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写作指南

论文写作指南

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论文书写编辑排版操作指南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论文要求立论正确、结构严谨、文字简洁、数据可靠、具有创新性。

学位论文的管理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特制定本操作指南。

1、学位论文的一般要求学位论文的内容应完整、准确。

学位论文一般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

学位论文一般以中文或英文为主撰写,特殊情况时,应有详细的中、英文摘要,正题名必须包括中、英文。

学位论文应采用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

学位论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在全文中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

论文中使用专业术语、缩略词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注释。

外文专业术语、缩略词,应在首次出现的译文后用圆括号注明原词语全称。

学位论文的插图、照片应完整清晰。

2、学位论文的版芯要求学位论文应采用A4标准纸(210mm×297mm),必须是打印件,印刷件或复印件。

*论文版芯要求: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3、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学位论文应由5个部分组成:(1)前置部分(2)主体部分(3)参考文献(4)附录(5)结尾部分3.1 前置部分前置部分包括以下几项内容:3.1.1 封面(见附件A)学位论文封面应包括题名页的主要信息,如论文题名、论文作者等。

博士学位论文封面颜色为深绿色,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封面颜色为浅绿色,应用型硕士学位(专业学位)论文封面颜色为浅黄色。

论文封面的要求如下:a)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中英文对照,中文在上,英文在下;b) 指导教师以招生时为准,如有变动,应正式向学位办公室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变动;c) 专业名称和研究方向应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专业目录和我院的培养方案填写;d) 密级:涉密论文,根据国家规定的密级范围和法定程序审查确定密级,并注明相应保密年限;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内部 5年(最长5年,可少于5年)秘密★ 10年(最长10年,可少于10年)机密★ 20年(最长20年,可少于20年)3.1.2 书脊(见附件B)3.1.3 扉页附在封面后面,是包括封面全部内容的中、英文扉页。

3.1.4 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附于英文扉页之后,注明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主席和成员以及答辩时间,被抽查进行匿名评审的论文只注明答辩委员会主席、成员和答辩时间。

3.1.5 独创性声明和版权授权书附于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之前,需研究生和指导教师本人签字(见附件C)3.1.6 摘要页(见附件D)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等同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可供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a) 中文摘要:学位论文摘要一般为1000字左右。

内容包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结果和结论,应重点突出其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论文所能提供的主要信息。

摘要中应尽量避免采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为便于文献检索,在摘要后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关键词应体现论文特色,具有语义性,在论文中有明确的出处。

并应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或各专业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b)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

*“摘要”两字中间空一个全角字间距,小3号黑体,段前段后各空1行。

摘要内容为5号宋体字。

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左起顶头为“关键词”三字,5号黑体,后面所列出的关键词为5号宋体,数量3~8个。

(注意:黑体不是加粗,段前段后的空行在“格式”菜单→“段落”里设置)*英文摘要为“Abstract”标志,字体为小3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居中,段前段后各1行。

英文摘要内容为5号“Times New Roman”字体,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左起顶头为“Key words:”,“Key words:”及英文关键词为5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英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每个关键词的首字母大写,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3.1.7 目录页(见附件E)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一般列出三级标题,以阿拉伯数字分级标出。

目录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目录生成方法见附件F。

a) 论文中如果图表各超过5个(含5个),要分别列出图目录和表目录,放在正文目录之后,另起一页。

图表的目录应有序号、图表名称和页码。

b) 论文中的缩写、符号、专用术语如均超过5个(含5个),要分别列出缩写清单、符号清单和专用术语清单,放在图表目录之后。

另起一页。

清单中应对缩写、符号和专用术语进行说明。

*“目录”二字为2号黑体,居中,中间空一个全角字间距,段前段后各空一行。

目录由论文的章节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

页码从正文部分(论文的主体部分)算起,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

论文章节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章节标注从引言后的第一章开始,至正文结束,(注:一级标题章节号后面没有圆点),例如:1 ; 1.1 ; 1.1.1 ;……;2 ; 2.1; 2.1.1; ……。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没有章节号。

