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第1讲语音》精析精练教学案一、考纲阐释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对本考点的考查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 级。
所谓“识记” ,就是只要求准确记忆汉字的读音,不要求拼写;汉语拼音方案的拼写规则并不在考查范围。
所谓“现代汉语普通话” ,就是将古代汉语特有的字音及一些方言排除在考查范围之外。
所谓“常用字”就是指2 500 个常用字。
二、考点透析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我们就会发现,“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这一考点,重点考查那些与社会和人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使用频率高又容易误读的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和习惯性误读字等。
(一)多音字1 .同义多音字。
这类多音字在不同的词里,字义并没有显著的不同,但读音不同。
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这个字单用(单音词)时和用这个字构成双音词或多音词时读音不同。
如:20XX年高考大纲版全国卷“桧柏”的“桧”读“g u i”;而“秦桧”的“桧”读“ hu 1”。
二是在个别词语中的读音与一般读音不同。
如如: 20XX年高考重庆卷“殷红”中的“殷”读“ y a n”其他都读“ y in” “y汨”。
三是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读音不同。
如:20XX年高考重庆卷“包扎”为口语,其中“扎”读“ z a”而在书面语中使用时如“驻扎”的“扎”读“ zh a” 。
2 •多义多音宇。
这类多音字主要包括两种,一是词性不同,读音不同。
如:20XX年高考广东卷“畜牧”的“畜”做动词时读“ x U:而做名词时如“牲畜”的“畜”读“ chd” 。
二是意思不同,读音不同。
如:20XX年高考山东卷中“果脯”的“脯”,义与“蜜饯果干” 有关时读“ f 与“胸脯”义有关时读“ p U;与“上供、案件”义有关时。
(二)形声字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形旁表字义,声旁表读音。
汉字中90%以上是形声字,但由于语音的演变,很多形声字的声旁已经不再表示该字的读音,如:20XX 年高考天津卷1“浸渍.”的“渍”读“ z i”,而不读“ z e;“莘莘学子”的“莘”读” sh昇,而不读“ x i n”。
形声字的声旁与形声字本字读音的关系,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1 •声旁读音与本字读音相同。
如:20XX年高考江西卷“蟊.(m d o)贼”的“蟊”读音与声旁“矛”读音相同。
2 •声旁读音与本字读音完全不同。
如:20XX年高考江西卷“造诣”的“诣”读“ y 1:不读“ zh 1:3 •声旁读音与本字读音相近。
(1 、)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如:“马厩:“棱角:“抨击:“锲而不舍:中的“厩:“棱:“抨”“锲”分别读“ J1D” “leng” “peng” “qie”,不能读成“jl” “ling” ping qi 。
(2)声母不同,韵母相同,女口:“刹那”“纤维”“蹊跷”中的“刹” “纤” “蹊”分别读“c ha xian qi ,不冃匕读成sha qian xi 。
(3)声母、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如:“谕旨”的“谕”读“yd” ,不读“ yd”;“不韪”的“韪”读“w「”,不读“w「”。
(三)形似字形似字是指那些形旁或声旁相似的字,这些字有的读音相同,有的读音相近,有的读音完全不同,加之形体相似,稍不留意就会误读。
命题者常以此设题考查考生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区分形似字不同读音的能力。
1 •笔画增减造成的形似字。
这类形似字笔画只有细微的差别,但读音迥异。
如:“亳州” 的“亳”读“ B6;而不读“ hd。
” ; “泠泠作响”的“泠”读“ ling” ,而不读“ l0n g”。
2 •偏旁不同造成的形似宇。
这类形似字往往读音相同或相近,更是考查的重点。
如:“峻”与“竣”都读“jdn” ,而“慨”与“概”,前者读“Zi”,后者读“gai”(四)习惯性误读字习惯性误读字是指由于平时对一些宇的读音仅凭自己的主观印象来读或受他人、社会的影响而读错的字。
如:把“气氛”的“氛”读成“ fen” (应读“ fen” ),把“憎,限” 的“憎”读成“zeng” (应读“zeng” )等。
正确识记上述几类常用字的字音,虽说是一种记忆能力,但并不是要求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有一定识记技巧的。
1. 要注意多音宇的读音。
多音字读音的确定,可以用下面几种方法:(1)根据词组确定读音。
一些多音字的其中一种读音只在一个或几个词语中出现,我们可以采取“记少不记多”的办法,根据词来确定多音字的读音。
如:读“man”,其他地方都读“mdi”。
另埋”只在“埋怨”中外如“孱、作、估、瘪、伺、缩、嚷、熨、挣、稽、扁、症”等字都有这种现象。
(2)根据词义确定读音。
一些多音字的读音只在该字的个别义项中才出现,可以采取“记特殊不记一般”的方法来记忆。
如:引吭(只在表示喉咙时读,“hang”,其余读“ keng”)高歌、顺蔓(只在表示细而长的茎时读“ wdn” ,其余读“ mdn” )摸瓜、强劲(只在表示强劲有力时读“ jing” ,其余读“jin”)、姓肖(只在表示姓氏时读“ XiQo” ,其余读“xido” )。
(3)根据语体确定读音。
有些多音字在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中要读不同的读音,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语体风格的不同来确定一些多音字的读音。
如:剥(剥bo削、剥bao橘子)、逮(逮dai捕、逮dai犯人)、勒(悬崖勒马,把裤子勒lei紧)。
上面三个字的第一个音一般出现在书面语中或在合成词中,不单独使用,而后一个音一般出现在口语中,读这个音时它可以单独作一个词来充当句子成分。
(4)根据词性确定读音。
一些多音字的词性不同,读音也就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词性来判断一些多音字的读音。
如:创,在名词中读chuang (创伤),在动词中读chua ng (创造)。
再如:散(散落,sdn ;散漫、散文,sdn )、处(处理,chd处所,chd )等都可以根据词性判断读音。
