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遵守规则 ppt课件

遵守规则 ppt课件

A 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
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B、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 C、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 D、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
3、从1998年至今,国际乒联有关乒乓球规则的重大改
革调整多达9项。 2000年,国际乒联开始将38mm的小
球改为40mm的大球 ;2002年,国际乒联将5局3胜制,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探究与分享
马女士抱着熟睡的
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
座的一位男士不停地大
声打电话,旁若无人,
引得乘客们不断侧目相
望。
马女士原以为这位
男士很快就会结束通话,
没想到他一直在“高谈
阔论”,最终把孩子惊 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
醒了,哇哇直哭……
机的“自由”?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
同学们,阅读了上述故事后,你想到了什么?
学习目标
1、树立规则意识,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坚定维护社会规则,并积极参与改进规 则。 2、懂得社会规则需要人们自觉遵守。 3、认识到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自学思考题
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2、我们如何自觉的遵守规则? 3、如何维护和改进规则?
新教课学讲目 解
的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为什么废止有关法律?
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 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材料三:2013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老年人权 益保障法》开始实施,与老版本的《老年人权益保障 法》相比,新法内容从原来的50条扩展到85条 。
新法首次从法律上明确了将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 老年节。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所称老年人是指 60周 岁以上的公民。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 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材料四:2017年7月25日,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将修 改《太原市晋祠保护条例》等5部地方性法规,目 前修改条款内容已公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建议。
面对“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我们青少年应 该如何做?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 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 献策。
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 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也被媒体解读 为“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 该法同时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 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给你怎样的启发?
每局21分的赛制改为7局4胜制,每局11分 ;2009年,
又再次减少各队奥运会单打比赛名额上限,将3人减少
为两人 等等。乒乓球比赛规则不断修改带给我们的启
D 示是(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③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
的变化,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④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

运用你的经验
我的爸爸在工厂上班,他总是严格遵守岗位操 作规程,按岗位要求完成任务。
今年,我们小区召开了业主大会,商讨并制 定了《文明停车公约》 ,所有业主都很自觉地 遵守。
今天看演出的氛围很好,演出时大家都很安静, 演出结束后我们都向表演者鼓掌致意,退场也很有秩 序。
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
我们应自觉遵守规则,按照规则办事。规则划定 了自由的边界,是我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只有遵 守规则,我们才能享有自由,才能更好的维护社 会秩序。
说一说你生活中见过的大家遵守规则的例子,分享 你对这些事情的感受。
自觉排队,在 一米线外等候
车辆行人遵守 交通规则
学生上下楼梯时 自觉靠右行驶
看到这些想象,我感到遵守社会生活的规则, 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也可以促进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只有在社会规则的约束下, 人们才会更好的工作、生活、学习。
有“节”
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 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如人身安全 受到威胁,要机智的向他人求助,或拨打110报警电 话寻求支援 。
材料分析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旅 游法》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历 史阶段的产物,它随着旅游业 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一 部基 本法。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 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小结
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1)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 畏规则。
维护与改进规则
运用你的经验
乱扔垃圾 插队
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抢座位
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行为?
随地吐痰
乱刻乱画
翻越栏杆
面对这些行为,旁观者是怎么做的?
旁人的熟视无睹使得这种不文明行为会继续 蔓延下去。
如何改变生活中存在的现象?
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 方面还应该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 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劝导的技巧
有“礼”
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亲和。
有“理”
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 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自觉遵守规则
小故事大道理
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恭敬的问题? 师:请讲! 来访:您在公众场合是素食,您一个人在房间会
不会吃肉呢? (师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倒问他:您是开车
来的吗? 来访:是的。 师说:开车要系安全带。请问您是为自己系还是
为警察系?如果是为自己系,有没有警察都要系。 来访:喔,我明白了!
小结
我们应该怎样改进规则?
(1)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 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 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2)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 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 策。
巩教固学提目 升

单项选择题
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 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也许有人会说:这位校长太过分了,既然别人 已经道了歉,归还了书,干嘛还要开除人家?
这就是校规!没有了规则,还会有今天的哈佛 吗?就如同江河一样,如果没有堤岸的约束,便不 成其为江河;有了堤岸,江河才能自由地奔腾。脱 离了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让规则看守的自 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 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 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 不应该的事情。
———孟德斯鸠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告别“中国式过马 路”
观看视频,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小结
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 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 约束。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 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 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 由和权利。
尊重规则 才有自由
观看视频,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 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运 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 应的处罚。
在杨震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品质? 自律的品质
如何理解这一品质?
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 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探究与分享
妈妈监督我写作业
人民监督政府官员
交警指挥交通
媒体监督
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内容?
他律 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品质?
他律就是遵守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规则,急需要监督、提醒、奖惩 等外在约束。
思考:通过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杨震在担任荆州刺使时,发现秀才王密是个人才, 便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杨震改任东莱太守, 路过昌邑时,王密对他照应得无微不至。到了晚上, 王密悄悄来到杨震住处,见室内无人,便捧出黄金 10斤送给杨震。杨震连忙摆手拒绝说:"以前因为我 了解你,所以举荐你;你这样做就是你太不了解我 了!"王密轻声说:"现在是夜里,没人知道。"杨震 正色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 道!"王密听了,羞愧地退了出来。
让规则看守自由吧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 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
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 置,逼迫他必须做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 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 悠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 珍本。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 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 给了学校。校长接下来的举动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 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把他开除 出校。
《旅游法》的产生和发展给你怎样的启发?
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决定,废止下列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 一、公安派出所组织条例。 二、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 三、华侨申请使用国有的荒山荒地条例。 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国务院关于华 侨捐资兴办学校办法的决议及华侨捐资兴办学校办法。 ……
A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自由和规则是矛盾的,要自由就不要规则,有规 则就没有约束。 B、自由是在规则中的自由,规则是为了自由而进行 约束。 C、没有规则,违背规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 由。 D、规则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同时也保障着人们的自 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