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题库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题库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题库题(2012)
一、判断分析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我国当前的多种分配方式中不包括按资分配。

3、市场经济可分为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

4、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是必须具备一定条件的。

否则,就可能产生市场失灵。

5、激进式改革又称“休克疗法”,是以快速、全面推行私有化为突出特征的。

6、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实际上也是从等级规则向产权规则转变。

7、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制度变迁即是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

8、一般而言,增量改革比存量改革具有更大的难度。

9、资本的法律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是可以分离的。

10、财产的所有者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行使其财产所有权。

11、公共产权具有排他性和可分性。

12、产权不是一种而是一组权利,也是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用途进行选择的
权利。

13、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行政代理,需要支付巨大的组织成本与信息成本。

14、按照分类改革的原则,竞争性中小国有企业宜于完全放开。

15、对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首先应实行所有权主体行为资本
化。

16、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治理结构又称为“内部人控制”模式。

17、代理成本源于代理问题,它包括代理人的酬金和职务消费。

18、在按劳分配中,劳动是分配的唯一的依据。

19、微观收入分配与生产条件的分配直接相关,其分配水平取决于生产要素
的配置和效率。

20、宏观收入调节即是政府通过税收“劫富济贫”。

21、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是货币工资而不是劳动券。

2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要素分配必然拉开收入分配差距。

23、GNP是指一国在其领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
和。

24、GDP的计算必须遵照国民原则。

25、我国改革以来主要推行的是平衡增长战略,即在各地区、各部门同时大
规模投资以推动其平均增长。

26、有了经济的增长,就必然有经济的发展。

27、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从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
方式。

28、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外延扩张型为特征的经济模式。

29、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应该是就地转移。

30、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社会需求、技术进步等,制度安排因素不影响产
业结构。

31、对外贸易的开放,一般要经历由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转变。

32、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的特征还可以长期持续下
去。

33、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应是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否则,即可能陷
入“比较优势陷阱”。

34、外商直接投资(FDI)相比于间接投资而言,对引入国是一种没有任何风
险的外资。

35、一国的外贸依存度越高,其对外开放度也越高,因而开放的效益也越好。

36、只要有垄断的存在,就有导致市场失灵的可能。

37、如果没有市场失灵,则可以不需要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38、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39、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况下,应采取扩张型的货币政策进行调节。

40、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的效率,与政府选择经济政策的组合、时机、力度等
有关。

二、名词解释题
1、混合所有制经济
2、产权规则
3、“诺斯悖论”
4、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
5、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
6、产权制度
7、企业治理结构
8、参与约束
9、刺激一致性约束
10、企业共同治理
11、相机治理机制
12、公共服务均等化
13、绿色GDP
14、可持续发展
15、比较劳动生产率
16、二元对比系数
17、“后起者优势”
18、外向型工业化战略
19、货币政策手段
20、市场失灵
三、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

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及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简析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
5、试比较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的差异。

6、试析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诺斯悖论”。

7、什么是产权?产权明晰化的含义是什么?
8、法人产权制度有何基本特征?
9、简述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治理结构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0、简论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

11、什么是代理问题?简述委托代理关系下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

12、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条件分配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13、怎样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4、为什么要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两者相结合?
15、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6、为什么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依赖于制度创新?
17、简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

18、为何人均GDP或GNP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19、简述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

20、简述我国新发展模式的几个基本特征。

21、简述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2、简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与成因。

23、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开放有哪些新要求?
24、在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中如何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25、简述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26、FDI通过哪些渠道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
27、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含义。

28、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与具体目标是什么?
29、简述经济政策目标可能冲突的区域。

30、简述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上有哪些优势。

四、论述题
1、试论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度的方式和路径。

2、试析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主要特征及地方政府在市场化进程中的主要功能。

3、试论我国渐进式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4、试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基本思路。

5、阐述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基本含义。

我国国企的治理创新如何体现“共同治理”的原则?
6、试论相机治理机制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程序。

7、试比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微观收入分配与宏观收入分配。

8、论述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9、论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

10、结合实际,讨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1、论技术创新与经济结构演讲之间的关系。

12、对外贸易如何影响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13、论述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比较优势基础。

14、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政策手段的选择。

15、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的效率标准,从效率角度出发,政府在进行经济政策选择时应主要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书目:
1、杨瑞龙主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2、刘诗白主编,《政治经济学》第二版(8-14章),西南财经大学出
版社2010年版
每套题题型搭配:名词解释5题(20分);判断分析5题(20分);
简答题3题(30分);论述题2题(3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