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生活一体化管理工作汇报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生活一体化管理工作汇报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生活
一体化管理工作汇报
为深入落实“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全面提升高速铁路管理水平和运营品质,根据《关于加快推进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管理的通知》及《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生活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按照“专业负责、站段协调、车间组织、工区落实”的原则,以资源综合、专业强化、集中管理为契机,积极构建“七统一、一联合”(即优化管辖范围、综合利用天窗、规范计划管理、细化作业组织、统筹应急处置、统一防护管理、统一生产平台,实施联合调度)的高铁综合生产一体化管理模式,迅速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统筹推进高铁生产一体化各项工作。

现将具体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进落实情况
(一)成立了高速铁路综合维修车间
按照《关于成立xx客专高速铁路综合维修车间的通知》要求,先后成立了xxx、xxx高铁综合维修车间,明确了综合维修车间组织机构、科学配置管理人员、细化岗位职责,为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二)统一综合维修车间各自专业管界
按照高普分开、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目标,重新优化了相关线路车间的管辖范围,综合兼顾了相关单位的管界划分,以便
— 1 —
于高铁综合维修车间统一各专业生产组织,为实施生产一体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三)重点部署有序推进开展相关工作
为确保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工作有序推进,xx段先后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在xx高铁综合维修基地及xx高铁线路车间召开了两次生产一体化工作推进会议。

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的要求,对统一联合作业的天窗安排、计划提报、方案编制审核、现场实施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并达成以下共识。

⑴联合计划提报及维修天窗安排。

联合作业计划由各单位共同编制,作业主体单位负责汇总提报统一作业计划,每周至少安排2-3次综合天窗点。

⑵联合编制作业方案。

作业方案以工务方案为模板,方案中须明确作业主体单位、联合作业单位、作业项目、天窗时段、影响范围、人员分工、机具材料、作业流程及标准、安全卡控措施等内容,编制后须经各专业部门共同审核、签认。

⑶加强防护作业统一管理。

联合作业时,需设置统一防护体系,驻站联络员由电务专业负责指派,根据需要,相关专业也可增派人员协助驻站。

不开行路用列车的垂直天窗内,现场防护员可由各作业负责人兼任,不再设置现场专职防护员。

⑷规范工机料具、通道门管理。

各专业要严格执行工机具、材料清点制度,各专业负责人负责本专业作业人员、工机具上下道清点,清点完毕后向总负责人汇报确认。

联合作业时,各专业应加强通道作业门管理,共同使用同一作业通道门时,由作业主体单位负责,使用不同作
— 2 —
业通道门时,由使用作业单位负责。

(四)现场实施有效落实重点部署工作
本着快速实施,现场落实的原则,迅速组织各相关专业协调统一生产计划,申请安排统一天窗进行了现场生产一体化联合作业。

截止12月底,xx段共牵头组织现场联合作业8次,其中,联合检查设备xx次,联合整修设备xx次。

作业项目包括:工电供专业设备联合检查,工电道岔设备联合整修,工电供及通信专业设备联合检查等项目。

在现场作业中,xx段着力抓好建立统一防护体系、创造资源共享条件、充分利用联劳协作等优势,有效提高了天窗利用率、作业有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二、认真查摆问题
xx段坚持把专业融合作为高铁生产一体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与支撑,积极推进落实一体化管理工作,组织各专业共同建立了“高铁生产一体化实施管理问题库”。

目前,通过现场作业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需进一步协商解决。

1.因使用的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中未设置统一的生产一体化用户帐号,现各单位在申请提报生产一体化维修天窗计划时,都在工务段用户进行计划提报,不方便联合统一管理,建议施工办单独设立一个生产一体化用户。

