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介绍
爱,需要勇气
• • • • 过度依赖,过度给予 害怕失去,因而没有喜爱的对象 害怕作出承诺,投入感情 过于谦逊,总是三缄其口
勇气,不意味着永不恐惧,而是面对恐惧也 能坦然行动,克服畏缩心理,大步走向未知的 未来。
第三部分 成长与宗教
通常,我们对宗教的定义过于狭隘。 我们认为,拥有某种宗教信仰,就意 味着要相信某些神灵,加入某个宗教 组织,举行某种宗教仪式。事实上, 每个人都有信仰,对于世界的规律和 本质,每个人都有特定的看法和信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也是一种宗教。
第一部分 自律
自律,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 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 • 人生苦难重重
• 四大原则
人生苦难重重
正如本书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请不要 幻想人生应该舒适又顺利。面对人生的一连串难 题,你是勇敢奋起,还是无助哀叹? 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局部 的自律解决局部的问题,完整的自律才能解决所 有问题。 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 漫长。痛是必然的,苦是甘愿的。
谢谢观赏!
• • • • •
你是否对某个初次见面的人觉得似曾相识? 你是否想起过本不该知道的事? 你是否在做某些事的时候有既视感? 你是否觉得某些创造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你是否因为某些无意义的行为得到意外的好运? 其实,这些都是潜意识的智慧。
心智成熟的标志,就是潜意识与意识的 统一,在潜意识的“树根”的基础上,让 意识萌生出丰硕的果实。 心智的不断成熟,就是战胜惰性的旅程, 与懒惰的对抗是永恒的战争,你要永不放 弃,斗争到底。 心智的成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没有 人能够牵着你的手前进,没有任何既定的 方法能够一蹴而就。你只能自行选择人生 的道路,忍受生活的艰辛与磨难,最终才 能达到人生新的境界。
现在,请仔细思考以下问题,并记 住回答“是”的次数。
你是否喜欢先做爱做的事,将麻烦事往后推? 你是否时不时感觉自己在办事时有拖延的现象? 你是否认为自己缺少一些天赋? 你是否在做事情时总想走捷径? 你是否讨厌别人质疑你的人生观,世界观? 你是不是很依赖自己的另一半,愿意为TA做任何事? 你是否很少要求另一半为自己改变? 你是否几乎不批评别人,也不喜欢别人批评自己? 你是否把某种宗教中的思想奉为绝对的真理,或者干脆 认为一切宗教都是扯淡? • 你是否认为人的潜意识充满了欲望与邪恶? • • • • • • • • •
对于别人教给我们的一切,包括通常的 文化观念和一切陈规旧习,采取冷静成熟的 态度,才是是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科 学本身也很容易成为文化偶像,我们亦应保 持怀疑态度。 我们的思想可能很成熟,成熟到足以脱 离上帝的信仰,与此同时,我们也可能成熟 到去信仰上帝。充满怀疑色彩的无神论或不 可知论,未必属于更高范畴的世界观。我们 甚至可以相信,世界上存在着一个真正的 “神灵”。
•
我们每个人,就像生活在蛋壳里。我们 被这种自以为是的安全感填满周身,在这里 面我们不用承受压力,不用面对痛苦,不用 承担责任。我们舒适的生活着。 而对于一个 鸡蛋来说,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 命。 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 是成长。 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 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 如果能让自己从内 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 重生!
