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性能综述

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性能综述

2 0 1 3 年8 月第 8 期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道路交通 5 5
透水性混凝土路 面性能综述
刘 丹 丹
( 贵州 省城 乡规 划设 计 研究 院 , 贵州 贵 阳 5 5 0 ̄ )
摘 要 : 该 文 以透水性 混 凝土 的强度 性能 与透水 性能 为探 讨对象 , 着 重介 绍 了集 料性 能 、 水 灰 比、 灰集 比及孔 隙率等 因素 对这 两
0 前 言
透 水 性 混 凝 土 是 由特 定 级 配 的 骨 料 、水 泥 、
不断扩大 , 城 市建设水 平 、 现代 化程度不 断提高 , 但 与此 同时人 口剧增 、 资源锐减 、 环境污染 、 生态 失衡等 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地显现出来 。 城市的建设使得原有 的有植 被覆盖的土壤和 空旷 的荒 地等天然 地表不 断被建筑 物及水 泥 、 沥 青、 砖石等非透水性硬化地面取代 , 从而改变 了 自 然地表层的天然可渗透属性 。 在 城 市 建 设 中 ,我 国 的 大 多数 城 市路 面 基 本 上 都 选 择 石 板 材 、混 凝 土或 水 泥砖 等 硬 化 材 料 铺 设, 硬化路面虽然整齐耐用 , 但 自然降水对 地下水 的补充完全被 阻断 ,在依赖地下水作 为饮 用水源 的城市 , 会使下 降的地下水位难 以回升 , 逐 渐形成 地质学上 的“ 漏斗型” 地下水 位 , 引发地面下降 ; 同 时不透水地面铺装降雨时雨水是先通过地 面的排 水坡度或地表 明沟排人下水道 ,雨水在进入下水 道前要经过较长距离 的地表径流才能进入城 市地 下 排 水 系 统 。该 过 程 使 最 初 相 对 清 洁 的雨 水 溶 人 大 量 的城 市 地 表 污 染 物 ,这 种 径 流 过 程 中产 生 的 二 次 污 染 ,通 过 城 市 排 水 系 统 进 入 周 围地 表 自然 水体 , 加 重 了 自然 水 体 的 污染 。
缝 的防治。对于 同一路段 , 用不 同的计算方法所得 厚度不尽相同。设计时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 对 各种结果进行分析 比较 , . 并结合实践经验确定加 铺层的最终厚度 。黄河东路 、 人 民路和长江路加铺 罩 面 工 程 的 实 施 不 仅 有 效 地 提 高 了 路 面 使 用 性 能 ,也 为 公 路 水 泥 路 面改 造 工 程 后 续 研 究 与 开 展 提供 了宝贵经验和现实依据 。
参考 文献 【 1 ] J , I ' G D 4 0 — 2 0 0 2 , 公路水 泥混凝 土路面设 计规范 [ s ] . 【 2 】 . I , I ’ G H 2 0 — 2 0 0 7 , 公 路技术 状况评定 标准【 s ] . 【 3 】 杨斌 . 旧水泥 混凝土 路面沥青 加铺层 结构研 究【 D 】 . 西安 : 长安 大
学, 2 0 0 5 .
【 4 】 李 善强 . 玻纤 格栅 在沥 青路 面加铺 层 防裂 中的应 用研 究 [ D ] . 西
安: 长安 大学 , 2 0 0 7 .
5 6 道路交通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2 0 1 3 年8 月第 8 期
同时 , 由于城市雨水完 全依 赖市政管 网排除 , 而 我 国许 多 城 市 的 排水 设 施 的建 设 滞 后 于 城 市 发 展, 因 此 在 市政 管 网排 泄 不 畅 、 雨 天 不 能 及 时 排 水
大性 能的影 响 , 可供 同行参 考 。 关键 词 : 透水性 能混凝 土路 面 ; 强度 ; 透水 性 ; 影 响因 素 中图 分类 号 : U 4 1 6 . 2 1 6 文 献标 识码 : E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7 7 1 6 ( 2 0 1 3) 0 8 — 05 5 一 o 4
路工程 设计 工作 。
缝是不 经济的 、 不 现实 的, 所有的防治措施 只是尽 量 推迟产 生早期 裂缝 的时 间和一旦 产生 裂缝后 , 如 何 减 缓 其 向上 面 层 发 展 的速 度 ,从 而 达 到 延 长 其使用寿命 的 目的。 ( 5 ) 加 铺罩 面前 , 处治原 水泥 路面很 重要 , 板 底 脱 空 能 否 准 确判 断 及 有 效 地 处 理是 关 键 。 ( 6 ) 为 了有 效地改造 旧水泥路 面 , 改善路面使 用品质 , 应从提 高面层 、 夹层性能 , 处 治 好 旧板 块 、 基层等多方 面考虑改造方案 。 总之, 旧路 面 的损 坏状 况很 复杂 , 变异性 大 , 路面结构 、 材料及强度也不尽 相 同, 使得加铺层设 计 需考虑 的影 响变量 多 ,设 计参数也难 以正确确 定 。但是 , 沥青加铺罩面设计 中应考 虑的主要 因素 应 该是 旧路面典 型病 害状况 、结构强度 和反射裂
水 、外加 剂和掺合料等按特定 比例经特殊工 艺制 成 的具有 连续孔隙 的多孔混凝 土 ,是一种新 型生 态环保型建筑材料 。 在 目前全球变 暖 ,极端气候 出现频率逐渐频 繁 的大背 景下 ,透水混凝土在城市 中的应用 能够 有效保护节 约水资源 、 缓 解城市“ 热岛效应 ” 、 并 且 起到吸声 降噪的作 用 ,因而具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 和研究 价值 。欧美 、 日韩等一些发达 国家对透水混 凝土 的研究 与开发较早 , 在道路工程 、 园林工程 和 环 境 工 程 等 多个 领 域 已经 得 到 应 用 并 且 取 得 了 良
好 的环 境 和生 态 效 果 。
1 研 究 的 目的和意 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随 着 中 国 城 市 化 进 程 的 不 断 推 进 ,城 市 规 模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1 0 作者简 介 : 刘丹 丹 ( 1 9 8 0 一 ) , 女, 江苏 人 , 工程 师 , 从 事市 政 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