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农业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学课程论文2013年11月26日我国农业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机械行业水平一直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尽管近几年来,国家在农业机械方面出行了重大措施,但任然无法弥补这其中的天堑。

中国的农业想要达到现代化,其中的生产工具的工业化是其重要部分。

本论文主要讲述了中国至今拥有哪些农业机械,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及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业机械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我国农业机械的现状,主要是以下几点:产品技术水平低、品种结构不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生产设备陈旧、制造质量不高,生产效率低;行业结构散、乱,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农业机械装备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国际市场占有率低;虽然农业机械有所提高,但仍不能满足需求,总的来说,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进程仍处于低等水品。

一、农用动力、耕耘和整地机械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动力、耕作和整地上拥有的农业机械主要有以下几类:农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农用柴油机、耕整机、微型耕耘机。

在中国的大棚温室种植中,所采用的农业机械大部分都采用露天的小型耕作机器,这些微型耕作机器一般功能都比较单调,应用不广,其适应性差,生产效率低,工作质量不高。

近几年,中国虽然研究了部分高端机械,但这些机械的外形都比较大,质量都比较重,不适合在在大棚内工作。

从而使大棚内所使用的农业机械都还比较传统,这大大阻碍了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而在西方国家,其设施农业机械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作业性能稳定,功能齐全,小巧简便。

例如日本、意大利、荷兰和以色列等国家的产品已经广泛用于旋耕、犁耕、开沟、作畦、起垄、中耕、培土、铺膜、打孔、播种、灌溉和施肥等作业项目,其产品功能非常齐全。

美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大,在美国加州的99%农业都实行了农业机械化,人工只负责很少的边角作业。

农业机械从设计、制造、销售到培训、使用、维修服务等,均在市场中形成了稳定的分工合作体系。

另外,美国对农业机械的科研投资非常大,在美国各高校和各研究所均有其农业机械的研究部门。

国内有些机械的研究刚刚起步,有些则属空白。

如筑埂机,山东工程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分别研制生产了自己的产品,但前者与东方红-75型拖拉机配套,后者与18.4 kW四轮拖拉机配套,都不能进入大棚作业。

目前国内还没有适合大棚的小型筑埂机。

二、种植、施肥和田间管理机械这三类机械在中国农业机械市场所占比例相对而言比较大,其主要有以下几种:播种机、水稻插秧机、喷粉机、手动喷雾器、踏板式喷雾器、谷物干燥机、种子加工成套设备、农用螺旋榨油机、农用水泵、潜水水泵、微型泵、饲料粉碎机、铡草机深松机、旋耕条播机、免耕播种机、风送式喷雾机、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热烟雾机及各类移栽机等机械。

尽管有这些类型,但其和耕耘类机械相似,其产品技术含量低,生产设备陈旧,产品质量低。

很多只是在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制造的农业机械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改造,只是按部就班的按照老的设计图添加一些现代的高端材料。

而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其设计图还是在国外购买,国内只是起到一个组装作用,其技术含量非常低。

另外一点,中国这些种类的机械功能非常分散,一种机械就一种或两种功能,而在国外的一种机械就可抵得上中国的多种机械的功能。

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能制造及耕地、除草、施肥、管理全过程的农业机械,而目前,美国的出口农业机械就能进行多功能工作,更主要的美国的机械已经安装了GIS、RS、GPRS三种现代信息系统,使美国机械可无人驾驶、自动操控、自动检测等功能,这一点,比中国的国产机械先进很多。

另外,美国的喷雾器之类的设备已经在开始慢慢淘汰,这些机械工作效率太差,不能满足大型农场的需要,所以,美国所用的都是无人驾驶的飞机进行作业。

三、收获机械随着国家对现代农业的重视,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在收获方面已经拥有各类作物的收割机。

其有水稻收割机、小麦收割机、棉花收割机、油菜收割机、玉米收割机等,还有相关的脱离机及联合收割机。

中国是个粮食生产大国,有数据表明,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8%的人口,但中国的粮食收割机的发展水平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相差不止一个档次。

国内的收割机同其它机械一样,其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不高,工作效率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相差很大,并且,其造价非常高,一般的小规模农场负担不起。

在甘肃地区,其玉米收割机的成本最低也要2万元,由此,我们可想其售价该多昂贵了。

最主要的是中国的农业机械的生产资料大部分都是从西方国家购买而得,使其不适合在中国广泛推行。

中国的平原耕地面积很少,只占中国总面积的12%,而这12%的面积又不能完全种植农作物,从而使中国真正能使用大型机械的地区就微乎其微了。

在中国的33%的山地、19%的平原地区根本就不适合大型农业机械作业,这些地区,中国自己制造的小型农业机械由于缺乏技术含量,从而使很多山区地区任然使用人工收获。

四、脱粒清选烘干和贮存、农产品初加工在脱粒清选烘干和贮存、农产品初加工上,中国拥有脱粒机、种子清选机、种子包衣机、碾米机、小型辊式磨粉机、小型面粉加工成套设备、薯类淀粉加工机械、轻小型喷灌机等机械。

中国现在拥有的这几种机械设备技术含量低,种类简而少。

像脱粒机,中国目前就水稻和玉米的脱粒机还算比较成熟,能够快速的对其脱粒,与70、80年代相比,其浪费程度也降低了。

但和美国等国家相比,其落后就非常明显,美国的脱粒机已经非常成熟,不但拥有各类作物的脱粒机,其机械本身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比中国也高很多。

