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生活一、生活与消费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了解)⑴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⑵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后者是本质属性)2、货币的概念、本质。
(了解)⑴货币的概念: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⑵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理解)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⑴价值尺度: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要求: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⑵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要求:必需用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其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4、纸币产生的原因。
纸币的含义、优点及发行规律。
(了解)①产生原因:A、货币以金银条块形式流通不便和金属铸币在流通中有缺陷,这些在使用中易磨损,成为不足值货币,B、而纸币成本低更易于保管、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②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
③纸币的优点: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又可避免铸币的磨损。
④纸币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5、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了解)①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②功能及优点: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6、外汇和汇率。
(了解)外汇: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7、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正确的金钱观:①对金钱,要取之有道。
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②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要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义的事。
8、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理解)①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②供求如何影响价格:A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B、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9、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理解)(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10、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理解)(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11、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而个别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
→这就是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缘故12、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运用)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3、价格变动的影响。
(理解)A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他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他它的购买。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如果两种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B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14、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了解)消费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两个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
15、不同的消费类型。
(了解)(1)按产品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消费,货款消费,租货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16、消费结构的含义。
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恩格尔系数。
(了解)(1)消费结构的含义: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
(2)恩格尔系数的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它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一个系数。
(3)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关系: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消费质量,导致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低。
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越完善、越优化,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
17、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了解)人们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影响,具体如下:①从众心理: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别人做某事,自己不由自主地去做,其消费会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
②求异心理:消费行为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③攀比心理:有些商品,人们拥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实用价值和它所带来的乐趣,而是在于“向上看齐”,人民我有的炫耀心理。
④求实心理:消费者选择商品,往往考虑许多因素,价值是否便宜,质量好不好,服务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齐全等,讲究实惠,是一种理性消费。
18、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运用)。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①所谓适度消费: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包含不滞后消费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①消费要有主见,要保持冷静头脑,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使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①体现新的发展观要求,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
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②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③绿色消费体现、要求,即5R[A节约资源、减少污染;B、绿色生活、环保选购;C、重复利用、多次利用;D、分类回收、循环再生;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的困难,帮助我们获取新的成就。
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在任何时候都是应该发展的。
实践证明,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风已过时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和有害的二、生产、劳动与经营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理解)(1)生产决定消费。
具体表现有:①生产决定消费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理解)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3、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
(了解)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公有制经济成分比较)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含义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地位处于支配地位是其支柱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控制国家经济命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吸收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税收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混合所有制经济含义: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了解)⑴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成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⑵股份制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5、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理解)⑴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⑵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了解)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含义劳动者个人或者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作用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对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理解)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A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B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⑶意义: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8、企业的含义。
(了解)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9、公司的含义。
(了解)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10、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