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水回用处理调试方案

中水回用处理调试方案

编号:××××编制单位:单位地址:2007年7月13日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组织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及人员配置计划、调试技术措施等。

范围包括以下单元的部分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及附属管道的调试:分流井、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斜板沉淀池、中间水池及清水池,泵房间各种机电设备等。

调试包括单机试运行和联动试车两个环节,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本设计方案对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和管道调试技术措施等内容作了详尽、完整的阐述。

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依据为:1. ××××××公司出具的“×××中水处理工程”施工图纸2. 各设备厂家提供的设备说明书;3. 现行施工规范、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操作规程;4.省、市现行有关建筑工程施工的劳动定额、机械台班定额;5.现场勘察资料;第一节概述×××大厦是集大型商场和高档写字间于一体,装修豪华,地理位置优越。

按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本项目应用中水处理系统,设备为地下式中水处理站,设计水量为100m3/d,其中50m3用于绿化用水,50m3 排放。

工程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处理大厦内的生活污水。

工艺流程图如下:大厦内各种生活废水,由收集管路进入化粪池内,污水在化粪池内停留12h以上,进行沉淀,水解酸化降解,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污水再经分流井的分流进入调节池内,调节水量、均化水质,由于调节池的微曝气作用,可大大提高污水的溶解氧含量,并降低了有机污染物含量,减轻了后续生物处理的负荷。

经过预处理的污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进行生物降解,该池分为一级、二级氧化池。

微生物附着在填料载体,经鼓风机曝气,提供给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并起搅拌作用,微生物以污水中有机物作为营养源,不断新陈代谢,消耗废水中的有机物,附着于填料上的生物膜不断的脱落和更新,保持着接触氧化池的连续运行。

沉淀在池底的污泥返回到化粪池中。

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的进入斜板沉淀池内,进行固液分离,为了提高分离效果,可根据实际情况投加混凝剂,出水经中间水池进入石英砂过滤罐、活性炭过滤罐,进行过滤、吸附,出水进入清水池内消毒处理,待用。

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绿化要求。

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如下表:表1 进水水质表2 出水水质生物接触氧化是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复合的生物膜法。

曝气池中设有填料,采用人工曝气,微生物部分固着,部分悬浮。

据有以下特点:①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好,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微生物量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及生物滤池,可达到较高的容积负荷;②由于相当一部分微生物固着生长在填料表面,不需要设污泥回流系统,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③由于池内生物固着量较多,水流属完全混合型,因此它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④因污泥浓度高,当有机容积负荷较高时,其F/M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产量可相当于或低于活性污泥法。

本方案设计为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试运行。

试运行可分为单机试车,带负荷试运行两个阶段。

视工程完成情况开始实施。

第二节施工组织华新大厦中水处理工程的调试,是公司完成设备安装后,实现完整交工验收的重要一步,我了顺利完成工程验收,我公司积极投入到本工程的调试工作。

本项目管理采用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进行工程进度管理,实行技术骨干人员定岗定责,专家动态指导相结合。

质量以我司已通过审核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严格控制。

安全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为指导,常抓不懈。

整个项目以“高效优质求企业发展,安全文明树行业样板”为指导思想,服从业主调度,做好有关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优质、安全、文明、按期完成本工程的调试工作。

第三节进度计划及人员配备计划一、调试计划网络图二、人员配置计划为了充分体现我公司“优质、高效、守约、服务”的宗旨,圆满完成工程的接交与验收,达到业主满意、市民满意的工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司挑选了一批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年富力强、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骨干,成立“×××污水处理工程调试项目部”,代表我公司直接对现场统一管理,完成工程项目的调试工作。

技术人员配置:电气工程师一名,机械工程师一名,电气技术员一名,机械技术员一名,电气技工一名,机械技工一名。

第四节调试具体实施方案一、调试内容及目的调试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单机调试,检验各个构筑物中的细部结构尺寸、闭水情况、熟悉各部位功能,测定构筑物及其设备性能;检查各设备机组运转情况,并做好详细的检测记录;对试车过程发现的存在问题逐一分析解决。

第一,带负荷试车,包括清水联动试车及污水试运行两个阶段,解决影响连续运行的各种问题,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第三,菌种的培养和驯化,主要是积累处理所需微生物的量,选择适应实际水质情况的微生物,淘汰无用的微生物;第五,确定符合实际进水水质水量的工艺控制参数,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能耗;第六,编制工艺控制规程,以指导今后的运行。

