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

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

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
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邓小平同志在这篇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讲话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解,作了十分精辟的论断。

一个是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一个是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这两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着力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马克思的这两个规律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特的历史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独特,首先在于它是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是史无前例的。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只有一个设想,如生产资料社会所有,按劳分配,消灭商品货币,实行计划经济,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式。

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科学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二、正确的定位:初级阶段理论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位,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首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起止时间、主要矛盾、发展战略、过程特点和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两个层面的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新: 一是指明了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漫长发展过程中的初始阶段———即历史方位。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划分,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而我们则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即不发达、不合格的社会主义阶段。

有了这一准确判断之后, 方能正确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二是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国情基础。

它指明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建设, 最大的现实就是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其面临的基本问题也就是“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我们党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中创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首创。

三、指明了前进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指明方向
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在实践中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同时也表明了我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政治经济学基础,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依据这一理论,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探索,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决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可以结合和怎样结合这一世纪性难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缘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式理解, 市场经济一直被
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属性, 以致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和整个国民经济长期全面地计划化,这种僵化思维模式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延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

我党在经过了十多年的摸索后,形成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宝库增添了崭新的内容,发展了生产力。

五、执政党建设理论:三个代表理论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政党建设理论
我党在执政党建设问题上, 经历了曲折的认识和有益的探索之后, 对党在执政条件下的功能、目标任务、活动方式、党与国家权利的关系等方面有了清醒的、科学的判断和定位,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形成了系统的执政党建设理论。

首先, 搞清了革命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根本区别, 提出了必须解决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

第二, 根据党所面对的客观现实与环境, 提出了要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第三, 在对执政党建设的任务、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 确立了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第四, 从总结历史经验入手, 在对当今国际局势做出准确判断之后, 提出了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为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由其独特的发展方向、理论、制度与道路(实现途径)等多重形态综合构成的科学社会主义新形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和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