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1 【单选题】《国史大纲》的作者是(C)。
A、姚中秋B、陈寅恪C、钱穆D、王国维2 【单选题】思考中国文明历史的主要目的是(D)。
A、发思古之幽情B、熟悉历史C、了解历史上重要的转折时代D、认识自我3 【判断题】要想深入了解中国文明,必须对中国文明怀有温情与敬意。
(对)中国的位置1 【单选题】中国最重要的位置标志是(B)。
A、太平洋以西B、欧亚大陆东端C、热带丛林地带以北D、寒地草原以南2 【多选题】下列关于中国文明特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A、地理空间自成体系B、文明发展相对独立C、久远而连续D、具有文化多样性3 【判断题】地理环境的恶劣性决定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气质。
(对)前中国的满天星斗1 【单选题】延续至今的中国文明的起点是(C)。
A、100万年以前B、1万年以前C、尧舜D、周朝2 【单选题】苏秉琦先生从考古学上把早期中国文化划分为六个区域,其中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玉龙雕塑属于(D)。
A、黄河中游文化区域B、西南文化区域C、长江中下游文化区域D、北方文化区域3 【判断题】中国文明早期分布的格局称得上是满天星斗。
√4 【判断题】良渚文化在4200年前达到了最发达的程度,最引人注目的是玉器。
(错)大洪水1 【单选题】满天星斗的中国文明由于(C )结束了。
A、人口迁移B、上帝的惩罚C、自然灾害D、战争侵略2 【单选题】(D )最早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A、《周易》B、《诗经》C、《春秋》D、《尚书》3 【判断题】中国文明在产生之初就与基督教有显著不同,依靠自己战胜自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
(对)4 【判断题】人类文明在早期会有不同程度的倒退,但今后的文明只会越来越发达。
(错)聚合1 【单选题】洪水之后,中国文明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中原地区的原因不包括( B)。
A、高原地貌有利于避水B、中原地区文明比其它地区发达C、土质疏松适合耕作D、地面广阔2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中原地区范围的是(D )。
A、山西南部B、河南西部C、黄河南北岸D、山东3 【判断题】舜、禹、汤都是从东边到中原来,说明他们所处的时代中国文明在经历从分散到聚合。
(对)陶寺遗址1【单选题】尧舜时代确定的中国人最重要的信仰是(C )。
A、敬人 B、敬地 C、敬天D、礼乐2 【多选题】下面考古发现能够证明陶寺遗址是当时的尧都的是(ABCD)。
A、观象台遗址B、乐器C、北方文化的因素D、山东龙山文化的因素3 【判断题】20世纪的考古学证明了尧舜是虚拟的人物。
(错)禹与夏1 【单选题】考古发现(D )就是当时的禹都。
A、良渚遗址B、龙山遗址C、陶寺遗址D、二里头遗址2 【单选题】与西方考古学相比,中国考古学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优势是(A )。
A、有流传至今的典籍进行比照B、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C、与历史紧密相关 D、信古思潮盛行3 【判断题】中国在诞生之初,其中心就经历了从南到北的转移。
(错)超大规模 1 【单选题】中国文明诞生之初具备的特点不包括(C )。
A、超大规模 B、多样聚合 C、大统一 D、成长机制 2 【单选题】古希腊文明以城邦为单位,其特点是( D)。
A、规模较大B、地理范围比较大C、分布集中D、从来没有构成一个统一稳定的政治共同体 3 【判断题】中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一体而多元的共同体,并有一种内生的力量。
对 4 【判断题】中国是世界的内部化,指的是中国在诞生之初就统一了全世界。
(错)帝尧:德行 1 【单选题】(D )搭建了中国政治最基本的骨架。
A、孔子B、禹C、舜D、尧 2 【单选题】根据《尧典》与《论语·为政》的开篇记载,可以看出中国政治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追求(C )。
A、制度B、礼乐C、德行D、敬天 3 【单选题】(C )是一切德行之本。
A、允恭 B、文思 C、敬 D、明 4 【判断题】中国的统治者往往不够重视制度法律的建设。
(错) 5 【判断题】政治的主体是人,我们思考政治问题必须以人为中心。
(对)协和的技艺 1 【单选题】《尧典》记载的人类联合的三个基本原则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是(B )。
A、亲B、协和C、辨别D、平章 2 【单选题】“宗族”概念的产生体现了人类联合的哪个基本原则?A A、亲 B、辨别 C、平章 D、协和 3 【判断题】人类文明中所能构建的最高的团体就是国家。
(对)天道的信仰1 【单选题】下面哪句话确立了中国人的最高信仰?(D ) A、平章百姓 B、协和万邦 C、乃命羲和D、钦若昊天 2 【单选题】(A )是中国最隆重最崇高的祭祀活动。
A、祭天 B、祭地 C、祭祖 D、祭君师 3 【判断题】尧之前的很多族群都信奉神灵,与尧确立的敬天是一致的。
(错)人文 1 【单选题】其它文明信仰的上帝与中国文明信仰的天最大的不同是(C )。
A、上帝不是普遍的,天是普遍的B、上帝不是最高的,天是最高的C、上帝能言,天不言D、上帝颁布律法,天不颁布律法 2 【单选题】中国依靠(B )来维护社会良好的秩序。
A、天文 B、人文 C、律法 D、礼乐3 【单选题】西方是法治社会,最根本的法是(D )颁布的法律。
A、立法机关 B、先知 C、公民 D、上帝4 【判断题】中国圣人主要依靠听取天文来制作人文。