二、调试方法(一)准备工作1.人员准备:a.工艺、化验、设备、自控、仪表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各一人。

b.接受过培训的各岗位人员到位,人数视岗位设置和可以进行轮班而定。

2.其他准备工作:a.收集工艺设计图及设计说明、自控、仪表和设备说明书等相关资料。

b.检查化验室仪器、器皿、药品等是否齐全,以便开展水质分析。

c.检查各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尺寸、标高是否与设计相符,管道及构筑物中有无堵塞物。

d.检查总供电及各设备供电是否正常。

e.检查设备能否正常开机,各种闸阀能否正常开启和关闭。

f.检查仪表及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g.检查维修、维护工具是否齐全,常用易损件有无准备。

h.购置絮凝剂。

(二)单机调试技术措施。

各单机设备的试车严格按照其设备说明及运行手册进行,并做好详细的检查及运行记录。

1、运行前检查:设备运行前,检察各设备的安装是否牢固,转动部件是否灵活,如有松动及时紧固,转动部件有摩擦及时调整;各管路、线路的连接处是否已安装好。

2、单机运行:再确保无妨碍设备运转的情况下,就可进行设备试运行了。

⑴风机(型号为HC—60S)的试运转:①检查油箱内的机油是否达到标准(游标尺上有刻度)。

②启动风机前拿下进器口滤清器,往主机内倒入30ml左右机油,使机油均匀分布于主机内部。

(用手转几圈)③检查V型皮带的松紧度是否合适,如太松请调整。

④检查安全阀是否设定在指定的压力位置。

如工作压力为cm2,安全阀开启压力为cm2。

在试运行时,可手动调整排气阀升压到开启压力,调整安全阀使其恰好开启。

(压力为工作压力的倍)⑤接通电源启动风机,请注意下列各项:a、风机的转向是否与转向标记指示方向一致,如不一致要立即停机调整接线。

b、观察压力表有无压力指示。

(无水处理槽内必须装满水后才能运行风机,否则风机排气口无压力,则风机没有润滑。

)c、观察滴油嘴有无油滴出(12~15滴/分钟),并观察透明回油管内是否有机油流动。

d、检查电机和风机各部件运转是否正常,温度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声音。

⑵污水进水泵(型号40WQ12—15—)的试运转:①运转前应用兆欧表检查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最低不少于1兆欧。

②检查电缆有无破损,折断等现象。

如有损伤需及时更换,以免漏电,电缆截面与电流应匹配。

③当电压超过额定电压的±10%时,不得启动电泵。

④为了保证使用安全,必须将四芯电缆中的接地线可靠接地,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⑤接通电源,运行泵。

⑥检查转子运行方向,从上向下看应为顺时针方向。

⑶加压泵,反冲洗泵(型号ISG50—125)试运转:①试验电机的转向是否正确,从电机电部往泵上看为顺时针旋转,试验时间要短,以免使机械密封干磨损。

②观察转动是否灵活。

③有水启动时要打开进口阀门,关闭吐出管路阀门,调节出口阀开度以所需工况,检查轴封泄露情况,正常时机械密封泄露应小于3滴/分,检查电机、轴承处温度≤70℃。

⑷水箱进水试验;分别向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中间水池放入清水,试验水池是否有漏水现象,并停留48小时无渗漏现象,同时检查各水池的水位和高程是否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三)联动试车对整个工艺系统进行设计水量的清水联动试车,开启水处理设施、管道中所有阀门和闸阀,启动进水泵送水,根据各构筑物进水情况,沿工艺流程适时启动其他设备,打通工艺流程。

1、根据设计水量,打开系统进水阀门,开启系统进水泵一台,经过毛发聚集器,向一级接触氧化池内进入清水,清水依次进入二级接触氧化池、沉淀池、中间水池。

2、待中间水池水位到达设定的水位时,手动开启加压水泵一台,向石英砂过滤罐内进水,根据管路的设计情况开启和关闭相应的开关,并启动消毒设备(此时消毒罐内装有清水,不是消毒药剂,只为检测管路用),对消毒设备进行试验。

3、整个工艺被打通,考核设备在清水流动的条件下,检验部分、自控部分和连接各工艺单元的管道、阀门等是否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在此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检查进线总电流是否符合要求,变配电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各种设备工作情况是否正常以及能否满足设计要求,仪器仪表工作是否正常,自控系统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第二、用容积法校核进出水、回流以及剩余污泥流量计计量是否准确,校核各种仪表,检测进水水质,测量流速,测量并记录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和转速。

第三、及时解决试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第四、编制设备操作规程。

(四)菌种的培养和驯化整个工艺流程打通以后,开始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驯化。

1、将调节池内预处理的污水经毛发聚聚器引入接触氧化池内,到达设定的水位时停止进水。

在氧化池内进行曝气,给以合适的溶解氧并调节酸碱度。

(如菌种较少,可到污水处理厂取些污泥进行培养)2、经过数小时以后即可连续进水,进水量要从小到大逐渐增加,连续运行数天后悬浮填料上就会发现有絮状微生物附着在上面。

经过一定时间就会增长至我们所需要的浓度,直至出水水质达标。

3、为了加快培养的的进程,可适当增加培菌初期所需营养物质的浓度,例如投加一些浓质粪便或米泔水等以提高营养物质浓度。

4、培菌初期,由于污泥浓度较低,微生物数量较少,应控制曝气量,使之大大低于正常运行的曝气量。

5、在此阶段进一步检验设备运转的稳定性,同时实现自控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在此过程中,每天测试进出水水质指标,直到出水各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五)工艺控制参数的确定设计中的工艺控制参数是在预测的水量、水质条件下确定的,而实际投入运行时的污水水量水质往往与设计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水量水质情况来来确定合适的工艺控制参数,以保证运行的正常进行和使出水水质达标的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能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