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将进酒上课课件

将进酒上课课件


• 这就是民间至今还流传的“杜康造酒醉刘伶”的故事。至今,在白水县大杨
乡康家卫村杜康墓对岸,一小溪之隔,便是刘伶之墓,石砌而就。古代流传
下来的《杜康造酒醉刘伶》一书中写道:“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
伶,……饮了杜康酒三盅,醉了刘伶三年整。”
返回
惟有饮者留其名
• 竹林七贤中还有一位以喝酒著名的,就是 阮籍的侄子阮咸。有个他们阮家“人猪共 饮”的故事说:诸阮皆能饮酒,仲容(阮咸 字)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 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来饮, 直接去上,便共饮之。喝酒喝到这个份儿 上,真是物我合一、宠辱一个酒店。东晋“竹林七贤”中的名士刘伶,以 饮酒闻名天下。一天,刘伶从这里路过,看见酒店门上贴着一幅对联:“猛 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盅海底眠”。横批:“不醉三年不要钱”。刘伶看了, 不禁哈哈大笑,心想,我这个赫赫有名的海量酒仙,哪里的酒没吃过,从未 见过这样夸海口的。且让我把你的酒统统喝干,看你还敢不敢狂?接着,刘伶 进了酒店,杜康举杯相敬。谁知,三杯下肚,刘伶只觉天旋地转,果然醉倒 了,跌跌撞撞地回家去,一醉三年。三年后,杜康到刘伶家要酒钱。家人说, 刘伶已死去三年了。刘伶的妻子听到杜康来讨酒钱,又气又恨,上前一把揪 往杜康,哭闹着要和杜康打人命官司。杜康笑道:“刘伶未死,是醉过去 了。”他们到了墓地,打开棺材一看,刘伶醉意已消,慢慢苏醒过来。他睁 开睡眼,伸开双臂,打了一个大呵欠,吹出一股喷鼻的酒香,得意地说: “好酒,真香啊!”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 曲调,意即“劝酒歌”, 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将qiāng,请、愿之意。
写作背景
《将进酒》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 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 喝酒,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 “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 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 调,吟出此千古绝唱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夸张
人生得意须尽欢, 自
莫使金樽空对月。 信 乐
天生我材必有用, 观
千金散尽还复来。
, 慷
烹羊宰牛且为乐, 慨
会须一饮三百杯。
激 昂

钟鼓馔玉不足贵, 蔑视权贵 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怀才不遇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饮中八仙诗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襄阳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表现了他那豪 放飘逸的诗风。
艺术手法
夸张、比喻、对比、用 典、直接抒情
抒发的情感
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无奈; 怀才不遇的悲愤
惟有饮者留其名
• 张季鹰,就是那个见秋风起,便想起家乡 的菰菜、莼羹、鲈鱼脍,然后辞官归乡的 江南名士张翰。有人问他:“你固然可以 纵情享乐一时,难道就不为身后的名声考 虑吗?”张翰的回答不仅颠覆了一般常理 世故的正当性,而且将其中的荒谬性也揭 示出来了。他说:“让我有身后的好名声, 还不如眼前的一杯酒呢!”
悲 欢 狂放, 用典、对比 愤激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怀才不遇是自古以来 多数人才的共同遭遇
感情发展脉络及基调
悲欢狂愤

愤激之情
艺术手法—夸张
1. 数字的夸大 会须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 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 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
2. 感觉的夸大 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 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
惟有饮者留其名
• 毕卓也是东晋著名的狂士和酒徒。大兴(公元318321)年间,他曾做吏部郎,却因为饮酒太过而被 废职。有个故事说:邻居家的小伙子刚刚酿好酒, 毕卓便趁着喝醉的工夫,夜里跑到别人家里,直 接就在酒瓮里取酒而饮。主人还以为是盗贼,便 把他抓住绑了起来,后来发现竟是隔壁的吏部郎 大人,这才为他松了绑。可是这个“疑似小偷” 不仅不走,竟又拉着主人在酒瓮旁一同酣畅,直 到酩酊大醉才回去。毕卓的豪言壮语是:“一手 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 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