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子参的规范化种植(GAP)技术研究技术总结

太子参的规范化种植(GAP)技术研究技术总结

太子参的规范化种植(GAP)技术研究项目技术总结一、太子参概述太子参为石竹科孩儿参属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 hy lla(M iq) Pax ex Pax et Hoffin 的干燥块根,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别名孩儿参,童参,为常用中药。

具有益气生津,补肺健脾之功效,与人参相仿,但以“清补”见长,特点为益气但不升提,生津但不助湿,扶正却不恋邪,补虚又不峻猛。

主治心悸自汗,疲倦乏力,脾虚食少,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可作为人参乃至西洋参的代用品。

近年还广泛用于保健、美容行业,因此需求量不断增加。

太子参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甙类,糖类,氨基酸,油脂类,磷脂类,环肽类,挥发油,甾醇类,微量元素(Fe、Cu、Zn、Cr、Ni、Co、Sr、Mn、Pb)等。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太子参具有抗疲劳、抗应激,增强免疫,SOD样作用,延长寿命,镇咳及抗菌抗病毒,还有保护细胞完整、降低血脂、延缓衰老、健脑强精、防止脑血管疾病等作用。

按照GAP的技术要求,完成了太子参的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并得到有关专家的验收。

二、立项的必要性及依据1、立项的必要性1.1 药材种植发展趋势的要求从种植吴茱萸、茯苓等药材开始,在短短的十年内施秉县己发展种植中药材面积达3万亩以上,年产值1800万元。

成为贵州省中药材种植规模较大的基地。

其中以太子参种植面积最大,目前已超过1万亩,有望成为我国太子参的主产区。

1.2太子参种植过程中的品质要求太子参是近30年来由野生变为家种的一种常用药材,最初以福建、安徽、江苏等地为主要生产区。

贵州省施秉县从1992年开始引种栽培,主要是利用荒山、荒地进行种植。

经贵州省药检所和贵阳中医研究所等部门检测结果表明,贵州省施秉县生产的太子参总皂甙含量为0.213%、总黄酮含量为0.054%、氨基酸总量为10.041%(其中人体必须氨基酸为3.629%,占氨基酸总量的36.14%)。

从综合指标来看,略高于其它产区。

农民在进行太子参生产往往凭传统的生产经验,使得太子参品种有退化趋势,抗病虫草害能力下降,品质低下,直接影响贵州省施秉县1万多亩太子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施秉县发展地区经济农业的瓶颈之一。

太子参是贵州省施秉县重点推广发展品种之一,解决太子参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太子参及其它药材的科学化、合理化、规模化的良性发展,同时奠定施秉县中药材种植在全国中药材种植中的有利地位。

2、施秉县太子参种植基地的环境优势2.1自然条件贵州省施秉县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贵州的东南部、北纬270和东经1070地带,云贵高原东部,海拔在486~1869米之间,境内山脉纵横,丘陵起伏。

面积1542平方千米,人口14万。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杜仲、天麻、白芨、金银花等药材千余种。

2.2气候条件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无霜期255~294天,光能年总辐射率84.44千卡/CM,年均降干雨量1060~1200毫米。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十分有利于植物生长。

2.3土壤条件土壤以黄、红壤和黑色石灰土为主,中性仿微酸性,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属富钾缺磷地区。

三、施秉县太子参种源的技术要求1、太子参生长条件太子参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木植物。

喜凉爽气候,有较强的耐寒性;怕水涝,忌高温。

太子参种子吸水膨胀后,一般在地温8~10℃就能发芽,以20℃发芽最快,仅须5~10天。

幼苗期要求土壤湿润,忌强光直射,成株后高温季节仍需适当遮荫。

太子参系浅根作物要求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能良好的砂质壤土。

土壤反应以微酸为好。

凡粘重板结,含水量大的粘土以及瘠薄、地下水位高、低洼易积水之地均不宜种植。

2、太子参种源规定及种子采集操作规程2.1物种或品种类型太子参种质来源是由野生太子参经长期培育、适合当地种植的农家品种。

具有效成分含量高、抗病性能强、产量较高等特点。

本规程适用于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pscudostellariaheterophylla Pax ex Pax et Hoffm。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以干燥的块根入药,为滋补强壮药,有补肺气、健脾胃、生津液等作用。

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山东等地。

生于阴湿山坡林下。

2.2种子采集操作规程2.2.1繁殖方法本太子参基地生产采用块根为繁殖材料进行无性繁殖。

2.2.2选种和采集2.2.2.1选种时间:6月中旬,根据第二年的种植面积(1:10)选择植株健壮、无病虫者作为留种田。

确定留种田后每隔15天喷施二次0.2%的磷酸二氢钾,以利根内干物质的积累,培养优质种根。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如根部病害还应进行土壤消毒。

方法:肉眼观察选种标准:(1)种苗纯正(2)植株叶色深绿,无斑点(3)植株生长健壮(4)周围环境无污染2.2.2.2采集为了更好地繁殖栽培太子参,必须采集优良的太子参种根。

建立太子参GAP规范种子田,专供采种用。

应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留种,生长不良或不正常、株形不佳、有病虫害感染的植株不宜留种。

时间:10月中旬种植前采挖工具:农用小锄头(长15厘米、宽6厘米)、竹篓(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80厘米)种子标准:a.种栽纯正b.芽饱满,根茎充实,生命力强,无病虫害及腐烂部分。

c.芽短粗,抗病力强d.粗细均匀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尽量不损伤种根2、收获后不宜暴晒和长期堆积3、无性繁殖不能超过5代。

四、太子参定植的操作规程1、选地选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地,要上层厚度40cm以上。

