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 )。
a.网络系统b.计算机系统c.操作系统d.人机系统2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下列不属于管理信息系统范畴的( )a.业务信息系统b.管理信息系统c.决策支持系统d.专家系统3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环境具体指的是( c )。
a.组织所处的自然环境b.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c.组织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d.组织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4 从管理决策问题的性质来看,在运行控制层上的决策大多属于( )的问题。
a.结构化b.半结构化c.非结构化d.以上都有5 从管理决策问题的性质来看,在战略管理层上的决策大多属于( )的问题。
a.结构化b.半结构化c.非结构化d.以上都有6 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功能子系统组成的,这些功能子系统又可以分为业务处理、运行控制、管理控制和( d )几个主要的信息处理部分。
a.财务管理b.信息管理c.人力资源管理d.战略管理8 从信息处理的工作量来看,信息处理所需资源的数量随管理任务的层次而变化,层次越高,所需信息量( )。
a.越大b.越小c.不大不小d.不一定9 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难点在于( )难以获得。
a.系统数据b.系统信息c.系统人才d.系统需求10 金字塔形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底部为( a )的处理和决策。
a.结构化b.半结构化c.非结构化d.三者都有11 通常高层管理提出的决策问题与基层管理提出的决策问题相比,在结构化程度上( )。
a.高层管理的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高于基层的b.高层管理的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低于基层的c.两者在结构化程度上没有太大差别d.以上a、b、c 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12 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好坏主要是看它( )。
a.硬件先进、软件齐全b.是否适合组织的目标c.是否投资力量最省d.是否使用计算机网络13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些功能子系统的联合,为不同管理层次服务。
例如,在销售市场子系统中,进行销售和摊销的日常调度,按区域、按产品、按顾客的销售数量进行定期分析等,是属于( b )。
a.业务处b.运行控制c.管理控制d.战略计划14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 )。
a.计算机系统b.手工管理系统c.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d.通信网络系统15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 c )。
a.数据集中统一,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操作人员b.数据集中统一,应用人工智能,有预测和决策能力,面向高层管理人员c.数据集中统一,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管理和决策d.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决策能力,应用人工智能,面向管理人员16 某公司把库存物资出入库和出入库财务记账处理综合成一个应用子系统,这种子系统是将( b )职能关联在一起。
a.供销和生产b.供销和财务c.财务和生产d.供销和市场17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主要组成为( b )。
a.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战略信息系统b.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d.管理信息系统、执行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18 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正确描述之一是( a )。
a.由计算机、网络等组成的应用系统b.由计算机、数据库等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c.由计算机、人等组成的社会技术系统d.由计算机、数学模型等组成的管理决策系统19 MRPⅡ适用于( a )。
a.小批量,多品种b.大批量,多品种c.小批量,少品种d.大批量,少品种二怎样理解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交互系统?参考答案:MIS 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加工、存储、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各级管理人员既是MIS 的设计者、制造者、使用者,同时也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对MIS 的应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MIS 中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因素。
三.假设你是一家银行的C EO,而且专门关注那些办理存款和储蓄的顾客。
什么是他们在时间、地点、形式和完善支付方面的价值要素?银行是怎样用信息技术对顾客的价值要素进行完美支付服务的?银行用什么方式进一步发掘信息技术应用,以使顾客更加满意?提示:此题第一章课件后面的思考题第四章数据库管理技术一.有如下几个实体,包含的属性是:班级:班级号,班级名,专业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每个班级有多名学生,每个学生只能在一个班级;每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每门课程有多名学生选修,并存储学习成绩。
试做出反映上述关系的实体联系图。
参考答案:二.图书管理数据模型(1)图书信息包括:书号、书名、作者、数量、出版社、单价、架号。
(2)出版社信息包括:出版社号、社名、地址、电话、邮编、信箱。
(3)读者信息包括:借书证号,姓名、单位。
(4)一个出版社可以出版多种书籍,但每本书只能在一个出版社出版,出版应有日期和责任编辑。
要求:①确定实体及其包含的属性。
②作出系统的概念结构模型。
⑧设计系统的关系数据库逻辑模型。
参考答案:(1)实体属性图其他的 2 小题自己思考。
三. 某工厂生产多种产品,每种产品使用多种零件,一种零件可以安装在多种产品上,每种零件由一种材料制造,每种材料可以制作不同的零件。
产品:产品号,产品名,产品单价。
零件:零件号,零件名,重量,零件单价。
材料:材料号,材料名,计量单位,单位价格。
以上各产品需要各种零件的零件数,各种零件需要材料的材料数。
画出反映此关系的E-R 图。
