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市优质课一等奖
思妇游子(情)
Hale Waihona Puke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作业:
1、绝句二首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思考: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感情?请简要分析。 2、背诵全诗。
(2)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哪 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
月悬
月斜
月生
月落
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月下的春、 江、花,月是诗中生命的纽带。
与“月”相关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思乡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美景
课下思考:此处借助于哪 些意象表达游子的思归之 情?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游子思归图
月
小结
以“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逐 步展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 丽的完整图画。 以“月生——月照——月斜—— 月落”为外在线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 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意境。
春江花月(景) 宇宙人生(理) 完 美 融 合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教学目标
1、朗诵诗歌,体味诗歌情、景、理浑然天成的 画意诗情。 2、借助联想 想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体 悟诗人的情感。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讨论:开头八句都出现了 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 意境?请用优美的语言描 绘这幅画面
清幽恬静,开阔邈 远的意境
第二部分:哲理美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畔沉思图
一、面对良辰美景,引发 了诗人怎么样的遐想?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哲思
感知全诗,划分层次 讨论:以月为线索,诗人描绘了哪些画面?
春江花月图 江畔沉思图 思妇怀人图 游子思乡图
第一部分:景物美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春江花月图
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 人生,既有人生短暂、 宇宙无穷的惆怅,又 有人类代代相传与明 月共存于天地的欣慰
第三部分:情感美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明月楼:独守空闺的思妇
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
意象与情感的关系: 1、分析意象的特定含义 2、关注意象的时令色彩、冷 暖色彩 : 色调明丽,情感高 昂;色调阴暗,情感低沉。 3、关注手法,借景抒情、融 情于景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思妇怀远图
鱼龙、鸿雁——“尺素在鱼 肠,寸心凭雁足”,鱼龙、 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 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 传音讯之意。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