为防止土壤板结须施足有机肥并深翻,施农家肥1000千克/亩,二铵15kg,普钙20kg。

农具有拖拉机、耱、木犁、方锨、锄头(25cm ×5em)、钉齿耙、(齿长10cm,齿距3em)。

2、移栽时间:11月份左右和起苗同一时间,随挖随栽。

3、选苗选芽饱满,无根皮损伤、主根粗壮、无病虫害的根做种苗。

4、移栽方法按行距15cm,株距6cm用锄头斜向开沟,沟深6~9cm,平栽,芽距地平5cm左右,轻覆土,盖好,亩栽50000~60000株。

五、施肥、灌溉及田间管理的操作规程1、施肥种类和施肥时间的操作规程根据太子参根系生长的特点,太子参属于吸肥力中等的药用植物。

一般在太子参一个生长季节只需施用2~3次肥料,本着“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料为辅。

”的原则,进行田间施肥管理。

1.l移栽后施肥管理在叶色黄时追肥10-15千克的磷酸二氨,于开花后追肥过磷酸钙5千克/亩。

2、中耕除草的操作规程2.1中耕锄草时间:第一次锄草于3月初,第二次中耕锄草于4月中,第三次锄草于5月中。

工具:铲子(8cm ×30cm),锄头(15cm ×5cm),竹篮(30cm ×50cm ×50cm)。

方法:第一次锄草用铲子松土,深度药3cm破除板结,铲除杂草;第二次浅锄表土,防止动根伤苗;第三次封垄前拔除杂草,注意防止动根伤苗。

2.2定苗在4月中旬结合第二次中耕锄草,即封垄前拔出病株、弱株。

3灌溉的操作规程3.1田间灌溉太子参出苗初期需水较多,遇干旱季节注意灌水,生长后期高温干旱天气造成提前倒苗,可通过灌水、降温来延长生长期,促使根部营养积累,提高产量和质量。

3.2田间排水太子参喜湿怕涝,在整个生长期内,雨季要经常注意田间排水。

雨季到来时应在田间挖出几道排水沟,确保雨水的通畅排出。

3.3留种从生产田中选主根粗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留种。

六、病虫害防治及农药使用准则坚持“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保证药材重金属含量、有机氯含量不超标,在农药使用上我们应以预防为主。

也可以在发病期选用适量低毒、无残留的农药。

最好使用生物防治。

1、太子参病害1.1农业综合防治(1)轮作倒茬轮作二年以上,以小麦、豆类为主。

(2)伏耕晒垡30天以上,消灭部分病源,在耕作中尽量可能人工消除地下害虫和杂草。

(3)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控制化肥使用量。

(4)有机肥须腐熟,不含病菌、有害微生物、虫卵等。

(5)培育壮苗条,提高抗病能力。

(6)不连作,加强田间管理。

1.2化学防治在侵染严重的情况下,选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化学药进行化学防止治。

太子参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病、根腐病、病毒病等。

防治方法:合理密植,注意田间排水,栽种前块根用2.5%的多菌灵200倍液浸种10分钟,发病期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防治。

2、太子参的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有毒饵诱杀。

七、太子参种子、种苗的操作规程]1、选种时间:6月中旬,多年生植株健壮无病者作为选种植株。

方法:肉眼观察选种标准:(1)母体纯正(2)植株叶色深绿,无斑点(3)植株生产健壮(4)周围环境无污染2、采种太子参经过数代无性繁殖后,由于受到病虫害、病毒等感染,出现长势弱、病虫害严重、产量降低等退化现象。

为了更好地栽培太子参,必须采集优良的太子参种子。

建立太子参GAP规范种子田,专供采种用。

应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采种,生长不良或不正常、株形不佳、有病虫害感染的植株不宜采种。

2.1时间:3年生花期3~6月,种子开花后1个月成熟,太子参是边生长、边开花、边结果,因此采种要随熟随采,一般在上午10时露水干后采集。

2.2工具:家用小剪刀、白色棉线手套、背篓(60cm×60cm×80cm)、棚布(3m×3m)竹筛(孔径小于5mm×5mm)。

2.3种子成熟标志(1)太子参种子成熟时朔果易开裂使种子自然散落,种子较小、椭圆形、长3毫米、宽2毫米,外种皮密生瘤刺状突起,种皮豆沙色,种脐在种子的腹面基部,千粒重16.5克。

(2)太子参为项生花序,开花不齐,成熟也不一致,应及进时采收。

(3)采收太晚朔果易开裂,种子自然散落不易收集,应在种子成熟且朔果未开裂前采收。

注意事项:(1)太子参种采收后不能暴晒;(2)太子参种子干燥后发芽率降低,贮藏时应放在低温湿润处。

3、种子贮藏3.1选种:采种后阴干3~5天,待朔果全部开裂后进行种子筛选,选除果皮等杂物、未成熟种子、霉变种子等。

3.2工具:木箱(60cm×60cm×80cm)细河沙(直径小于2mm)3.3场地:室内阴凉处3.4方法:在木箱底部垫8—10厘米的湿河沙,将选好的种子均匀铺3~5厘米厚一层,再盖5厘米河沙,再铺种子,每箱放种子5~6层,最后上面盖10厘米河沙。

置室内阴凉处备用。

注意事项:果实阴干过程避免受热、受潮、种子干燥会降低种子发芽率。

4、种子质量检测4.1种子净度测定种子净度又称种子纯度或种洁度,是指在供试样品中,除去各种杂质和自身废种子后剩余的纯属该样品好种子重量所占的百分数。

4.1.1方法:种子纯度(%)=(供试样品总重-杂质总重)/供试样品总重×100%4.1.2器具:电子天平4.1.3标准:种子净度≥95%4.2种子千粒重测定种子千粒重是指随机取自然干燥的一千粒种子的重量,以克(g)为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