第四部分 神奇的力量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时不时遇 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奇迹。对这种 难以解释的偶然事件,比起借助 传统观念,使用潜意识的思维或 许更有帮助。
潜意识的奇迹
虽然我们常常置之不理,但潜意识仍时 刻渴望与我们对话,我们的言行、和梦足以 说明一切,内心被压印的感受,常在不经意 间表现出来。不少科学家认为,潜意识隐藏 着某种狂暴状态,这种状态即是心理疾病的 根源。但事实上,我们之所以产生心理疾病, 正是意识抗拒潜意识的结果,而生活中种种 好运的奇迹,则处处体现着潜意识的智慧。
少有人走的路
心智成熟的旅程
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 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 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 击。自1978年在美国出版后,本书完 全靠口口相传,便在《纽约时报》畅 销书榜单上,停留了近20年的时间。 时至今日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全球 已发行超过了2500万册,无疑是出版 史上的一大奇迹。 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 味,充满了生动的案例,它跨越时代 的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 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 活;他还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会独 立„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 真正的自我。
心智的成熟之旅艰苦卓绝, 无论是思考还是行动,你都 离不开勇敢、 进取、独立的 精神。即便有先知的告诫, 你仍需独自前行。
《少有人走的路》经典语句
•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 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 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 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 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心智成熟 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 柏 拉图说,爱是一种疯狂,一种神圣的疯狂。今 天我们谈论爱情时,经常把它当做人际关系的 一个方面,一种我们可以控制的东西。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先苦后甜,不贪图 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 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 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承担责任
• 认为错在自己,缺少勇气和自信 • 错误与自己无关,他人和外界才是罪魁祸首 • 责任推卸给命运、上司等,自己甘愿处于附 属地位 我们必须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这是解 决问题的基本前提。
尊重事实
如实看待现实,杜绝虚假。 抱残守缺,与现实脱节;坚守过时的观念, 对现实漠然置之,是许多人的通病,逃避现实 的痛苦和不幸,是人类的天性。 我们必须尊重事实,尽管这会带来痛苦,但 远比我们的个人利益和暂时的舒适更为重要。 要让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尽全力,甚至献身 真理。
保持平衡
自律,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工作,同时, 自律本身仍需要特殊的约束——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 制。你已追求诚实为己任,也需要保留部分事 实和真相;你既要承担自己的责任,也要拒绝 不该承担的责任;你既要学会推迟满足感,也 要尽可能过好眼下的生活,让人生的快乐多于 痛苦。既要肯定自我来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 我以海纳百川。
四大原则
自律究竟包括哪些技巧呢? • 推迟满足感 • 承担责任 • 尊重事实 • 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
一位财务分析师请求作者帮助,她想纠正拖延工作 的恶习。开始时进展并不顺利,一次偶然的机 会,作者问她:“你喜欢吃蛋吗?喜欢吃蛋糕 还是上面的奶油,通常怎么吃蛋糕?”她不假 思索的说“那还用说吗,我通常先把上面的奶 油吃掉再吃蛋糕”。于是,从吃蛋糕的习惯出 发,讨论她对待工作的态度。她通常是先把容 易和喜欢做的工作先做好,不喜欢做的等到不 得不做的时候再做。而那个时候事情往往变的 更烦,心情也会很烦躁。而如果先解决 麻烦的差事,剩下的时间里,其他事情也会变得相 对轻松。这样拖延工作的坏毛病就渐渐被改掉
第二部分 爱
爱——自律的原动力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 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意愿。 真正的爱,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 付诸行动,意味着与懒惰对抗,与恐惧较 量。真正的爱,不是陷入情网,是自我完 善的特殊过程。
• 首先,爱与不爱的最显著区别之一,在与当事 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 • 其次,爱是长期渐进的过程。爱是自我完善, 意味着心智不断成熟。 •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 他人。爱,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觉到进步。我 们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才能成为他人力量的 源泉。 • 第四,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它 意味着持续努力,超越自我的界限。
• 0~1个问题选“是”:你已经是一个成熟独立 的人了,你没有必要看这本书,还是多把你的 经验介绍给他人吧。 • 2~4个问题选“是”:你比较成熟独立,但还 须阅读本书的某些章节进一步提高自己。 • 5~7个问题选“是”:你还不够成熟,需要认 真阅读本书。仔细思考自己的人生。 • 8~9个问题选“是”:你的心智还很幼稚,不 仅需要认真阅读本书,还应向专业心理医生进 行咨询。 • 10个问题全选“是”:你的问题非常严重,请 立即去看心理医生吧。
《少有人走的路》——作者简介
M〃斯科特〃派克(M. Scott Peck),我们这个时 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他的杰出不仅在其智 慧,更在于他的真诚和勇气。儿童时,他就 以“童言无忌”远近闻名;少年时,他又勇 敢地放弃了父母为他安排的辉煌前程,毅然 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当上了一名心 理医生。他曾在美军日本冲绳基地担任心理 医生,为美军军官做心理医生。在近二十年 的职业生涯中,他治愈了成千上万个病人, 他以从业经验为基础写作的《少有人走的 路》,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 一辈子真的很短,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 长,永远真的没有多远,所以不妨对爱你 的人好一点,也对自己好一点,今天是你 的枕畔人,明天可能就是你的陌路人,如 果这辈子来不及好好爱,就更不要指望下 一辈子还能遇见。 过程,仅仅依靠投机取巧或头脑中的灵光 闪现,很难达到目标。真正的自制自觉, 总是缓慢而渐进的过程。我们踏出任何一 步,都须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细致的观察 和深刻的自省。我们更应态度谦虚,脚踏 实地。