目录中1、2、3级标题均为小4号宋体。

目录要在WORD软件中自动生成,以求整齐美观(具体方法请参见附录H)。

为避免与章节编号混淆,正文中的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加括号,如(1),(2)等,括号应采用英文格式下的。

注意:目录中不能有参考文献标引序号。

3.2 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是论文的重点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备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主体部分应从另页右页开始,每一章应另起一页。

主体部分一般从引言(文献综述)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束。

3.2.1 引言或文献综述(第一章)在论文正文前,硕士学位论文引言一般为50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引言一般为10000字左右。

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该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引言位于正文之前,“引言”两字采用3号黑体,居中,段前段后各1行,两字中间空一个全角字间距。

引言内容为宋体5号字,行间距18磅。

3.2.2 正文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

一般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对实验结果或调研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等(学科专业不同、论文的选题不同,可有不同的写作方式)。

自然科学研究的学位论文正文一般分为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三部分。

*标题格式如下:1级标题,黑体,三号或16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2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3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上述段前、段后间距可适当调节,以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

*正文部分除标题外,一般内容采用五号宋体字,行间距为18磅。

注意:1. 标题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字。

2. 若1级标题和2级标题相连,则2级标题段前不空行;若2级标题和3级标题相连, 则3级标题段前不空行;若3级标题和4级标题相连,则4级标题段前不空行。

有关章节序号 的编写,请参看本规定中有关目录的说明。

(注意:每章都需另起一页)3、每章的标题为一级标题。

3.2.3 页眉、页脚页码:从第一章开始书写页眉,页眉左侧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博(硕)士学位论文”,右侧为一级标题名称;页眉下横线为上粗下细文武线(3磅)。

页码从第一章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第一章之前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

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宋体。

学位论文可以单面或双面印刷,单面印刷时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双面印刷时页码分别按左右侧排列。

论文页码设置方法见附件G。

3.2.4 图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地图、照片等。

图应按章编号。

图的编号由“图”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如:图1.1,图1.2,……图应有图题,图题即图的名称,置于图的编号之后。

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

3.2.5 表表应按章编号。

表的编号由“表”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如:表1.1,表1.2……表应有表题,表题即表的名称,置于表的编号之后。

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读。

表的编排须采用国际通行的三线表。

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

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置于表上方。

续表均应重复表头。

*注意:1.图表、图表名及数据来源等不应跨页,超过一页的表格除外,但要注明“续表”。

2.图表与正文连接处前后各空1行。

3.图表内的字体一般不得大于五号,即不得大于图表名的字体大小。

4.若为财务报表,数据都应右对齐。

3.2.6 公式论文中的公式应另行起,并缩格书写,与周围文字留足够的空间区分开。

公式后面要注明序号,该序号跟图表一样按章顺序编排,右对齐,公式编号用小括号括起。

示例:2112111u u u w −= (公式1.1)较长的公式需要转行时,应尽可能在“=”处回行,或者在“+”、“-”“×”、“/”等记号处回行。

公式中分数线的横线,其长度应等于或略大于分子和分母中较长的一方。

如正文中书写分数,应尽量将其高度降低为一行。

如将分数线书写为“/”,将根号改为负指数。

示例:将21 写成 1/2 或2/12−3.2.7 引文标注在论文正文中引用了他人的成果必须标明出处。

文中引用的所有文献标注须采用“著者—出版年”制。

在著者-出版年制中,文献引用的标志就是“著者”和“出版年”,主要有两种形式: (1)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可以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如:Dell (1986)基于语误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音韵编码模型,……。

汉语词汇研究有庄捷和周晓林(2001)的研究。

(2)也可放在引用句尾的括号中,如:在语言学上,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人们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段。

按照汉语的传统分析方法,汉语音节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和声调(胡裕树,1995;黄伯荣等,2001)。

音韵编码模型假设音韵表征包含多个层次(Dell ,1986)。

可以根据行文的需要灵活选用其中一种。

具体格式如下:(1)只有一个著者的文献引用示例:张三(2008)研究了人格与心理的关系。

人格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张三,2008)如果同一篇文献连续引用,则第一次引用需给出出版年,第二次及以后的引用无需写出版年。

如张三(2008)研究了人格与心理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