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主题阅读”的六种课型

“语文主题阅读”的六种课型

“语文主题阅读”的六种课型
诸城实验小学结合学校“自能探究”的总体教学理念,形成了“三勤四让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在此模式下,语文学科构建了三级课程资源整合的语文主题教学,总结出了“自主互补、读写互补”单元主题系列化教学法。

整合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分六种课型进行教学。

这六种课型分别是预习过关课、字词读写课、课文品读课、拓展阅读课、主题习作课、综合实践课。

一、预习过关课
这一课型教学的目标是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本单元主题,认读字音,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提炼本单元主题。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要求学生正确认读,用心感受,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这一环节主要在小组内实施完成,教师辅以抽查的形式落实。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5、交流有关资料。

需要说明的是:
1、预习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利用早读、语文自习以及课余等时间布置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预习。

预习的要求是通读课文,画出、会认生字词,查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查阅相关资料;第二步是预习过关,主要对第一步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过关和交流。

2、随着年级的升高,预习要求不断提高,低年级以熟读课文为主,中高年级要作批注。

二、字词读写课
这一课型的教学目标是把本单元生字词及课文里的重点词语读会读好,初步感知意思并试着运用。

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本单元重点词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词语分类,如按课文分类,按词性或词语的感情色彩等来分,但不宜分类太多)。

初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这一步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初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找到词语在文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

3、在正确认读的基础上指导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4、从本课出示的词语中任选几个写一段话。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五分钟)写出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写完后用两三分钟修改完善,然后展示朗读,教师做总结性评价。

本环节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根据不同年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写话——修改完善——展示交流也是一步一个台阶,梯度进行的。

这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体现小学语文的学习特点。

5、拓展阅读。

老师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来选择阅读内容。

以精品段、诗词为主。

需要说明的是:
1、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增强,预习过关课和本节字词读写课可以有机整合。

2、写话练习时,在词语的选择上体现层次性,鼓励优秀的学生多选,基础较差的可少选。

三、课文品读课
改变过去一节课讲一篇甚至两节课讲一篇课文的传统教学方式,整合一个单元的课文,可以一节课学习二到三篇,一个单元安排一至二课时。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引导。

课堂教学的过程可以是学完一课习得方法后,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自学第二课;可以是每篇课文提
出一个能贯穿全文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后集体交流。

包括以下环节:
1、导入新课后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然后集体交流,感悟并指导朗读课文。

2、谈学习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写作方法两个方面谈。

写作方法方面的收获要引导学生探究哪些方法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3、片段练习。

学习其中一种自己认为最值得借鉴和学习的表达方法写一个片段,要求用词准确,不写错别字,语句通顺,尽量写得生动。

4、拓展阅读。

选择一到两篇紧扣单元主题的文章给学生阅读,然后交流读后收获。

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和领悟,强化对一些表达方法的认识,增加阅读积累。

需要说明的是:
1、一节课学几篇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来决定。

2、拓展阅读环节根据课堂学习情况灵活处理,可作为课后作业。

四、拓展阅读课
学完课文后接着就是拓展阅读课,目标就是延伸学生的学习触角,增加积累,使学生在不断的积累中提高语文素养。

包括以下环节:
1、回顾单元主题。

2、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主题阅读课本中的指定篇目,边读边圈点勾画,并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3、感悟、体会或收获。

谈的时候可以是就某一篇谈,也可以是就某一段某几段谈,形式不拘一格。

4、写一写。

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读后感。

五、主题习作课
紧扣单元主题,学习和借鉴课文的表达方法练习写作。

包括以下环节:
1、习作准备,就是提前告诉学生习作的主题,让学生观察、搜集和习作有关系的资料,为课堂习作做好充分的素材准备。

2、读:小组内读观察搜集到的资料。

3、议:讨论交流习作方法。

4、思:思考文章的整体布局和思路,列习作提纲。

5、说:口述习作内容,同学互评,提出改进意见。

6、动笔习作,修改完善。

六、综合实践课
就是结合单元学习主题,组织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

具体内容不定,组织的形式也不一,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也可以到校园里开展,还可以到社会上进行,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这六种课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是课堂上“平等的首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