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世界经济专题二经济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影响二、反全球化运动——兴起、影响及其发展趋势三、对全球化及反全球化的认识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涵义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促进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研究经济全球化的意义(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经济全球化过程究竟始于何时?(几种不同观点)发端于500年前的地理大发现及其引发的商业大革命。
\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的弗莱恩教授认为,现代经济全球化始于1571年,这一年,西班牙在菲律宾建立马尼拉城,以接待那些满载白银的船只,这些船只将驶往中国等国家;\李慎之也主张“全球化时代应该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算起。
在那一年,从两三百万年前诞生以后就分散到世界各地、互相隔绝的人类实现了最后的汇合”。
经济全球化过程究竟始于何时?\洪朝辉认为近代世界经历了三次大的贸易全球化浪潮:第一次贸易全球化(1500-1850年)是在16世纪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地理的全球化,由此导致欧洲经济文明的全球扩散;第二次则起始于19世纪中期(1850-1945年),主要特征是资本和劳动力的全球化;第三次全球化(1945迄今)的主要动力是以美国为龙头的科技革命,其主要特征是市场和信息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过程究竟始于何时?全球化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50年中\Jeffrey Williamson(2002)把1820-1914年称为第一次全球化时期,把二战后迄今的时期称为第二次全球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50年中出现了商品、资本和人员的大规模跨国流动,到1913年已达到较高水平。
只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
经济全球化过程究竟始于何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李琮认为,就全球化来说,“它是从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发展和转变而来的,经济国际化是从世界市场的形成开始的,而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又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但是,经济国际化向全球化的转变始于战后”。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和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和融合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是指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
(T. 索维)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IMF)经济全球化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有四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促进经济更快增长;第二,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第三,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第四,对各国和国际政治的影响。
(弗雷·D·萨克斯)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三个阶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
(庄起善)经济全球化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和经济规制改革迅速发展的交互作用下,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历史过程。
它主要表现为资源,包括商品和资本、人员、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逐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同时规范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国际规则和制度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
经济全球化是科技和世界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客观规律;同时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发展,世界范围内经济制度演化和制度变迁的产物。
(宋玉华)(二)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以国际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商品资本国际化 规模及增长速度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表现在其增长速度持续高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
表1 世界贸易与GDP 的增长:1990-2009资料来源:WEO, IMF, 2012.6.912.7-11.93.07.39.1贸易3.85.2-1.13.05.25.1GDP 2011201020092008200720067.810.75.53.60.27.1贸易4.54.93.62.92.33.1GDP 200520042003200220011991-2000商品结构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国际贸易结构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国际服务贸易异军突起。
21.2%34892亿美元200823.9%24150亿美元200522%10000亿美元199218%4050亿美元1982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世界服务贸易额¾外贸依存度世界经济整体外贸依存度提高:在1985-1994年的10年间,世界贸易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平均增长率为1.2%,比前10年即1975-1984年的0.3%高3倍。
同时,各国或各地区的外贸依存度也都大幅提高(表3)。
表3 部分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变化28.8%14.6%29.4%25.1%7.1%198628.15%9.8%21.57%23.17%13.08%200418%7.6%17.5%10.5%3.6%1950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美国数据来源:WTO,2006.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1985-2008)01020304050607080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对外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2.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资本国际化图1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情况:1980-2009(单位:十亿美元)资料来源:WIR, UNCTAD, 2010图2 主要经济体在全球FDI中所占的比重:1990~2008(%)资料来源:WIR,UNVTAD, 2009图3 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在全球FDI中所占的比重(2000-2009)资料来源:WIR, UNCTAD, 2010.图4 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净资本流量:2000~2009资料来源:WIR, UNCTAD, 2010注:ODA(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官方发展援助。
投资规范WTO协定中的国际投资规范第一次对国际投资做出实体性的规范。
如《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以及《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等协议都不同程度地对国际投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作出实体性的规定。
由于这些协定以WTO协定为载体,是WTO协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具有与WTO协定一样的世界性和广泛的法律约束力,成为具有前所未有的国际影响的国际投资协议。
1995年,由经合组织倡导的《多边投资协定》(Multilateral Agreement on Investment,简称MAI)谈判开始启动,以“为国际投资提供一个广泛的、拥有高标准的投资制度自由化和投资保护,以及有效的争端解决程序的多边框架”,但由于种种原因,该协定尚未达成。
TNCs的发展、跨国化程度提高世界跨国公司出现跨越式发展,1997年44000家跨国公司,到2004年61582家,2008增至82000家。
2004年,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70000亿美元,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产值分别占全世界GDP的1/10和出口贸易的1/3,技术转移占全球的90%,控制着全球贸易和投资的60%,拥有世界上80%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产品占全球的40%。
跨国公司已经主宰了世界经济的命运,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迅猛发展。
目前,这些经济体提供外国子公司的大部分劳动力。
2008 年,它们在全球82,000 个跨国公司中占到了28%,比2006 年上升了2 个百分点,而1992年这一比例不到10%。
这反映出它们作为母国的分量也在加重。
图5 全球跨国公司利润率和利润水平(1997-2008)注:利润率按净收入除以总销售额计算,数据覆盖全球987所大型跨国公司资料来源:WIR, UNCTAD, 20093.国际生产分工体系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和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其全球化经营和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价值链的全球布局和不断加剧的竞争及购并行为,使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生产体系得以形成。
国际贸易格局由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为主。
\主要表现为,中间产品、零部件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增加。
\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迅速增加,一些原来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产业内贸易也有一部分转为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
4.以国际信贷为主要形式的货币资本的国际化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巨大进步和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金融自由化政策的推行,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
表4 2008年全球金融资产的若干指标(单位:十亿美元)资料来源:GFSR,IMF,2009.35.2债券、股票和银行资产总额/GDP 214424债券、股票和银行资产总额97381.4银行资产83529.6债券市场33513.1股票市场资产60917.5GDP5.国际金融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速,全球一体化资本市场已经形成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从七十年代起货币电子化速度加快,加之金融交易衍生工具的创新,使得全球金融市场的总量规模急剧膨胀,资本的流动也随之加快,巨额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已经远远超出时间、空间和实物经济的限制。
进入2000年,并购活动再掀高潮。
2000年,全球跨国并购金额总计为11438亿美元。
随后几年并购额下滑,但2005年又达到7160亿美元,超过10亿美元的跨国并购数量达到141起。
2006年和2007年继续增长。
2008年和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跨国并购有所下降。
图6 全球跨境并购总额与MSCI世界指数(1988-2009)注:MSCI指数为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 用以反映全球股票市场表现。
资料来源:WIR, UNCTAD, 2010.6.以技术转让为主要形式的科技知识的国际化7.以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演化(三)促进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1.信息通讯技术的巨大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强大动力\与以前的任何技术相比信息和运输成本的下降幅度和速度都要大得多。
\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的应用能够使每个经济部门、每个行业、每个企业的各个环节接提高效率。
表5 运输和通讯成本下降:1920-1990(单位:1990年美元)3.320.1129199053.200.30341950 4.80.10241980188.510.4663194031.580.16271970244.650.6860193045.860.24271960----951920跨大西洋电话费空运费海运费年份跨大西洋电话费c 空运费b 海运费a 年份注:a—平均每吨海运运费及港口收费;b—平均每乘客/英里收入;c—纽约/伦敦三分钟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