错5 【判断题】“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说明天就是生生不已的万物之大全。
对天下 1 【单选题】天的根本品性是(C)。
A、敬授民时B、日月星辰分布C、无所不包D、有东西南北四端 2 【单选题】中国在形成之初,其地理范围依靠(B )来确定。
A、天子B、天文官C、尧D、山川湖泊 3 【判断题】天下是普遍的天下,处在这个共同体下的文化也是同质的。
(错)禅让 1 【单选题】禅让制度体现出的政治原则是(C )。
A、治国先治家 B、人人平等 C、天下为公D、敬天 2 【单选题】禅让制度中,领导者对下一任领导者具有(A )。
A、否决权B、提名权C、遴选权D、统治权 3 【单选题】四岳推荐了( D)作为尧的继任者。
A、朱 B、共工C、四岳D、舜4 【判断题】禅让就是前一位领导者自己选择并把权力移交给下一任领导者。
(错)5 【判断题】良好的家庭秩序是建立良好的国家秩序的基础。
(对)共治传统之确立 1 【单选题】(B)确立了君子共治的政治传统。
A、尧B、舜C、禹D、皋陶 2 【单选题】下面哪个职位是负责教化之事的?(D )A、士 B、后稷 C、司空 D、司徒 3 【单选题】下面最适合超大规模政治共同体治理模式的是(C )。
A、直接民主 B、代议民主 C、共和D、君主立宪 4 【判断题】共和体制包含了民主制度。
(对)5 【判断题】中国最早的教育是法律的教育。
(错)德位相应说1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思想家是(A )。
A、皋陶 B、尧C、舜D、禹 2 【单选题】德位相应说中,至少具有(C )种德行才能治理诸侯国。
A、四 B、五 C、六 D、七 3 【判断题】在德位相应的理念下,有位的人必定有德,有德的人未必有位。
(错) 4 【判断题】治理共同体所需要的德指的是品德高尚。
(错)天道与治道 1 【单选题】根据天道治理学说,要保证权力规则不被滥用,需要在( A)时排除人的主观意志。
A、立法 B、执法C、司法D、普法 2 【单选题】(A )确保了法律的正当性。
A、法律排除人的主观意志 B、法律的本意是为民 C、法律的渊源在于天 D、法律由圣人制定 3 【单选题】“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确定了(D)的政治原则。
A、法律是天下之公器B、权力不可滥用C、天道治理D、民为邦本 4 【判断题】礼乐不是由圣人制作的,而是他们从天道中发现、提炼出来的。
(对) 5 【判断题】“应乎人而顺乎天”为百姓推翻所有君主提供了合法依据。
(错)文德 1 【单选题】中国人通过(B )实现了文明的迁跃,与周边族群拉开了距离。
A、武力战争B、创制立法C、发展经济D、教化百姓2 【单选题】中国在处理与周边族群的冲突时采取的原则是(D )。
A、强迫归附 B、用利益收买 C、以力服人 D、修文德以来之 3 【判断题】中国人与周边族群的第一次战争以胜利告终。
(错) 4 【判断题】中国人热爱和平的背后是对文明的追求。
(对)三代行封建 1 【单选题】中国从(A )就进入了封建制的完备状态。
A、周 B、战国 C、秦 D、魏晋 2 【单选题】下面关于封建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夏商周三代皆行封建B、礼乐的完备意味着封建制的完备C、与郡县制的社会治理模式相同D、封建制实际上是一套规则体系 3 【判断题】中国对封建制的主流认知观点是受西方历史理论的影响。
(对)封、建 1 【单选题】“封”是指(B )。
A、树立某人为一邦之君 B、划分治理范围 C、分封爵位 D、确立等级制度2 【单选题】下面诸侯国国君被封为公爵的是(D )。
A、秦B、晋C、齐D、宋 3 【判断题】孟子构建的五等爵制下,天子与公位列第一等爵。
(错)多中心治理 1 【单选题】多中心的世界观对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影响不包括(C )。
A、认为自己不是世界唯一的中心 B、通过文明吸引周边臣服 C、借助武力来发挥影响D、保持宽和的心态 2 【多选题】封建制的治理模式可以归纳为多中心治理,下面处于治理中心的是(ABC)。
A、天子 B、诸侯 C、大夫 D、平民 3【判断题】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周王不可随意任免诸侯,但对大夫可以。
(错)君臣关系 1 【单选题】封建时代的“君”可以解释为( D)。
A、国家最高领导人 B、君主 C、王 D、各个组织的领导者 2 【单选题】君臣关系通过(A)来确立。
A、策名委质 B、自由结交 C、出卖自由 D、签订合同 3 【判断题】处在封建共同体下的平民是有机会成为臣的。
(对)君臣的权利义务 1 【单选题】臣对君最重要的义务是(C )。
A、提出建议B、担任官职 C、提供人力D、养活平民 2 【单选题】封建制下,建立君臣关系的目的是(B )。
A、享受权利 B、保护自己 C、发展国家 D、维护秩序 3 【判断题】君臣的结合需要双方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对)君臣共治 1 【单选题】封建社会下君臣关系可以用下面哪个词概括?(D ) A、紧张 B、对等 C、独断专行 D、温情 2 【单选题】封建社会的君臣主要通过(C )来处理公共事务。
A、争执B、投票C、朝会协商D、辩论3 【判断题】封建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君臣之间的关系类似亲属关系,周王是长辈,诸侯是晚辈。
(错)君臣以义而合 1 【单选题】下面关于封建君臣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君臣人格上是平等的B、君臣都是自由人C、君臣互相尊重D、君臣地位是平等的 2 【单选题】衡量一个人在一个组织中是否自由的标准是(C )。
A、是否享有权利B、是否履行义务C、能否选择退出 D、能否提意见 3 【判断题】如果君对臣损害很大,臣选择报复,这在封建社会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