而像其它各类的加工机械,其在中国还处于初步阶段,很多机械都还在试验阶段,还不能广泛推广。

谈到这类机械,我们和西方国家最大的差距,不是机械本身,而是西方国家已经能够集脱粒、干燥、加工于一体的联合机械,其联合后的机械的工作效率非常高,节省了中间流通的浪费环节,并能达到原材料就地回收效果。

向中国的这类机械,就比较分散,产品更新换代慢,大型的机械少,大多数是中小类型,其配套机械少。

在国家市场上,能够站稳脚的农业机械都是配套齐全的机械,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极低,中国的路还很远。

五、其它机械随着中国的发展,除了上述的农业机械外,中国也有其它的农用机械,主要有以下几种:割草机、搂草机、打(压)捆机、饲料混合机、颗粒饲料压制机、饲料加工机组、通风机、水果分级机械、水果清洗打蜡机和旋耕机等。

这些机械在农业用处比上面所介绍的要下,主要都是加工类的辅助机械,中国在这些机械上所投入就相对较小。

而在西方国家,这些机械除了家庭内需要用的,大部分机械都配套到大型农业机械上。

通过以上几类农业机械的介绍,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农业机械存在的缺点,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并且这种差距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不能弥补。

、六、未来农业机械发展趋势1、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随着国际不断的现代化发展的加强,科技在不断的更新换代,西方等国家的农业机械在科技上也不断的同步,从而占据了国际农业机械市场。

而中国目前的农业机械还是在步入西方国家的后尘,一直在生产西方国家淘汰的产品,其生产资料也是西方国家的过时资料。

中国想要在国际农业机械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必须要在装备上缩小距离,实行农业机械的智能化、自动化已经刻不容缓。

智能化、自动化不仅大大节约成本,更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还能提高农产品质量。

只有实行农业机械智能化、自动化,才能不让西方国家的农业机械占据中国的市场,继而占据一定的国际市场。

近几年,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不断提高,这位我国的农业机械的智能化、自动化提供了基础。

因此,中国的农业机械企业在生产机械时,需在高科技上下功夫,使其机械能智能自动。

通过优化设计驾驶室、驾驶座、方向动力控制、空调装置等减轻机手的劳动强度, 加大操作的舒适性, 实现农机系统内按钮操作。

同时, 应加大控制系统的科技含量, 使机手通过仪表装置就可以随时了解农机的生产、安全等技术指标和使用状态, 从而使农机产品发挥出最大效能。

综合现代科技,使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现代技术融入到农业机械中,从而是机械自动驾驶、自动操作、自动作业,达到无人控制就能高质量的完成作业,使农业机械的准确度、精确度达到更高标准。

2、走绿色产业化道路目前,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对于会产生有害物质的机械设备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

现在绝大部分农业机械都是由柴油机来驱动的,而柴油机属于产生污染气体的主要来源。

我国对农用柴油机的排放有严格的规定,但是柴油机排放超标现象仍然很严重,为保护环境,使农机业健康顺利的发展,生产污染小、功率大的新型绿色农机是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我们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不能牺牲我们子孙的利益来满足我们的发展。

另外,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现在社会的主题。

走“绿色化”产业道路, 融合高新技术, 发展节约型农业装备, 力争达到低能耗、零排放的标准,这是中国现代农业机械发展的目标。

只有发展节能型拖拉机, 注重技术投入、开发新型产品、减少能耗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近几年,中国的农业机械上,已经有部分机械使用的燃料都被节约能源代替,不过,这些机械的价格会比原来高很多,任然很难推广到市场上。

我国农机企业将重点发展满足水田机械化、旱地保护作业等方面的产品, 重点发展节能、节水、节肥和降低农业成本、保护环境、增加产量的农业机械产品, 达到与国家政策、市场走向、用户需求、自身发展同.3、走综合性道路中国与世界农业机械水品相差很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应大力加强机械的综合性生产,达到生产、加工于一体的农业机械。

要想加强农业机械的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和开发, 突出关键作物关键生产环节, 着力解决农机科技创新滞后、技术供给不足问题。

坚持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相结合, 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减少和淘汰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落后机具,做到产、学、研、推、管相结合。

通过组织实施重大新型农业机械产品和配套机具的开发和生产,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通过市场拉动, 引导农机企业加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力度; 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开发、示范推广和市场机制, 逐步形成可持续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和良性循环发展的推广体系。

4、总结农业是国之根本,农业稳,国才能发展。

在这科技高速发展的世界上,我们走集约化、机械化的农业道路刻不容缓,农业机械必须与时俱进。

随着中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解决城乡二元化是首要任务,而加强机械化生产农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方法,是缩小城乡二元化的重要手段。

国内的农业机械行业应该跟随科技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机械,从而带动中国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1】.田昌坤.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J】.国外采风.2006年第10期.【2】.黎海波.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征【J】.现代农业装备.2006(05).【3】.张亚萍.甘肃定西玉米收割机的推广现状及策略【J】.农业技术与储备.2013(06).【4】.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J】.国外农机化.【5】.伦冠德.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农机化研究,2007(5):247-249.【6】.张桃林.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农业出版社,2009.【7】.宋宜清.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农业与技术,2007(02):25-28.【8】.白人朴.新阶段的中国农业机械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9】.牛淑卿.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究. 农机化研究,2006,(07):25-27.【10】.黄和祥.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农机化,2004(6):10-12.【11】.张金良,王光军.浅谈农业机械现状及其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1614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