(5)根据语源确定读音。
一些多音字在不同来源的词语中有不同的读音。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该词语的来源来判断它的读音。
女口:“卡”字,外来词中读“ka”,其他词中读“qia”。
2 .要读准形声宇。
众所周知,形声字中有些可以根据声旁确定其读音,而也有一些是不能根据声旁来推断读音的。
高考中考查的形声字偏重于后者。
因此我们在识记时,可以采用归类记忆的方法,把声旁表读音的形声字归到一起,把声旁不表读音的形声字归到一起,尤其要读准声旁不表读音的这一类。
3 .要辨清形似宇。
形似字错读,大都因为没有看清它们的细微差别。
如;把“不寒而栗”的“栗(11)”读成“粟(S I)”等。
对这类字,我们要先辨清字形。
再依形记词定音,学会运用联想记忆法。
如:滇池里有“水”,缜密的思维得“丝丝入扣” ,嗔怪得用“口” ;确定字形后再己词的读音就容易多了。
另外,复习时还可以把一些形似字编成顺口溜来记,如:横戌(xu)点戍(shu)戊(wu)中空,横撇交叉就念戎(f6ng)。
总之,只要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再难的形似字也能分得清、读得准。
4.矫正习惯性误读字。
习惯性误读字虽然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不多,但应引起重视。
平时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不要凭想当然去读拿不准的字;要有针对性地用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矫正习惯性的误读。
三、命题规律字音题俗称“天下第一题”,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常考内容之一,20XX年高考除新课标全国卷、江苏卷、福建卷、辽宁卷、上海卷五套试卷未专门设题,其他各地试卷都有考查,它是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特别是在日益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今天,字音考查显得尤为重要。
高考命题对此考点的考查,有如下规律特点;1.考查重点较为突出。
高考语文字音题的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多音字、形似字、形声字三种类型上。
20XX年主要考查形似字和形声字,20XX年主要考查形似字和多音字。
如20XX年广东卷的“歼.灭/忏悔”安徽卷的“和蔼./暮霭”,20XX年广东卷的“反省./节省”,山东卷的“和蔼/暮霭”。
2.题型相对单一。
字音题无一例外地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且放在第一题,一是只给出汉字要求选出读音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一组,二是以汉字加注拼音的形式呈现,要求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还有个别试卷与字形考点结合考查,如20XX年高考北京卷;今后也不排除在试卷第II 卷的现代文阅读中以主观题形式进行考查的大胆尝试。
3•试题的设问形式多种多样。
题干要求有:“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如20XX年重庆卷、四川卷、江西卷、山东卷,天津卷、全国n卷等,“注音有错误的一组”如20XX年浙江卷;“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女口20XX年湖北卷、20XX年湖北卷等;“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如20XX年北京卷等等。
“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如20XX年山东卷、广东卷,“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如20XX年安徽卷,4. 取材对象较为集中。
字音考查的词语足常见的双音节词和四字成语,间有以句子为载体的试题。
语言材料选择几乎不涉及因方言不同而造成的声调问题,即使涉及也多是多音字、易错读的字,设题的错误项重点在声母和韵母。
5. 预计随着新课标改革步伐的加快,客观题将逐年减少,本考点的热度将有所下降。
今后的高考命题仍会沿袭以前的题型和考查点。
需要注意的是,试题的错误设置更多地趋向综合性、兼顾型,字音和字形轮换考查,字音和字形合并命题的形式也会越来越多。
四、技法点拨1. 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汉字数量多,读音复杂。
该考点的复习既不能投入过多时间,又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而要把功夫用在平时的积累与识记上。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科学地运用记忆规律可以有效地提高记忆效果,结合字音识记的特点,先将精选出的重点字音,按音序排列,分成组,割成块,然后计划每天掌握一组,这样既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也消除了畏难情绪,达到了化整为零的目的。
针对考查热点,在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等类型上多下功夫,通过课外阅读、练习等手段来增加所掌握的词语的数量。
2.金蝉脱壳,讲究方法遇到熟悉或已经掌握了正确读音的字词就直接划去,只保留那些读不准的读音或常读错的。
过段时间对保留部分进行第二遍复习,把其中能读正确的再划去,读错的再留下。
这样逐步削减、逐层“脱壳” ,最终剩下的就越来越少,再反复强化记忆这些常出错的字音,这既可减轻复习负担,又容易识记,可以说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复习时要建立自己易读错的词语表,在复习过程中对读错的字要随时记录,并分析自己读错的原因;要克服“认字认一边;不用问先生”的思想,平时遇到把握不准的读音时,一定要查工具书加以确认;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情况下的正确读音,以及成语中的一些特殊读音现象;因义定音、音随义转,把字音、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记忆。
3.科学解题,掌握要领(1) 仔细审题,明确要求首先看准题目要求,是选择“完全正确的” ,还是“有错误的” ,是选出“完全相同的”,还是“不完全相同的”或“全都不相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