2.通讯设备难以实现联控互控机制。

按照统一防护管理要求,联合作业时,需设置统一防护体系,驻站联络员可由综合维修工区电务专业负责指派1名具备防护资格的人员担任。

但由于
— 3 —
各专业使用的防护通讯工具不统一,指派的电务专业驻站人员与现场防护员无法统一联控,需配备统一的防护通讯工具。

3.车站电子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需要更新。

一是联合作业统一驻站联络员(电务)在车站进行电子登销记时,因未设置高铁综合维修车间用户账号,只能使用作业主体单位(工务)用户名进行登销记。

二是各专业联合作业时,电务专业驻站联络员进行登记时,车务系统要求其他各专业派人到车站共同进行签认,在实际上没有减少驻站联络员人员。

4.现场防护管理存在瓶颈。

根据xx文件要求,联合作业不开行路用列车的垂直天窗内,现场防护员可由各作业负责人兼任,不再设置现场专职防护员。

但实际情况是现场作业负责人无防护员培训资格证,需组织相关作业负责人进行防护员资格培训,以满足现场防护需要。

5.工电供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有待统一完善。

各专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生成的派工单不一致,联合作业时不能有效生成统一的派工单,无法适应现场及车站登销记工作,造成“检查-计划-整修-验收”综合生产一体化管理流程不完善。

6.营业线施工管理办法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

目前,按照xx 下发的关于营业线施工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要求,维修作业时原则上不进入维修作业车辆,如需作业车出入时按施工办理,需提报施工计划。

这就不利于日常维修作业中应用轨道作业车(或接触网作业车)进行联合出行作业,建议xx进一步研究修订相关管理
— 4 —
文件。

7.天窗时间有待于进一步规范管理。

按照《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有关规定,高速铁路天窗时间应固定,一般不少于240分钟。

目前xx客专线xxx至xxx区间各区段天窗时间不统一,建议xx进一步研究。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在xx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生活一体化管理领导小组的指导下,xx段重点抓好以下工作的推进落实。

1.推进轨道作业车(或接触网作业车)联合出行方式。

按照xx关于高速铁路生产一体化推行轨道作业车(或接触网作业车)联合出行方式的要求。

xx段将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单位,共同研究高速铁路综合维修作业车管理办法,为确保高速铁路综合维修过程中轨道车(包括工务专业的轨道车和供电专业的接触网作业车)的合理使用及运行作业安全提供保障。

2.继续完善高速铁路综合维修车间生产组织管理模式。

建立统一的生产管理平台是实现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关键所在。

目前,xx相关部门正在建立完善统一的安全生产指挥管理系统。

下一步,我们将率先组织各相关单位积极应用xx推广的安全生产指挥管理系统,将工务、电务、供电等专业生产管理、设备监控系统进行接入,实现跨专业生产数据共享、开展固定设备状态综合分析、检查维修计划统一提报等,完善“检查—计划—整修—验收”综合生产一体化管理流程。

— 5 —
3.加快实现高速铁路综合维修车间联合调度管理要求。

按照xx关于落实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七统一、一联合”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指导综合维修车间加快建立联合调度中心,实施各专业联合调度,进一步明确其管理职能,使其具备汇集生产信息、管控设备状态、监控现场作业、指挥应急处置等合署办公功能。

同时落实标准化管理目标,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标准化岗位工作职责。

4.全面抓好高速铁路各专业联合应急处置管理要求。

应急处置、路外环境安全、工机具材料管理是抓好高铁管理的三项主要工作,其中应急处置一般情况下分为两种:一种是预案之内,一种是预案之外。

特别是预案之外发生的突发事件,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因此,安全风险研判就成为了应急处置管理的前置条件,一定程度上安全风险研判和预案编制的精准与否决定了应急处置的管理水平。

结合xx段管内客专开通运营一年以来的实际情况,应急处置工作今后应抓好以下事项:
⑴健全联合应急处置管理制度。

按照“人员车辆联合出动、工机料具统筹调配、现场问题专业处置、登销防护各自负责”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制订和完善应急处置管理文件。

⑵针对性抓好联合应急演练工作。

结合季节性工作重点,以车间或地区为单位,全项目、全流程开展对红光带、道岔故障、接触网脱落、异物侵限应急处置的联合应急演练,规范应急处置程序、处置措施和职责分工,不断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快速反应能
— 6 —
力。

⑶运用好高铁防灾系统。

充分发挥高铁防灾系统专业监测的作用,对线路设备、现场作业、周边环境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预警、及时处置。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高铁防灾系统运用及维护管理制度,纳入段调度指挥中心统一管理。

— 7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