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习题 (1)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习题 (1)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一、单项选择题1.从世界范围看,个人所得税制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我国个人所得税属于()。

A. 综合所得税制B. 分类所得税制C. 混合所得税制D. 源泉扣缴税制2.我国对自然人居民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标准是()。

A. 习惯性住所标准B. 时间标准C. 永久性住所标准D. 习惯性住所和时间标准3.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满一年而未超过五年的个人,适用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是()。

A. 应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外所得纳税B. 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纳税C. 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和由中国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工资、薪金纳税D. 不负有纳税义务4.下列各项所得中,适用于加成征税规定的是()。

A. 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B. 劳务报酬所得C. 稿酬所得D.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5.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额,按月计征的,由扣缴义务人或纳税人在次月的内缴入国库()。

A. 5日B. 7日C. 10日D. 15日6.对于县级政府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应()。

A. 征收个人所得税B. 免征个人所得税C. 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D. 适当减征个人所得税7.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租赁经营所得必要费用的扣除是指()。

A. 生产、经营成本B. 收入总额的20%C. 按月扣除1600元D. 从收入总额中扣800元或定率扣除20%8.个人进行公益、救济性质的捐赠,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比例最高可为()。

A. 30%B. 3%C. 80%D. 100%9.股息、利息、红利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

A. 每年收入额B. 每季度收入额C. 每次收入额D. 每月收入额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临时离境不扣除天数,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离境不超过的天数是()。

A. 60B. 50C. 30D. 9011.下列所得中应计入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的是()。

A. 职工的加班费补贴B. 独生子女费补贴C. 托儿补贴D. 按国家规定的误餐补助12.下列项目中,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有()。

A. 民间借贷利息B. 个人、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的奖金C. 在商店获得的中奖收入D. 本单位自行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13.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的应纳税额的缴纳方法是()。

A. 代扣代缴B. 按月纳税C. 按季纳税D. 按年计算、分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14.两人以上共同取得同一项目收入的计税方法为()。

A. 先分、先扣、再税B. 先扣、后分、再税C. 先分、后税D. 先税、后分二、多项选择题1.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

A.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B. 个体工商户C. 在中国境内有所得的境外人员D. 在我国有讲学收入的外籍个人2.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租赁经营所得包括()。

A. 个人承包、租赁经营所得B. 个人转包、转租的所得C. 个人按月、按次取得的工薪性质的所得D. 利息所得3.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包括()。

A. 提供专利权取得的所得B. 提供稿件取得的稿酬所得C. 文字作品手稿原件公开拍卖取得的所得D. 提供非专利技术的所得4.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标准有()。

A. 时间标准B. 住所标准C. 公民标准D. 经营、工作地标准5.下列各项所得,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得减除费用的有()。

A. 股息、利息、红利所得B. 稿酬所得C. 劳务报酬所得D. 偶然所得6.下列各项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A. 劳务报酬所得B. 稿酬所得C. 保险赔款D. 利息7.下列所得适用20%的利率的有()。

A. 财产租赁所得B. 财产转让所得C. 稿酬所得D.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8.下列个人所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每月减除费用1600元的有()。

A. 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租赁经营所得B. 工资薪金所得C. 财产转让所得D. 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9.对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时,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的有()。

A. 股息、红利、利息所得B. 稿酬所得C. 工资、薪金所得D. 偶然所得10.在计算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时,下列税金可以扣除的有()。

A. 营业税B. 城市维护建设税C. 增值税D. 土地增值税11.计算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时,不得在所得税前列支的项目有()。

A. 各种赞助支出B. 个体户业主的工资支出C. 财产保险支出D. 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2.按照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劳务报酬所得按月征收B. 劳务报酬所得按次征收C. 如果同一活动中,个人兼有不同的劳务报酬所得,则应合并各项所得统一纳税D. 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据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13.财产转让所得中可扣除的费用有()。

A. 必要费用的扣除,即定额扣800元或20%的费用B. 财产原值C. 合理费用D. 所计提的折旧14.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属于()。

A. 独立劳动所得B. 非独立劳动所得C. 消极所得D. 积极所得15.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区别在于()。

A. 独立劳动与非独立劳动的关系B. 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C. 积极所得与消极所得的关系D. 经常所得与偶然所得的关系16.符合个体工商户扣除费用规定的有()。

