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短篇小说研究
特利故事》,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苦闷》、《万卡》,这
部作品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后来被众多名家一致赞赏。
新西兰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甚至曾说“如果法
国的全部短篇小说都毁于一炬,而《苦闷》留存下来的话,
我也不会感到可惜。”
·《莫特利故事》的初版扉页
告别喜剧性小说的创作
S制作
1887年由于过度劳累和健康不佳,契诃夫前往乌克兰东部旅行。 旅行归来后,他写了中篇小说《草原》。也是这一年,他的创作高峰 到来了。这一年,他发表了《伤寒》、《吻》、《沃洛嘉》、《祸 事》、《婚礼》、《逃亡者》、《无依无靠的人》等优秀的短篇小说。 他也发表了通俗喜剧《蠢货》和四幕喜剧《伊凡诺夫》。接着,他出 版了小说集《在黄昏》,在这本书中第一次署上了真名。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简介
S制作
汝龙(1916年-1991年7月13 日)字及人,江苏苏州人,汝龙 先生是我国翻译契诃夫小说的专 门家,是自学成才的著名翻译家。 他的英文和俄语都是自学的。他 最大的成就是以个人之力,花费 毕生精力,翻译了契诃夫的全部 小说以及戏剧。
早期创作(80年代初期与中期)
剧本与小说的双丰收
S制作
1897年,写成了反映乡村生活场 景的四幕剧《万尼亚舅舅》。该剧是 契诃夫剧作中的代表作之一,曾在莫 斯科艺术剧院多次上演。
1898年,他加盟莫斯科艺术剧院, 结识了高尔基,并与之建立了深厚的 友谊。1898年,喜剧《海鸥》在莫斯 科艺术剧院上演,获得空前成功。回 国后,他因肺结核病情恶化而移居雅 尔塔,在这里,他常与列夫·托尔斯泰、 高尔基等人互相交流。
契诃夫1680年1月29日出生 在俄国南方小城塔甘罗格。父亲 经商,开一家小杂货铺。契诃夫 小小年纪就被严酷的父亲逼着在 店里站柜台,上教堂唱圣歌。 1876年店铺倒闭后,举家迁居 莫斯科,而契诃夫独自留下继续 上中学。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 他不得不利用课余当家庭教师糊 口度日,契诃夫在困苦和屈辱中 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
·契诃夫与高尔基在雅尔塔契诃夫的家中
短暂的婚姻
S制作
1901年,他在雅尔塔与在《海鸥》中扮演女主 人公的奥尔加·列昂纳多芙娜·克尼碧尔结婚。婚后, 契诃夫的健康每况愈下,直至3年后他逝世。这段婚 姻很短暂,因契诃夫的早逝,而只持续了4年,但契 诃夫的妻子在他死后终生未嫁,并于1959年去世。
1903年,他完成了短篇小说《补偿的障碍》、 《没出嫁的新娘》(他最后一部写成了的小说作品, 也是他最具乐观主义精神的小说),以及一部卓越的 悲喜剧《樱桃园》。
S制作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俄罗斯文学“黄金时代”的政治背景
作者简介
S制作
安东·帕夫洛维奇·契诃夫( 1860-1904 ),俄 国的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 19世纪末叶崛起的最为 重要的俄国小说家和剧作家。
契诃夫与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是一个有强烈幽默感的作 家,他的小说紧凑精炼,言简意赅,给读者以独立思 考的余地。其剧作对19世纪戏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真实反映出当时俄 国社会的状况。其作品表现了对丑恶现象的嘲笑与对 贫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 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丑恶现象。他被认为19 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S制作
契诃夫从1880到1886年间发表的作品都不署 真名。他用的最多的笔名是“安东沙·契洪特”, 因此文史学家把契诃夫早期的创作称作“安东 沙·契洪特时期”。
·契诃夫和他的妻子
逝世
S制作
1904年,1月17日,《樱桃园》在莫斯科 艺术剧院首演,戏剧大获成功。5月,他出现 了严重的哮喘,为此,他于6月赴德国巴登魏 莱尔疗养,出现了心力衰竭。7月15日,契诃 夫在巴登魏莱尔与世长辞。他的遗体被运回 俄国,后葬于莫斯科。
契诃夫之墓·
《契诃夫文集》 上海译文出版社
·契诃夫签名
1886 年 , 他发 表了 《太太 们》 、《幸 福的 人》、
《在别墅里》、《大提琴的浪漫故事》、《一件艺术品》、
《白嘴鸦》等短篇小说,以及《苦闷》、《万卡》、《食
客》、《校长》等系列短篇小说。这里面的《苦闷》和
《万卡》是其早期创作的一次思想和艺术上的飞跃,他在
里面不再写幽默故事了。接着,他发表了短篇小说集《莫
1888年,他把中篇小说《草原》发表在严肃的文学杂志《北方导 报》上。这部作品颇得好评,标志着他告别了喜剧性小说的创作,是 他成熟的标志。他被俄国科学院授予“普希金奖月到9月,契诃夫只身一人,来到政治犯流放地库页岛进行实地考 察。他形容下的库页岛上地狱般的惨状和西伯利亚的城市、海参崴的贫穷给他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黑暗的现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逐渐改变了不问 政治的心态,开始著述揭露沙俄专制制度下的内幕。这一年,他发表了短篇小 说《贼》、《古塞夫》,创作了独幕笑剧《被迫无奈的悲剧角色》、《结婚》。
·契诃夫出生在这幢房子里
1879 年 , 契 诃 夫 完 成了高中学业,前往莫斯科 和家人团聚。在这里他获得 了奖学金得以进入莫斯科大 学医学系。这年年底,他写 成了短篇小说《给博学的邻 居的一封信》,这是他的处 女作。
·契诃夫在莫斯科的故居
创作之路
由于家境困难,1880年,契诃夫开始 以文学记者的身份为一些幽默刊物写些短小 的幽默作品,借以维持生活,他就这样开始 了文学生涯。1883年,他发表了一些早期 创作的短篇小说名篇:《胖子和瘦子》、 《喜事》、《在钉子上》、《胜利者的得意 洋洋(一位退休的十四品文官的故事)》、 《小公务员之死》、《不平的镜子》、《谜 一样的性格》、《站长》,这些作品奠定了 他在俄国文坛的地位。
1892年,他创作并发表了《跳来跳去的女人》、《邻居》和《六号病房》。 《六号病房》表现的是重大的社会课题,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反对对人民 群众的精神的摧残,作品语言朴实无华,气氛压抑,文笔精致,但是思想深刻。 《六号病房》标志着契诃夫创作的转折,是他在库页岛之行后的一大成就。从 此以后,契诃夫的中短篇小说具有了更强烈的社会性、批判精神和民主精神, 艺术性也没有丝毫的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