规划,2012年北京市本来希望垃圾处理的三种工艺是30:20:50,现在在垃圾焚烧方面遇到很多障碍,根本达不到这个焚烧的比例,所17以现在还是以填埋为主。
按照规划,北京市希望到2015年焚烧、生化、处理和填埋的处理分别是40:30:30这么个格局,所以在门头沟建立了鲁家山垃圾焚烧项目,海淀区在大工村建立一个新型的垃圾焚烧项目,即焚烧发电。
搞垃圾焚烧,还有一个问题,一些居民强烈反对,甚至一些高级知识分子也介入,主要担心的是二恶英,如朝阳区的高安屯垃圾厂也出现这个反对声音,海淀区的六里屯垃圾厂,原来希望在它旁边建立一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其中有一个由填埋变为焚烧的规划,导致很多居民反对。
这样的话,垃圾的处理地点不好找,垃圾处理工艺面临着很多反对之声,所以,对一些比较大的城市,尤其特大城市(北京、上海)的垃圾处理已经变成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从处理的代价来看,如北京市每年垃圾从中转17站到垃圾填埋场,每年的运送费用达到6亿多元,而且每吨处理的堆放费用平均100元左右,而且建立一个每天能处理200吨的卫生填埋场的话,它的平均投资估计达2亿元,如果每天能处理500吨的垃圾焚烧厂的话,它的投资5到6亿元,所以对北京等很多城市来说,垃圾处理问题多,阻力大,费用高。
所以,这样就存在一个城市怎么样处理每天源源不断产生的垃圾,在运营模式、工艺选择、监管体制方面有很多争议。
我们的考虑是什么?能不能引入一种循环经济理念进入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这个行业来。
这样的话就意味着一个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通过导入循环经济理念以后反而变成一个资源开发性行业,这就可以让城市政府大大减轻它们的财政负担,同时让民营经济的一些普通企业进入这个部门,然后相关的研发也跟上,最后导致一个循环经济的方式处17理城市的生活垃圾问题。
一、循环经济的相关内容(一)循环经济的一个理念1、循环经济的“3R”原则这里就存在一个概念,什么叫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大家从文献上都知道,符合3R原则的经济,所谓3R原则,它是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写字母的简称,一个是Reuse(再利用),一个是Reduce(减量化),Resource(资源化)。
它呢,就叫recycle (再循环),这是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当中也对它引入了这种解释,如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是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当中,首先减少对资源的使用量,对消费品的摄取量,这种理念是我们目前,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当中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经常我们提倡的一种节约型的生活方式。
不管是企业的生产,还是个人的消费,我们尽可能地减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尽可能地最大化程度地17来开发自然资源,然后减少浪费,减少排放。
Reduce(再利用),再利用是我们平常使用的很多物品,大部分的消费品,有的一次性使用后没有使用价值了,但现在很多耐用消费品,我们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可有的人根本就没有使用过这种物品,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机制安排,把我们还有利用价值的这些生活用品、生活设施,其他还没有用得着的这些人来使用,不用我们重新制作,再利用。
现在在工业领域里边有一个再制造,如汽车,机械工业,大部分的元器件,在机器整体报废的时候,但有些元迄今还是可以使用的,不用重新通过采矿、冶炼、制造、运输这些行业制造出新的元器件来,这种理念就可以大大地节约全社会的碳排放,也节约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所以这是再使用。
Resource(资源化)或再循环(Recycle)是指什么呢?它是说我们以传统的经济方式下,我们人类无非是从自然界提取资源,经过生产、销售、消费以后,把废弃物再重新排放到自然界,再循环或资源化是指这些排放物废弃了以后不要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来给它寻找新的出路,能否成为下一个生产链条的原料,这是循环经济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让排放物重新成为资源。
具体到城市生活垃圾来说就是这样,城市很多生活垃圾是有使用价值的,如塑料、金属,我们刚才讲海淀区每天2400吨生活垃圾,这还是不包括这些有利用价值的金属、玻璃制品、塑料制品,这经常有废品回收,拾破烂的大军来处理。
北京市每年有17万捡拾破烂的大军来处理。
生活垃圾本身还有使用价值,如现在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场,这个垃圾场是从1999年开始填埋生活垃圾的,但现在它每天产生大量的沼气,初步框算每小时产生的沼气量达到6000立方。
在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厂的周边居民被臭味所困,这臭味即是能源、沼气,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燃料,但我们没有好好使用,而成为臭味,而成为降低人们生活品质的一个有害的因素。
除了这些之外,其他我们平常认为的很多废弃物往往都是有利用价值的,如果按照循环经济“三R原则”来看待的话,这些东西本来不应该成为废弃物,而应该成为我们再利用的物品或是我们可以再资源化的问题。
2、垃圾是资源的误置所以,我们提出一个口号“世界上本来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所以,城市生活垃圾看上是垃圾,其实也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以这种眼光来看待,我们就会发现现在城市天天是垃圾如“山”,这个“山”其实是城市的矿山,所以现在各大城市近两年已经发起一个开采城市矿山的活动。
我们这里边有些数据,如废弃的有色金属。
废弃有色金属,中国每年产生量超过2亿吨,这2亿吨有色金属本身就是一个储备优质矿产资源的城市矿山。
这些数据,如我们再生有色金属产量每年有530万吨,占我们当年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1%,产值超过2200亿元,从业人员有150万人。
比如电子废弃物(电子垃圾),全球每年电子垃圾数量是2000到5000万吨。
最近有一些报道,很多发达国家把它们的电子垃圾运算到中国来进行拆解。
从道义上,从伦理上,从环境保护上,这都是应该值得谴责的,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为什么垃圾不远万里地拉过来,是因为它本身是有回收价值的,只是各个国家电子垃圾的拆解的标准、监管的程度不一样,在一些国家拆解成本太高,所以,它们经常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电子垃圾的处理和拆解,监管跟不上,所以成本低,所以大量地运算到发展中国家来拆解,其实还是一个资源化的过程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