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港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经济的发展,现代港口已从不同运输方式的换装功能向现代化物流重要节点和商贸组织功能转化,为了跟上全球贸易、国际运输和物流的发展趋势,实现向第三代港口的转变,唐山港需要不断进行功能调整,包括改变港务管理的传统职能、扩大港口区域、促进发展腹地交通、推动建设物流园区、促进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发展信息港、促进更为有效的海关服务等。
关键词:唐山港全球贸易物流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modern port already from different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function change to modern logistics important node and business organization function transform, in order to keep up with the glob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transport and logistics development trend, realizes to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 tangshan port function need to constantly adjust, including change the traditional function of harbour management, expand the port areas and promote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the hinterland of the transportation logistics park and promote logistics professionals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teleport more effective customs service, etc.Key words: port of tangshan, global trade, logistics一、现状及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1、目前,唐山港建成投产各类生产性泊位7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7个,设计年通过能力2.63亿吨。
矿石泊位9个,煤炭泊位13个,原油泊位1个,集装箱泊位2个,液体化工泊位2个,散杂泊位6个,件杂泊位9个,通用泊位15个。
随着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炭码头续建工程、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炭码头二期工程等几个大型深水泊位项目的建成投产,唐山港货物吞吐能力将显著增强。
2、自1992年唐山港京唐港区对国内通航以来,唐山港的货物吞吐量一直保持了快速增长,2011年12月唐山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第八名,这些数据说明唐山港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3、唐山港港口能力的快速发展相当程度上得益于投融资渠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通过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外资投资沿海码头建设的积极性,实现了码头建设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唐山港码头建设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港口建设费、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等。
4、唐山市港航管理局的成立,标志着唐山港以政企分开为目标的港口体制改革已经完成,打破了原政企不分、区域垄断的经营局面。
(二)面临问题1、港口功能有待进一步调整,专业化、大型化泊位数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
唐山港已建成15万吨级以上矿石泊位8个,10万吨级以上煤炭泊位仅8个,大型、深水专用码头的数量已不能适应临港冶金、石化、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和煤炭、原油、铁矿石及综合运输的需要,出现了中小型、通用型码头泊位数量多,大型、深水专用码头泊位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2、港口现代物流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善80年代以后世界港口的功能基本向以发展物流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港口功能方向转变,港口的功能、核心竞争力、组织等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目前唐山港按照功能划分属于第二代港口,处在积极向第三代港口转化的阶段,物流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相当普遍;二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有待加强;三是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四是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3、港口信息化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唐山港大多数港口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但在政府、企业、客户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交互平台,既不利于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也降低了港口运营效率,增加了运营成本。
因此在向第三代港口转化过程中,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的利用以及完善信息服务功能、提高口岸综合效率等手段,实现迅速获取港口相关建设、经营信息,仍是我们实现港口功能转换的重要工作。
二、发展目标力争在2015年完成对中、小型通用码头的整合,唐山港生产性泊位达到92个(京唐港区38个,曹妃甸港区54个),吞吐能力达到5亿吨/220万TEU,使港口功能和结构趋于合理。
到2015年建成覆盖整个唐山港及临港工业区的信息交互平台,按照政府、企业、客户的不同权限和需求,对信息的收集、分类录入、查询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港口之间、内陆集疏运及货务管理的信息交换电子化,实现与海关、国检、银行、保险等部门的电子数据交换,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等网上业务。
2020年,建成5个物流中心和1个保税港区,引入国际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团,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物流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完成向第三代港口的转型。
2030年,在第三代港口基础上,通过建立港航联盟、港际联盟,加强港口与港口、港口与相关物流活动之间的互动,不断完善决策、管理、推广和培训等软条件,满足运输市场对港口差异化服务的需求。
三、主要任务(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港口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根据港口规划、产业发展、能力需求,适时建设专业化泊位。
到2020年建设矿石码头6个,煤炭泊位20个,集装箱码头4个,矿石接卸能力增加9500万吨,煤炭接卸能力增加2亿吨。
在传统货物煤炭的外运量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平行发展矿石、原油、钢铁等大宗散货、件杂货运输。
(二)建立覆盖全港的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系统,并推广电子商务平台。
由政府主导建设综合性信息中心,连接“发货人”、“收货人”、港口企业、物流中心、物流公司、船东、政府管理部门的信息终端,引入各类金融、保险和信息业提供服务并实行电子商务,实现整个承运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根据权限向各方提供必要数据信息,提高各方的工作效率。
(三)加快物流园区建设速度,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针对唐山港货种特点和港口布局,建设专业化的物流中心。
一是在曹妃甸港区港池岛建设煤炭物流配送中心。
二是在曹妃甸港区甸头东侧建设矿石、石油、化工产品专业化物流配送中心。
三是在首钢京唐公司北侧建设钢材、木材等件杂货物流配送中心。
四是在京唐港区西北部集装箱码头作业区、杂货码头作业区以北区域,布置适箱货、杂货物流配送中心。
五是在京唐港区四港池的东北部区域布置煤炭、矿石等干散货物流配送中心。
四、政策措施(一)加强组织和协调第三代港口是以现代物流中心为载体,集国际商品、资本、信息、技术等于一身的资源配置型枢纽港。
加强向第三代港口转化过程中的组织和协调工作,除了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外,还要对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信息化建设等重大问题和政策进行深入研究。
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加强对第三代港口发展有关问题的研究和协调。
(二)完善港口政策法规体系在贯彻落实好现有推动港口发展有关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港口发展的有关政策。
加大地方政策支持力度,抓紧解决影响当前港口发展的土地、税收、收费、融资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三)制订落实专项规划。
有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能制订港口控详规、海洋功能区划、临港产业规划、物流园区规划、交通运输规划、信息化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为港口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四)多渠道增加对港口的投入。
目前唐山港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投入,要扩大对外开放步伐,多渠道增加对港口的投入。
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港口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股票上市、发行债券、增资扩股、企业兼并、中外合资等途径筹集建设资金。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给予信贷支持。
对航道及防波堤等基础设施项目,地方政府可根据项目情况和财力状况适当安排地方预算内建设投资,以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或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支持。
(五)引入国际先进物流管理技术。
以研讨会形式,建立国内外物流企业交流平台,加强本地物流企业同国际、国内先进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与交流,引进和吸收国内外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
(六)加快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
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港口管理、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
加强人才需求的预测和调查,制订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规划,发展多层次教育体系和在职人员培训体系。
利用社会资源,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开展相关领域的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