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朱祐传范晔》阅读答案
《朱祐传》阅读答案
范晔
朱祐字仲先,南阳宛人也。
少孤,归外家复阳刘氏,往来舂陵,世祖①与伯升
皆亲爱之。
伯升拜大司徒,以祐为护军。
及世祖为大司马,讨河北,复以祐为
护军,常见亲幸,舍止于中。
祐侍宴,从容曰:“长安政乱,公有日角之相②,此天命也。
”世祖曰:“召刺奸收护军!”祐乃不敢复言。
从征河北,常力战
陷阵,以为偏将军,封安阳侯。
世祖即位,拜为建义大将军。
建武二年,更封堵阳侯。
冬,与诸将击邓奉于淯阳,祐军败,为奉所获。
明年,奉破,乃肉袒因祐降。
帝复祐位而厚加慰赐。
遣击新野、随,皆平之。
延岑自
败于穰,遂与秦丰将张成合,祐率征虏将军祭遵与战于东阳,大破之,临阵斩成,延岑败走归丰。
祐收得印绶九十七。
进击黄邮,降之,赐祐黄金三十斤。
四年,率破奸将军侯进、辅威将军耿植代征南大将军岑彭围秦丰于黎丘,破其
将张康于蔡阳,斩之。
帝自至黎丘,使御史中丞李由持玺书招丰,丰出恶言,
不肯降。
车驾引还,敕祐方略,祐尽力攻之。
明年夏,城中穷困,丰乃将其母、妻、子九人肉袒降。
祐槛车传丰送洛阳,斩之。
大司马吴汉劾奏祐废诏受降,
违将帅之任,帝不加罪。
祐还,与骑都尉臧宫会击延岑余党阴、酂、筑阳三县贼,悉平之。
祐为人质直,尚儒学。
将兵率众,多受降,以克定城邑为本,不存首级之功。
又禁制士卒不得虏掠百姓,军人乐放纵,多以此怨之。
九年,屯南行唐拒匈奴。
十三年,增邑,定封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户。
十五年,朝京师,上大将军印绶,因留奉朝请。
祐奏古者人臣受封,不加王爵,可改诸王为公。
帝即施行。
又奏宜令三公并去“大”名,以法经典。
后遂从其议。
祐初学长安,帝往候之,祐不时相劳苦,而先升讲舍。
后车驾幸其第,帝因笑曰:“主人得无舍我讲乎?”以有旧恩,数蒙赏赉。
二十四年,卒。
(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世祖:指光武帝刘秀,他的大哥刘演字“伯升”。
②日角之相:旧时星相家称额骨中央隆起、形状如日为“日角”,认为这是帝王之相。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伯升拜大司徒,以祐为护军拜:被授予官职
B.从征河北,常力战陷阵陷:陷入
C.九年,屯南行唐拒匈奴屯:屯兵驻守
D.帝往候之,祐不时相劳苦劳苦:慰劳,接待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朱祐忠勇的一组是(3分)
①长安政乱,公有日角之相,此天命也
②从征河北,常力战陷阵
③祐率征虏将军祭遵与战于东阳,大破之
④祐槛车传丰送洛阳,斩之
⑤朝京师,上大将军印绶
⑥又奏宜令三公并去“大”名,以法经典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祐小时候成了孤儿后,就回到外祖父刘氏家住,经常到舂陵去,刘秀和刘演都很喜欢他,后来他还分别做了刘演和刘秀的护军。
B.有一次在宴会上,朱祐随口说当时还是大司马的刘秀有帝王之相,刘秀说要叫刺奸将军治朱祐的罪,朱祐就不敢再说了。
C.朱祐作战英勇,常打胜仗,深得刘秀的喜爱,即使攻打邓奉失败被俘,刘秀也在朱祐接受邓奉投降后迅速恢复其官职,并厚加赏赐。
D.朱祐为人质朴正直,经常接受敌人的投降,而不以斩杀敌军首级邀功,但对自己手下士兵要求严格苛刻,以至于士兵都痛恨他。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明年,奉破,乃肉袒因祐降。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