A. 每月800元B. 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C. 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损失D. 消费税、营业税17.下列项目中,免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A. 退休工资B. 驻华使馆的外交官员所得C. 残疾人员所得D. 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三、判断题1.王某承揽一项房屋装饰工程。

工程两个月完工,房主第1个月支付给张某15000元,第2个月支付20000元。

王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600元。

()2.某美籍专家在中国境内从1999年~2002年已居住了4年,按中国税法规定,其为中国的居民纳税人。

2000年(临时离境20天),他在中国取得的年薪金15万元人民币,他在美国又取得利息、租金收入折合20万元人民币,他取得的35万元所得,都应向中国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

3.某企业职工赵某2005年3月工资5000元,其捐给希望工程基金会1400元,单位扣缴其个人所得税295元。

()4.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税款的,应由扣缴义务人缴纳应扣未扣的税款.滞纳金及罚款。

5.一外籍个人自2004年2月1日起在中国境内工作,2005年回国参加一个项目的策划,离境时间为4月15日至6月15日,则2005年他仍然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居民纳税人。

()6.对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和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对上述个人所取得的奖金,可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由于对每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税时已按月扣除了费用,因此,对上述奖金原则上不再减除费用,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款。

()7.来源于境内的所得是由境内的单位.雇主或个人支付的所得;而由境外的单位.雇主或个人支付的所得则属于来源于境外的所得。

()8.2005年李某在A. 国的存款利息折合8000元人民币.已交个人所得税折合人民币1400元;在B. 国稿费收入折合9000元,交个人所得税540元。

回国后应补交个人所得税668元。

( )9.个人因公务用车和通讯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务用车、通讯补贴收入,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按月发放的,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所得税;不按月发放的,应与该月份“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计征个人所得税。

()10.纳税人可以由本人或委托人或采用邮寄方式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申报纳税。

邮寄申报纳税的,以送达地的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

()11.劳务报酬收入一次性超过20000元的应加成征税。

()12.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利润分配,依照“利息、股息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13.根据非居民纳税人的定义,非居民纳税人可能是外籍个人、华侨或港、奥澳、台同胞,也可能是中国公民。

()14.律师事务所负担所雇用律师的办案费用或其他个人费用的,在计算律师的收入时不得再扣除按其收入30%以内的办理案件支出费用。

()四、计算题1.大发运输为一个体运输业户,2006年取得营运收入50万元,该个体工商业户帐面列支的内容为:(1)业主工资每月2000元(业主费用扣除标准为1600元/月)(2)雇工工资每月1000元,共有雇工6名(当地税务机关核准雇工工资列支标准为每月500元)(3)购买运输货车一辆120000元(4)列支业务招待费100000元(5)允许列支的费用为80000元(6)1月1日从某企业借款200000元用于生产,支付年利息16000元,而银行贷款利率为5% (7)货车在运输途中发生车祸,损失达80000元,取得保险公司赔偿金额45000元(8)缴纳营业税等税费合计为22000元计算该个体户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2.某大学李教授2006年度应邀到法国讲学半年,法国方面每月支付薪金折合人民币20000元,未扣缴税款,原单位在其外出讲学期间仍支付工资、月薪为2300元,并按规定每月扣缴个人所得税45元,在法国讲学期间,李教授取得的稿酬折合人民币4500元,已按该国税法规定缴纳了个人所得税600元;回国以后李教授应某公司邀请于8月份到该公司授课3次,分别取得讲课酬金为1500元、1000元和2000元,均未扣缴税款。

在2006年底,李教授还获得所在省省级教育奖,奖金3000元。

计算该教授应纳的个从所得税。

3.高级工程师王某2006年月工资2000元,1-11月份已按规定缴纳了个人所得税12月份另有四笔收入:一是领取了全年的奖金收入8400元;二是一次取得建筑工程设计费40000元(营业税等相关税费不予考虑),从中拿出10000元通过民政局向灾区捐赠;三是取得利息收入5000元,其中工商银行存款利息2000元,单位集资利息3000元;四是取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奖20000元。

计算王某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4.某外籍个人在华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任职,并为另一公司董事,2006年度其收入情况如下:(1)该企业实行年新制,该个人每月取得工资、薪金收入5800元,年末领取80000元的效益工资收入(2)一年取得董事费收入30000元(3)从该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红利所得20000元(4)转让照相机一部,取得转让收入15000元,照相机原价14000元,支付有关合理费用800元(5)取得回国探亲费30000元(6)以实报实销的形式取得住房补贴,每月200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