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讲 大空间建筑室内气流组织设计
第三讲 大空间建筑室内气流组织设计
回风
送风
组成 作用
气流Ⅰ
气流Ⅱ
小容量送风机A 小口径管道B 定向喷嘴C
大送风机(或空调器D) 短送风管E 普通送风口F
高冲力(~6kgm/s2,50m/s的流速)热湿处理、换气 诱导气流Ⅱ
第三讲 大空间建筑室内气流组织设计
主要设计条件: 1. 室内温湿度、速度设计参数 2. 建筑几何结构,建筑空间设计允许情况
主要设计要点: 1. 设计区域满足温度、速度要求(无吹风感) 2. 观众看台上下部温差<2℃ 3. 找最不利点进行校核计算
设计参数:
有资料分析表明:夏季室内计算温度由26提高至28℃,冷负荷 可减少21-23%,冬季22 ℃将为20℃,则热负荷可减少26-31%
3. 校核计算结果,不满足下述条件,重设t0,或y和x 重复计算直至下述条件满足。
d0≤≥0.2~0.8m,v0>10m/s 4. d0、v0L0 喷嘴个数N
L总 5. 远程和近程两排喷口侧送 计算原则: 1)一般远程为水平送风负责远距离送风,
风量为总送风的2/3,近程喷口以一定角度送 风负责近距离区域,一般为总送风的1/3 2)两排风口侧送分别单独计算
室内风速及其它设计参数:
羽毛球、乒乓球、冰球:风速≤0.2m/s(国外有0.15m/s) 观众席:0.15-0.30m/s 其他:工作区高度(乒乓房):10-11m 换气次数:现行规范规定:高大空间建筑的换气次数:≤5次/h 送风温差:6-8℃ 目前我国建成的体育馆风量一般都在31~39m3/h 噪声标准:NC45-NC50
冷热指标:
观众密度:2-2.5人/m2 比赛场照明负荷:大型:100-200W/M2;中小型:50-70W/m2 一般:冷负荷估算指标:180-470W/m2
热负荷估算指标:120-180W/m2 通常:人员负荷、照明负荷>新风负荷>围护结构负荷(<20%)
空调系统特点
送风管风速:低速:<15m/s,高速系统:> 15m/s, 使用特点:容积大、净空高、人员密度高、热湿负荷大、新风
3. 计算步骤与上述相同,存在着 计算校核重设参数校核——符合要求
大空间建筑送风系统常见节能设计
1. 夏季上排风排除热量——自然或机械排风系统 2. 冬季上排风回收热量——板式空气热回收系统
3. 冬夏季两用送风口
大空间建筑送风系统常见节能设计
4. 冬夏季两用送风口
5. Dirivent系统
k——风口特性系数,尽可能由厂家提供
De
4
Af
l (0.22 31.3 vp )x k Lpvc
下送风方式设计原则
1. 按每个观众所需风量和送风速度设计确定风口个数
v0 2m / s t0 1 ~ 3C 送风诱导比 1 ~ 2
2. 下送风方式除了座椅送风外,还有座椅下台阶侧面 送风、梁式送风等形式
可调、出风速度<6.5m/s
座椅送风
下送上回方式
节能 新风充足
特点
风口型式复杂
座
地板灰尘二次飞扬
椅
柱
送
风
座椅背送风
梁式通风座椅
大阪中央体育馆
?
分区送风:考虑满足不同区域功能要求
功能要求不同。如观众区和比赛场,观众区与池区
回风口设置:考虑气流均匀性
考虑送风方式的组合:上送下回;下送上回
排风口设置:考虑排除热量
量大、间歇使用 系统形式:一般采用集中式、定风量、单风道、全空气低速空
调系统 系统类型:一次回风系统、可全新风系统
送风方式
上送下回方式
散流器上送下回
喷口上送下回
旋流风口上送下回
孔板或条缝上送下回
卷吸混 合强
侧送下回方式
分区域送风
喷口侧送下回
双排喷口喷口侧送下回
百叶封口或条缝侧送下回
双排百叶风口侧送下回
考虑照明负荷、人员负荷,并结合新风量要求
喷口射流送风计算步骤
1. 确定计算参数,射程x,落差y,工作区域风速vx,送风温差t
x 30 ~ 50 d0 v p / vx 0.5
多股
y d0
vx v0
x tg
d0
3.347
Ar00.8.11427Ar1d.x10561dx.5012.5如果A是r扁平g射v0t20流Td、0 并
行射流,则应用相应
的射流计算公式
2. 利用上述公式求解风口直径d0、送风速度v0
射流平送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0 0.064(T / t0)0.015 x0.302 y0.687vx1.23
v0 4.295(T / t0)0.561 x1.124 y0.533vx0.132
喷口射流送风计算步骤
非等温垂直送风(上送风)计算
1. 单股垂直射流计算式
vx k d0 [11.9 Ar ( x )8 ]1/ 3
v0
x
k d0
2. 多股垂直射流计算式
vx k de [1 0.02( x )3] /( x )
v0 De
De
De
de——风口当量直径
De——每个风口管辖的断面积Af的当量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