四.按照如下的实体联系图,完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的设计。
五. 画出数据模型的E-R 图。
职工:职工号,姓名,性别,文化程度,专业。
职工简历:起始时间,终止时间,单位名称,担任职务。
项目: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经费。
每个职工可以有多项简历,可以参加多个项目,每个项目可以有多名职工参加。
要求反映职工参加项目的情况,包括在项目中担任的工作和项目完成的时间。
六数据库设计具体包括哪三部分设计?参考答案:数据库设计是在选定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库的过程,具体包括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三个部分。
第五章系统规划1.系统规划的五阶段模型:A.信息系统战略规划B.组织业务流程规划C.系统总体结构规划D.项目实施与资源分配规划E .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2.下面哪句话是不正确的?()A.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既可以看成是企业战略规划下的一个专门性规划,也可以看成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B.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制定信息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方案是系统规划的任务之一。
C.信息系统战略不需要与企业战略规划有机地配合。
D.信息系统战略规划阶段的目的是制定同组织机构的目标和战略相一致、支持组织的管理决策与核心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目标和战略。
3.下列哪个不是系统规划的任务()A. 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与战略制定出信息系统的发展目标与战略B. 制定组织的业务流程规划,确定业务流程改革与创新方案C. 确定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规划方案D. 系统分析报告4.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多选)()A.系统规划B.系统分析C.系统设计D.系统实施E.系统运行维护5.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A. 自上而下地识别系统目标、识别企业的过程、识别数据B. 自下而上地设计系统目标C. 把企业的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全过程6.信息系统规划常用的方法用: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法和关键成功因素法(CSF)简答题:1.为什么要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或系统规划的作用。
参见教材(第108 页,信息系统规划的作用),进行总结2.如何理解“好的系统规划+好的开发=优秀的信息系统”?参见教材第107(信息系统规划的重要性),进行总结。
第六章系统开发方法一、简答题1.管理信息系统有哪几种开发方式?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参考答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如下几种。
①自行开发方式:要求用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设计和编程能力,容易开发出适合本单位需要的系统,方便维护和扩展,开发费用小,有利于培养自己的系统开发人员。
但往往由于缺少专业开发人员的经验和熟练水平,系统开发的时间较长,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和进行必要的技术咨询。
②委托开发方式:要求用户配备精通管理业务的人员参与并协调系统开发的全过程,省事,不必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系统的维护与扩展须依赖乙方,开发费用高,不利于本单位的人才培养。
③联合开发方式:有利于用户业务管理人员、计算机技术人员和乙方开发人员共同参与系统分析和设计,分工实施,并由用户为主开展系统转换及系统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④购买商品化软件方式:对于功能单一的小型系统颇为有效。
但对于规模较大,功能复杂,需求的不确定性程度比较高的系统,选择合适的商品化软件本身就并不容易。
而且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例如行业、管理模式和使用习惯的不同)要作较大的改动以及仍然要花力气编制必要的接口软件等。
2.简述结构化方法的“自顶向下”的原则。
参考答案: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系统实施各阶段,结构化方法强调在工作中贯彻执行“自顶向下”的原则,先把握系统的总体目标和功能,然后逐级分解,逐步细化。
“自顶向下”的原则使建设者在系统建设整个过程中始终把握全局,致力于总体目标与功能的实现,把以下各级作为实现总体目标和总体功能的保证,这有利于各部分的合理分工、协调与正确配置。
3.什么叫原型法?试述其优缺点与适用场合。
参考答案:原型法是一种从基本需求人手,快速构筑系统原型,通过原型确认需求以及对原型进行改进,最终达到建立系统的目的的方法。
优点:允许用户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完善其对系统的需求,开发时间短,成本低,有效地发挥用户和开发人员的密切配合作用,更好地体现逐步完善、逐步发展的原则。
缺点:由于频繁的需求变化使开发进程难以管理和控制,技术上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有较好的工作基础。
适用场合:系统规模适中,用户需求不太明确,需求的不确定性高。
4 什么叫生命周期法?试述其优缺点与适用场合。
答:生命周期法就是按照软件系统的生命周期规律,给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定义一个过程,对其每一阶段规定它的任务、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及要编制的文档资料等,使开发工作易于管理和控制,形成一个可操作的规范。
优点:目标明确,阶段性强,开发过程易于控制。
缺点:周期长,见效慢,风险比较大。
适用场合:系统规模大,功能与数据关系复杂,用户需求比较明确,开发周期比较长5.简述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的步骤。
参考答案:明确用户的基本信息需求;建立初始的原型系统;使用原型系统,进一步明确用户需求;修改和完善原型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1 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 )阶段。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2 信息系统发展的( )理论被称为诺兰阶段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