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课内外阅读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小学语文教学作出了相应的调整,考试成绩不再是教师教学的唯一目的。
新课标要求教师挖掘小学语文的其他作用,充分发挥其功能性。
在笔者看来,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有两大功能,首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
其次,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最初的信息获取和表达能力,获取即阅读,表达即写作。
在笔者看来,学生正置身于一个充满着各种各样信息的时代,因此培养他们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极为重要。
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方面简单谈谈如何开展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阅读教学
小学生的阅读主要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类。
课内阅读是基于课本,通过阅读课文,获取一定的信息,掌握一些修辞手法。
课内阅读的优点是有着教师的指导,能够对文章进行较为透彻的理解,掌握生词,缺点则是阅读范围较为固定,信息单一。
课外阅读则恰恰相反,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没有教师的指导,同时文章里有着大量的生词,需要学生自己解决,是对学生能力的综合考验,阅读难度高了,获取的信息自然也比课内阅读要丰富,
同时更加贴合学生的兴趣。
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不应该将课内外阅读割裂开来,而应该让二者相互配合,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一、现阶段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在笔者看来,阅读应该是一种学生从小就养成的习惯,这样他们才能做到自发性的阅读。
然而,现实中小学生的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
课内阅读有着教师的督促,阅读效果尚可,但是课外阅读的情况则良莠不齐。
曾经有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与西方同龄人相比,每年要少读近十万字。
除此之外,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大都不是自愿的,而是有着家长的督促或者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
虽然能够保证一定的阅读量,但是这种压迫式的阅读只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心底排斥阅读,一旦他们年龄大了,没有父母的束缚,很可能会拒绝阅读,这也导致学生无法养成阅读的习惯。
在阅读的引导上,教师和家长也有很多不足,最为显著的是没有帮助学生选择书籍,一味地让他们阅读四大名著或者外国名著,要知道四大名著和一些外国书籍是初中必选读物,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难度较大,这也导致学生在心底排斥阅读。
在笔者看来,教师应该着眼于课内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转移到课外阅读,帮助学生甄选适合的书籍,促进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最终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从课内阅读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继而形
成习惯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阅读时,容易受到情绪和兴趣的左右,遇到喜欢的童话故事一类的文章就想看,而对一些科普类文章则缺乏一定的阅读兴趣。
学生的这种年龄特点既是教学优势,也是教学难题。
教师要学会投其所好,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激发起阅读兴趣,最终促进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语文课本的选文不是教师能决定的,总有学生喜欢的课文和不喜欢的文章,这就要求教师在现有的课文中深挖教学切入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比如,某一次的阅读课主体是红色记忆,缅怀抗日英雄。
虽然每一代人都在接受红色记忆的洗礼,但是不能否认,学生对于这种阅读主题兴趣不高。
为了勾起学生的兴趣。
笔者将课文《王二小》改编的电影播放给学生看,学生深深地受到二小的大无畏精神的感染,对抗日英雄肃然起敬,想要通过阅读感受那段血色记忆,很自然地拿起笔者分发的阅读素材进行阅读。
三、帮助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材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笔者在前文已经提到,我们的学生在阅读素材的选择上没有什么经验,只是根据家长或者教师的要求进行阅读,阅读素材一旦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就会导致学生的阅读效果下降,甚至是产生抵触阅读的情绪。
因此,教师要对班级
中的学生进行一定的调查,包括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等,然后结合学生的特点,给学生推荐书籍。
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专门挑一堂课,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难度不大,同时意义深刻的文章,来帮助学生进行阅读素材的甄选。
当然,课外阅读也不能一直停留在较为简单的文章上,教师在选择素材时,应该逐步加深深度,拓宽选材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当然,教师在给学生选择了较大难度的文章后,不能对其置之不问,那样的话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会受到极大的打击。
教师应该同学生一同阅读,适当的给予学生指导,从而降低学生阅读的难度。
指导并不是将信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提问来进行,一方面,教师的问题逐步加深,指明了文章的脉络,另一方面,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阅读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提高阅读效果。
比如,在笔者看来《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文对学生较为的晦涩,表面上看仅仅是描写游人观察蒙娜丽莎时的心理活动,其实是暗讽当时社会的黑暗,学生很难体会到深层次的含义。
因此,笔者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文中的“我”为何看到蒙娜丽莎深邃的眼眸会感受到一阵阵阴冷?....通过一些指示性的问题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来帮助,促进他们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教学应该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要认清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获取
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教师要着眼于课内文章,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促进学生形成阅读的习惯,然后延伸到课外阅读,帮助学生选择阅读素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唐碧云.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2]吕玉铭.试论语文阅读能力的“三本一体”范式[J].河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